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久性冻土隔热层遭到破坏,导致冻土融化引起的道路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路基施工首先考虑如何控制多年冻土层保护和正确评估冻土发生融化后的变形量。通过对冻土温度监测,为路基施工提供科学技术依据,提前做好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的相关准备,努力实现保护冻土隔热层、不破坏冻土结构和减少扰动冻土等目的基础上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2.
国道京漠公路图强奋斗林场段存在大量富冰冻土,不能直接作为路基结构。在分析冻土路基施工的基本原则上,讨论热棒施工在冻土路基的适用范围以及注意问题,并从热棒路基施工技术工作原理、特点和热棒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冻土地区路基热棒工艺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是我国多年退化性冻土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多年退化性冻土这种不稳定的地质类型对路基工程的影响是工程地质中的技术难题。对多年退化性冻土区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论述,旨在提高多年退化性冻土路基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高原冻土区路基的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交通标准化》2013,(19):111-112
在高原冻土区的公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是冻胀及融沉,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加以预防,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原冻土区的路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合青藏铁路安多段冻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从地基斜坡、地基强度、地表水和温度场四方面分析了影响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保证路基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例如在路基下部设置1m厚的片石层、路基体内设置双向土工格栅、在路基上游设置隔水板和挡水堤等;在此基础上对安多段沼泽化斜坡湿地冻土路基的水平位移进行了长期监测,监测表明路基稳定,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尤其在高原冻土区,有效的边坡防护是保证高原冻土区公路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前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高原冻土区路基边坡防护的几种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原冻土区的气候和地质特点,给公路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为高原冻土区路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严寒地区某铁路地处冻土区域,受冻害的影响,造成路基施工难度加大。通过对沿线实地调查,针对地基加固方式和路基填料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冻技术。经工程实践证明,防冻效果明显,为类似工程提供防冻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前应该详细调查沿线冻土分布、类型、冻土上下限、冰层上限、地面水及有无其他热融(湖)塘、冰丘、冰椎等不良地质路基地段情况。由于各永冻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壤冻结条件差别显著,所以很难有统一的路基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应根据设计对土基冻融状态的要求而选定。  相似文献   

10.
对于西藏高海拔地区公路路基浅层软弱土、路基坡脚季节性冻土处理方面的设计、现场施工方案研究较少,缺乏设计、施工和应用效果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国道318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隧道段第1合同段K4471+740~K4472+400段路基浅层软弱土、路基坡脚季节性冻土处理资料,分析了地质情况、冻土处理方案和保温护道的设置情况,以及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出该处理方案能保证路基稳定性及沉降的要求,并保证基底填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代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针对现代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现状,从提升路面平整度、掌握路基施工要点、合理应用排水技术、制定系统的施工计划、合理应用冻土处理技术等方面入手,对具体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在东北地区建设市场的开发,首先要面对冻土这种地质地貌,如何解决冻土地区冻融冻胀问题是路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结合实际,总结一些实际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G219线所处区域属青藏高原,人烟稀少、空气稀薄,属于季节性冻土及高海拔长年冻土,其工程性质随温度、应力和水分变化而变化,结合项目特点,对冻土路基施工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冻胀翻浆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基的冻胀和翻浆是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病害,针对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水分迁移和冻胀翻浆特点,为指导设计和施工,对冻胀翻浆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路基冻胀翻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结合漠北公路冻土段路基沉降及地温观测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高纬度多年岛状冻土区路基施工中沉降及观测的必要性,通过工程实例,细致阐述了不同融沉等级冻土段落沉降及地温观测设置的要求和方法,及对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从而为冻土处理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的最终破解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高寒冻土区路基变形破坏演化过程,以漠北公路K6+200断面处的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和K8+200断面处的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为研究对象,在路基不同部位和路基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埋设温度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研究了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路基实测温度和变形演化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公路建成2年后,路基下出现了明显的融化盘偏移现象,新建宽幅路基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变形特性,路基下形成了2个融化盘,其中一个明显向路基坡脚处偏移,左坡脚和路中冻土上限明显下降了3~4m,路基下原天然地表处沉降达4~9cm,而路肩处冻土上限基本保持稳定;在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的条件下,除了建成初期路基土体存在一定的变形(工后沉陷)外,由路基下多年冻土不均匀融化导致的变形很小,因此,在低温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性相对较好。可见,研究结论进一步阐释了高温冻土区路基、路面变形严重的成因,为高纬度、高寒冻土区路面结构抗融沉破坏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揭示了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纵裂、沉陷等不均匀变形破坏的特征和成因,相比高温多年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下低温多年冻土区路基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对于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冻土路基的设计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路基处理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就常见的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等特殊土质的路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总结,以期为同行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青藏铁路望昆至唐古拉段冻土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介绍了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目前所采用的冻土路基整治措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路基病害的问题,但随着青藏高原气温的不断升高、冻土路基病害成因复杂、既有措施无法根除病害等原因导致的问题日益增多,提出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结合青藏公路设计及维修养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青藏公路、铁路引起的冻土环境问题并由此可能引发的路基病害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冻土环境保护总的原则为冷却地基冻土、增加地基土冷储量、减少热量输入。提出青藏公路、铁路在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方面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路路基压实控制技术能有效防止在共振、超负荷作用下所产生的路基沉降现象.因此,使用路基压实度控制技术可保障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稳定,避免造成路面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