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德范 《中国铁路》1994,(1):23-25,32
研究AT供电参数的选择对电气化铁道的运营可靠性和经济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实的软件,应用于我国大秦线采用AT供电方式中,介绍了研究的内容、特点和成果,简要地说明了试验情况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既有单一电气化铁路需改建为复线电气化铁路。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普及发展,电气化对铁路沿线的通信系统特别是铁路区间通信线路及设备的干扰问题,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电气化干扰问题不是一个固定模式,所以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在实践中进行论证.本文根据电气化电磁干扰的特点,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实地测试,具体分析了交流电气化对电话自动交换网的信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献(1)提出部分感应电压系数概念,将AT供电系统在通信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压分解为分别与正馈线位置、AT漏抗(与间距)和钢轨漏泄阻抗相关联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其中,决定于AT网络结构和通信线位置的三个关联参数被定义为AT系统的部分感应电压系数。该理论为AT供电系统的防护特性分析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手段。文献(1)分析了并联复线AT系统的部分感应电压系数,现在再分析其处理难度更大的不并联复线AT系统的部分感应电压系数。稍微牺牲一点计算精度,使不并联情况如并联情况一样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目前常用敞开式布置AT分区所主接线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其主接线方案的不足及各种改进方案,其中最佳接线方案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武广高铁、兰新普铁AT供电方式下发生供电子所故障时测距装置给出错误计算的分析,提出一种简而统的故障类型—子所故障,并给出该类故障的自动诊断与识别方法,为GIS开关柜制造及综自产品研发、供电调度故障分析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光伏发电系统的高铁AT所配电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铁AT所及其配电系统工作原理,并结合AT所特性给出了一套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作备用电源的配电设计方案,探讨了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减少污染,达到节约能源,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并且有效改善高铁AT所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理论上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电气化铁路分区所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应用数理统计和概率理论分析电气化铁路上下行负荷的不平衡度,提出分区所穿越电流系数的概念并进行解析,使分区所的作用可以用具体参数来衡量,从而为具体工程中分区所作用的分析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在复线电气化铁道供电臂末端设置分区所进行上下行并联供电,能有效提高牵引网电压水平和降低牵引网电能损耗.如何合理选择分区所的电气设备容量,确定电气设备的负荷能力,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分区所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的计算方法,为合理选择电气设备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分区所最大电气负荷出现在重负荷行车方向列车按追踪运行,同时轻负荷方向无列车运行的情况下;分区所的最大负荷电流和等效电流均与供电臂追踪间隔数呈线性增长关系; 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少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近似按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30%取值,当供电臂追踪间隔数较多时,分区所最大等效电流可取上下行分开供电时供电臂重负荷方向首端等效电流的1/4.  相似文献   

12.
复线电铁牵引网分区所主接线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复线电气化铁道牵引网运行的户内型分区所中,一次系统主接线有10余种.本文通过对几例典型方案的分析比较,以主接线简化、联锁简单可靠和方案经济实用为目的,提出一种适用于运行实践的主接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黄河南引特大桥上跨津浦铁路支架现浇箱梁的施工,详细介绍支架方案设计思路,支架主体结构设计,支架防电、防坠落结构设计,以及支架方案对既有设施的迁改要求。阐述支架施工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提出改进电气化牵引供电段设计的建议。供电段设计应逐步向规模小、管辖里程范围大、配备检测抢修设备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供电段设置以环保为宗旨,提倡节约用地、减员增效,以高效快捷、安全运营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问题及意大利罗马-那不勒斯的高速电气化铁路采用的电分相设计原理,提出一种新型的3个绝缘锚段关节双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型式,可较好地解决关节式电分相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多弓运行条件的限制,建议尽快在我国新建电气化铁路和提速改造中采用,实现接触网电分相改造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结构以及电分相区的存在给牵引供电系统带来的影响;阐述车载自动过分相和3种地面自动过分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方案值得借鉴之处;提出一种虚拟同相柔性供电系统方案,该方案同时解决电分相和电能质量的问题,为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说明TB/T3199.1-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1部分:棒形瓷绝缘子》和TB/T3199.2-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的制定背景。从绝缘配合的角度说明绝缘子主要电气性能指标的选取;结合工程应用,分析绝缘子的机械性能参数和几何结构参数;强调抽样检验对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宜万电气化铁路供电臂末端电压偏低的问题,对供电臂末端电压低落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在供电臂末端装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方法来提升网压,探讨了在供电臂末端进行补偿的优越性。该补偿装置由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和固定电容补偿装置(FC)组成,并对该方案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投运结果表明,重载时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有效地将供电臂末端电压提升了2.5 kV,同时系统功率因数保持到0.99。  相似文献   

19.
1958年6月15日,中国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正式开工建设,从此中国铁路迈出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50年弹指一挥间。从创业、徘徊到高速发展,中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的道路。今天,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电气化铁路建成通车,中国的电气化铁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跃居世界前列。让我们一同回首我国电气化铁路50年的发展历程,一同期冀中国电气化铁路更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介绍采用拼装式架桥机跨越电气化铁路京广线架设跨度为 3 6 86m梁的施工方法 ,并阐述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