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大城市中心区用地的有限导致停车位不足,而许多居民区的私人车位在白天处于空闲状态.停车共享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不同群体对同一地块停车需求在时间上的互补问题.然而,停车共享的实施必须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即,车位提供者与外部使用者之间的冲突.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实施停车共享,根据需求调节共享终止时刻、泊位供应率,使得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停车管理者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2.
扬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作为扬州市代表性旅游景点,紧邻老城区,交通现状与发展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与传统路网格局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提出从陆地交通、水上交通两方面统筹安排、合理组织景区交通问题,并分别对区域交通、外部交通、内部交通、水上旅游线路、水上码头设置和水陆旅游衔接等进行了优化。同时,在充分保护风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为30m的永久性消落带,其最大出露面积可达1.1×104km2.可持续利用消落区内土地资源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意义.总结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四种模式:工程防护模式、季节性农耕模式、防护林模式和植被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4.
IntroductionAdvances in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 have enabled product designers tomore effectively communicate,collaborate,ob-tain and exchange a wide range of design re-sources during product development.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describesa research area concerned with people working ingroups and computer systems supporting them,and collaborativ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CSCW.Collaborative design has typicallydistributed multiple functional…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城市新城的规划缺乏新城与主城协同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造成众多的不协调问题,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走廊拥堵和"鬼城"等.因此,本文基于新城、主城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提出面向新城规划的城市土地利用-交通整体规划模型建模方法.通过为主城与新城分别构建相应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块、...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交通冲突特性的基础上,考虑交叉、合流与分流冲突发生的潜在概率、交通流量及车辆位置等因素,以期望值的观点,建立了各冲突类型的期望冲突量模型;由于不同类型的交通冲突对路口潜在威胁及严重性也不同,在分析各冲突类型易肇事的概率和肇事后严重程度的基础上,给出了3种冲突类型不同的权重值;并在期望冲突量和权重值辆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无信号交叉口车流当量期望冲突量,以一无信号交叉口为例,验证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飞行冲突智能调配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飞行冲突调配分割成同高度判定、最小水平间隔判定和航向规避3个规模较小的子问题,构造了飞行冲突智能调配系统的拓扑结构及调配流程.引入广义指派的组合最优化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用VB.net和Matlab进行系统开发.模拟运行表明,该系统可为管理者提供用于防止冲突的智能化方案,包括短、中、长期的计划,以提高飞行管理效率和飞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开发过程中,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协调交通系统要素,使城市交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分析交通系统关键要素及其与环境问的关系入手,分别从土地利用整合、路网规划布局、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交通政策制定、交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以绿色交通为目标的交通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基于该方法完成共青城的交通规划设计。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利于促进绿色交通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用于数据挖掘的6种类型领域知识.据此,提出了索引知识加领域知识的2级知识组织方法,前者相当于知识目录,根据知识特征要素对后者编号.领域知识库包括规则、函数、层次知识和基本信息4个子库.讨论了多种类型领域知识的语法校验内容,指出领域规则的矛盾性具有结论矛盾、可信度矛盾和包含矛盾3种表现形式,冗余性具有等价冗余、包含冗余、条件冗余3种表现形式,并给出了校验算法.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开发了支持数据挖掘的知识库系统KB4DM.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于交通冲突的洛巴诺夫安全评价模型,对交通量在高峰小时超过10 000辆的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冲突点的分布、交叉口特性及vissim仿真的交通流量确定模型的参数值;通过分析每个冲突点和整个交叉口的危险度,针对交叉口的特性提出了可靠的安全改善措施,并利用vissim对改善后的交叉口进行危险度仿真评价.作为实例验证,应用评价模型对济南经十纬十二交叉口进行了危险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警戒区水上交通冲突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CDIS、AIS以及支持向量机,引入交通冲突研究方法,提出船舶定线制警戒区水上交通冲突数据自动采集解决方案.方案利用支持向量机学习训练冲突样本数据,得到判别冲突严重程度SVM分类模型,并将SVM软件包和SVM分类模型嵌入到ECDIS,结合实时AIS数据建立水上交通冲突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应用该系统对长江口船舶定线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立法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从执行的层面,分析了实施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建议,力求有完整的体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快速干道建设在用地布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沿线用地布局的演变机理,提出对快速干道沿线用地布局进行微观量化研究的方法体系,并引入MNL模型对空间单元的用地性质选择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功能。实现了快速干道沿线用地布局的模型化。