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L—赖氨酸锌(Zinc L-lysinate)和葡萄糖酸锌(Zinc Glucosate)在家兔体内的血清锌浓度,并计算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锌在兔体内处置过程为一级动力学二房室模型,而L—赖氨酸锌近似于一级动力学一房室模型。二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葡萄糖酸锌,t_(1/2)(β)9.49h,T(p)1.3h,V/F(c)41.13 1/kg,Cl(S)13.14 1/kg.h,AUC 15.07 mg/kg·h;L—赖氨酸锌,t_(1/2)(ke)1.01h,T(p)1.08h,V/F 57.85 1/kg,Cl/F(s)39.631/kg·h,AUC 5.24mg/kg·h。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土大黄苷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10μL;激发波长为320nm,发射波长为410nm,测定土大黄苷在37℃水和不同pH值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正辛醇-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在37℃条件下,土大黄苷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109.54mg/L;在pH为8.0时溶解度最大,为126.12mg/L;土大黄苷在正辛醇-水中的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为0.53;在pH为6.0的缓冲溶液中油水分配系数最大,logP为0.76。结论本研究建立了HPLC-荧光检测法,成功应用于测定土大黄苷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土大黄苷剂型的开发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湿地土壤盐分含量既反映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也与区域内植物类型相关.以兰州市秦王川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6种植物下的表层土壤(0~20 cm),即碱蓬(Suaeda glauca Bunge)、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 L.)、紫菀(Aster tataricus L.f.)、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和早熟禾(Poa annua L.),通过分析土壤p H值、全盐量和可溶性盐离子浓度,探究该区域土壤酸碱性质及盐离子对不同植物的响应.结果表明:秦王川湿地土壤酸碱度总体表现为中性,其中紫菀和早熟禾土壤呈弱碱性;植物与土壤盐渍化的对应关系分别为盐角草和碱蓬—轻盐土,柽柳—盐渍化土,冰草、早熟禾和紫菀非盐渍化土;土壤盐分类型为Ca~(2+)+Mg~(2+)—SO_4~(2-)+Cl~-型,以硫酸盐为主;土壤离子的对应分布特征为SO_4~(2-)-盐角草、Cl~--碱蓬、HCO_3~--碱蓬、紫菀和早熟禾,所有阳离子的最高浓度均在盐角草土壤中.因此植物的分布存在酸碱性和盐分的依赖性,且对盐分的依赖性更强,随着SO_4~(2-)和Cl~-浓度的增加,耐盐植物显现出了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4.
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合人类居住的中纬度黄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选择丹东凤城作为典型样区,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玉米田和栗树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0~5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为:栗树(Castanea)林(11.91g·kg-1)>玉米(Zea mays L.)田(4.68g·kg-1),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通过研究以期为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情景下对大气CO2的源/汇方向及准确评估碳收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化学发光技术,对兔体血浆中不同锌盐的吸收代谢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将测试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哺乳期饲以高锌料的母鼠其体内锌的代谢状况及其对子代生长发育和脑海马发育的影响。结果高锌料组母鼠粪、尿锌均较常锌料组为高,尤其粪锌;血清锌无显著差别。高锌饲料并不能使母体血清锌显著升高,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机体对锌的吸收和利用是有一定限度的。高锌料组仔鼠的一般生长状况、体重、脑重、海马cA_3区锥体细胞数量和大小以及Timm硫化银染色示海马苔藓纤维中颗粒密度均与常锌料组无差别,证明哺乳期母鼠饲以高锌饲料对仔鼠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100μmol/L Cd处理的绿豆(Vigna radiate L.)幼苗叶面喷洒0.05μmol/L 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lide,eBL),以探讨eBL对Cd胁迫下绿豆幼苗叶片矿质营养元素K、Ca、Mg、Cu和Zn吸收及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eBL施加使叶片中Cd的积累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植物-基质湿地系统去除废水中Zn的优化组合,构造粉煤灰(H)、河沙(S)及混合基质(S+H)与灯芯草(Juncus effusus)、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组成的人工湿地系统.