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铝合金车身已成为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为满足铝合金材质在车身上的应用,需要开发新的连接工艺,本文介绍了集中先进的连接工艺,阐述其工艺原理和技术优势,可有效实现铝合金车身的连接应用。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趋加严,以及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制造路线图中要求加大轻质合金(特别是铝合金)在车身上的应用研究,实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身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铝合金连接技术成为制造及维修铝车身的关键点所在,本文着重介绍了铝合金车身上常用的连接技术及其工艺特点,对铝合金车身的制造及维修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环保问题的高度关注,对于汽车工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汽车工业必须朝着低碳环保、节省能源、安全性、舒适性和车身轻量化方向发展.车身连接工艺是汽车制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而车身连接技术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质量和外观.本文主要对汽车连接工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车身轻量化是降低原油消耗与尾气排放的必要措施,而轻量化新材料的使用对多材料车身零部件间的连接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趋势下,新的车身连接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投入量产应用。常用的白车身零部件连接方式包括点连接、线连接和一般紧固件连接几类。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多材料车身机械点连接技术,分析了其原理、优缺点、应用和开发进展,并对其选择和应用策略进行了浅析,为多材料车身轻量化设计提供连接方法上的新参考。  相似文献   

5.
车身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安全、环保、节能等指标要求,车身轻量化的设计手段已不断优化,新材料的应用也日益普及.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车身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几种常用车身连接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德系和日系白车身铝件连接技术路线的差异性问题,运用选取典型、对标分析的研究方法,叙述了大众和丰田公司铝件连接工艺的原理、成形过程及工艺特点,从轻量化、质量、效率和成本4个方面对比大众和丰田的工艺技术路线,形成大众和丰田的白车身铝件种类和连接工艺对比分析表,分析得出大众车身的铝件种类多、连接工艺种类比丰田多、投资大,且均满足各自质量要求,提出一汽应借鉴大众和丰田的铝件连接工艺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混合车身骨架结构可以大幅度实现车身轻量化,车身新材料的应用使传统的连接方式面临挑战,FDS工艺可实现单面连接,也可以连接异种材料,通过对FDS先进连接技术的应用研究,为我国汽车制造中混合车身连接设计及其国产化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案。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开始应用钢铝混合车身骨架结构,使用铝型材、铝冲压件、铝铸件,以及碳纤维等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类部件,结合各种超高强度钢板,替代传统钢板构件或组件,实现车身框架结构的轻量化和高强度。  相似文献   

8.
汽车轻量化的要求日益紧迫,对车身板料的连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托克斯(TOX)板件冲压连接技术逐渐应用于车身生产中。文章介绍了TOX板件冲压连接技术与传统板料连接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其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方法。TOX板件冲压连接改进了传统的加工工艺流程,减少了加工工序和物料转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TOX板件冲压连接技术的出现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新思路,为板件类工业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乘用车车身轻量化,需要新的车身材料,铝合金板具有重量比钢板轻的优点,因而成为白车身的首选新材料之一,从而在白车身制造中应用了铝电阻点焊技术、自冲铆接技术和旋转自攻螺接技术等新的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彪 《时代汽车》2024,(2):141-145
很多汽车厂在车身上已经应用钢制零件与铝制零件的混合连接工艺,由于钢、铝材料属性的差异,导致不能采用常规的电阻点焊进行连接操作;本文针对某项目车身铝侧围外板与钢侧围内板连接需求进行工艺分析,该项目采用滚边工艺增加结构胶接的方式去解决铝侧围外板与钢侧围内板总成连接需求,既要考虑密封条、顶饰条、玻璃安装面对车身功能需求又要保证连接后的车身属性需求。  相似文献   

11.
往汽车上安装蓄电池时,要先接火线,再接两蓄电池间的连线,最后装搭铁线.这样,可防止扳手万一搭铁发生火花而引起蓄电池爆炸.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时,应按相反步骤进行,即先拆下搭铁线.连接极桩前,应在极桩和夹头之间以及螺栓、螺母的螺纹上涂凡士林,以防氧化生锈,并便于以后拆卸.如果极桩小、夹头大,需垫金属皮时,应用铅皮或铜皮,并且只垫半圈,以防极桩氧化以至接触不良.拆卸时,切勿锤击钳敲,以免极板上的灰尘掉落及焊接处脱落,使蓄电池损坏,若铜制夹头无法取下,可同极桩一道锯下,重新浇铸桩头.  相似文献   

12.
更换蓄电池时,首先将正极柱接上火线,再接两蓄电池连接线(过桥线),最后再接搭铁线,这样就可防止万一扳手碰铁发生火花引起蓄电池爆炸,而损坏蓄电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道路建设等级和建设规模的提升,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数量越来越多,路与路相交、路与匝道相交、匝道与匝道相交处的设计是整个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重点,而匝道连接部处的设计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项目设计实例,对匝道连接部处的路拱横坡设计、超高渐变、纵坡计算作简要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确运用区域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理念指导道路工程设计 ,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发挥效益 ,使道路设计更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移动容器上的螺栓联接元件占设备造价比率很低但却十分重要,应引起特别关注.在对其进行标准规定的计算之前,首先应掌握螺栓联接的力学特性,对螺栓联接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德尔福连接系统全球运营中心从美国搬到上海,全球连接器总裁亦常驻上海。这个全球运营中心就坐落于德尔福位于上海安亭的连接器生产基地,该基地包括了设计与制造中心,以及模具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短连线交叉口拓扑结构,应用Store-and-Forward理论和排队论理论描述路段上车辆的到发平衡状况.重点研究交叉口处控制参数的优化.其中参数的优化包括相位差的优化和绿信比的优化.在保证各需求个体具有公平的道路使用机会的前提下,以避免短支路上排队上溯和干道上需求的快速疏散为目的,综合考虑排队大小及排队急迫程度2个指标,建立1个特殊的非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从安全、高效、公平3方面限定相位绿灯时间的阈值,而模型的求解工作则通过Frank-Wolfe算法完成.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能够有效阻止短连线进口道上排队上溯,同时还能提高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二次自锁机构在电气连接中的意义、分类和开发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换电仓运输车与换电站内换电仓周转平台之间实现换电仓装卸接驳的方案以及实现接驳功能的三个关键装置,并根据接驳功能方案试制了一套接驳装置,最后通过接驳试验对方案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城市群连接道路规划与设计方法,从城市群连接道路的功能出发,对城市群道路进行功能分级,确定了设计控制指标,提出了适合城市群交通特征的规划方法。基于城市群道路功能分级和区域交通时空特性,借助VISSIM仿真模型,分析了城市群连接道路横断面设计参数及设置形式。研究结果表明:按照道路功能分级,城市群连接道路可划分为城市群高速公路、Ⅰ级连接道路、Ⅱ级连接道路、Ⅲ级连接道路、地方道路;在满足车辆行驶的横向宽度条件下,交通组成对路段平均车速和通行能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