同时以京殊高速公路中山段沿线的用地情况为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快速干道与其他相关因素一起,以一定的模式影响着沿线每一空间单元的用地性质选择,进而影响着沿线用地布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无信控人行横道处多类型冲突及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本文采用交通冲突指标和回归分析模型研究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因素。提出考虑驾驶员视野障碍影响的冲突指标(TTZ),结合后侵入时间(PET)和安全减速度(DST)冲突指标,量化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通过计算的冲突指标值,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识别严重冲突和非严重冲突;将严重冲突和非严重冲突作为因变量,建立基于二元Logit模型的多类型交通冲突严重程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次冲突,多重威胁冲突的严重程度更高,其中,多重威胁冲突是严重冲突的占比为57.9%,单次冲突是严重冲突的占比为27.7%。相较于行人,非机动车的严重程度更高,其中,非机动车-机动车冲突是严重冲突的占比为45.7%,行人-机动车冲突是严重冲突的占比为35.4%。关于影响因素,机动车数量、过街等待时间、过街速度及侧面车辆合法屈服行为等因素对多重威胁冲突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影响;机动车数量、过街等待时间、过街速度及前方车辆屈服行为等因素对单次冲突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程子烨  曹勇  王治 《城市交通》2017,(6):28-33,12
城市不断发展,交通环境却每况愈下。通过对现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和用地开发模式进行梳理,寻找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的模式,即单向二分路综合开发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道路系统为小地块、密路网、结合单向二分路模式;开发模式采用TOD模式结合城市综合体开发;交通流组织模式为主干路建设BRT系统。结合实际案例对比不同容积率和商住比情况下该模式道路承载力大小;模拟主干路在该模式与传统模式下通行能力优劣;对该模式与传统模式道路主要指标差异进行比较。通过与传统路网进行比较,显示出这一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春英 《城市交通》2008,6(5):27-29
探讨如何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可行的资金来源。首先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概况说明了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开发的影响,提出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挫伤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重政府公共交通投资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意义,根据土地增值的地租原理,提出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出对北京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进行合理分配的3种方法:提取部分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增值税、完善代征代建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尝试土地与交通一体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的演化过程,在对机场场面冲突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风险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构建包括人员风险、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4个子系统的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SD);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场面冲突风险、人员风险、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的预警级别;对不同情境下的策略进行仿真,揭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演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基准情境下场面冲突风险、人员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警情较严重,设备设施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警情较轻;完善场面监管机制、建设机场安全文化、规范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引进新设备设施能有效缓解各类风险.研究结果对于预防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提高机场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空中飞机危险接近,保障飞行安全,提高管制员对飞行冲突的预见性和调配飞行冲突的能力,建立了基于雷达的坐标系,提出了预测多机飞行冲突的水平检测和预测冲突时间段的方法.研究表明:在水平投影面上,如果飞机Ai的保护区与飞机Aj的阴影交叉,将发生水平冲突;如果同时发生垂直冲突,那么飞机Ai和Aj将发生飞行冲突,需要在雷达监控下,通过改变航向、速度和飞行高度以避免飞行冲突.但若水平冲突和垂直冲突的时间段不交叉,则飞机Ai和Aj没有冲突,可以保持现有(平飞、下降或上升)状态飞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检测和调配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土地监管业务流程采用“以数管地”模式,无法快速掌握和分析国土部门的征地以及供地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图管地”模式,在信息化的平台上实现图、数、实地的一致。利用WebGIS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功能设计歼发无锡市滨湖建设用地监管系统,实现对建设用地监管数据的统一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满足建设用地监管“以图管地”、统计分析各阶段业务需要,提高建设用地监管工作效率,为土地决策提供快速而有力地支撑。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随机干扰的分布规律和累积过程,采用运行计划的状态偏离图,描述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延误的变化机理。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冗余时间的分布规律与利用过程,采用运行计划的状态恢复图,描述了冗余时间对延误时间的吸收过程。根据运行干扰作用过程与冗余时间利用过程,研究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的产生机理,建立了随机干扰和冗余时间共同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状态的递推过程。运用易语言开发了运行干扰-冗余时间-冲突仿真程序,当干扰概率分别为50%和30%,冗余时间比例分别为15%和10%时,仿真了4种工况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的产生机理。仿真结果表明:随机干扰会导致运行冲突的产生,冗余时间可以吸收延误时间并减小运行冲突个数;随机干扰越小,运行冲突个数越少,当随机干扰概率减小20%时,冲突个数减小17.3%;延误时间越大,可利用的冗余时间越大,当冗余时间比例增大5%时,冲突吸收系数增大6.5%;冗余时间对小干扰概率与小干扰总量下的运行冲突吸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