考察Zn浓度100 mg·L~(-1)的废水,流经不同基质人工湿地系统后Z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基质系统对Zn去除率均高于95%,有植物系统对Zn的去除效果显著好于无植物系统,有植物的S+H基质对Zn的去除率高达98.82%,出水水质稳定,植物生长良好,但出水pH较高;水芹菜、灯芯草、水葫芦均能对Zn进行高效富集,水葫芦的富集能力最强,灯芯草的抗逆性最好,且向地上部分迁移Zn的能力最强;三种植物在相对偏碱性的条件下对Zn的吸收效果更好.综合评估,有植物的S+H基质是本实验中最佳的模拟除Zn湿地系统.以上研究结果为除Zn人工湿地的构建提供选材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150 mmol/LNaCl模拟盐渍化土壤中盐分胁迫状况,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分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SNP均能明显提高盐分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当玉米幼苗三片真叶完全展平时,SNP处理可明显提高盐分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根长、株高、茎粗和整株干重,叶片中叶绿素总量也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外源NO可缓解盐分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50 μM/L的SNP对盐分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张跃峰 《交通标准化》2014,(8):18-20,24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着重讨论了采用改性沥青作为高黏结沥青在高黏结撒布式应力吸收层中的应用;并通过试验比较了不同种类不同洒布量的改性沥青对层间黏结性的影响,确定了推荐的改性沥青种类及最佳洒布量;最后对高黏结撒布式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隧道出渣时,装载机与倾卸车联合作业中的配合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建立两种施工机械最佳配合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此模型及算法对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中合理地确定两者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波动进行计算分析。应用Mexican Hat小波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再利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消费等方面分析引起波动的原因。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经济波动受到政策、投资和消费及重大政治事件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因素及规律的分析,可以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促进经济更好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赵中秋 《北方交通》2008,(5):164-166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交通事业日新越益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桥梁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维修措施,以便能够减轻同类病害的发生,为今后的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衡枣高速公路途径的采空区治理问题,介绍了采空区从勘探、治理到质量检验全过程的监理工作。描述了采空区的治理情况和监理工作思路、方法,指出了采空区治理监理工作中应把握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合阳嘉陵江大桥桥墩及拱圈形状结构 ,通过水槽实验 ,建立了在不同桥墩形状、桥墩数目、淹没水深、水流与桥轴线法向夹角等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 ,桥梁局部阻力系数公式 .可供今后类似桥型桥梁洪水壅水曲线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抗压弹性模量的计算及试验方法,同时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该指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受流问题是制约电气化铁路提速的瓶颈之一,而弓网离线电弧是高速列车受流的关键问题.为了全面的把握弓网离线状态,设计了弓网离线模拟试验平台.实现正弦周期内不同时刻离线及回合过程的电弧放电现象,并采用示波器和数据采集卡实现对离合瞬间电压、电流和光强等波形的同步记录,为弓网离线检测法和列车受流质量的研究及抑制电弧危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纳米Ni粉对Cu粉末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添加1%纳米Ni粉中的NiO未被完全还原,而且纳米Ni粉本身还有被CuO氧化成NiO的可能,因而纳米Ni粉在Cu粉末烧结过程中未能起到活化烧结的作用。相反,添加1%纳米Ni粉后还降低了Cu粉末烧结性能。  相似文献   

19.
级配对级配碎石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泓 《北方交通》2008,(5):67-70
通过试验对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强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实际结论,为工程中级配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一辆搭载BPL型发动机的一汽大众速腾1.8L轿车,该车在停放时偶尔会发出“嗡嗡的异响”,并出现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故障现象。经检查,发现车辆熄火后冷却风扇偶尔会自行运转。结合其电源管理系统,通过分析冷却风扇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发现故障是由于主继电器的不正常吸合引起的,更换主继电器,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