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40只SD雌鼠随机分为4组:去势组(OVX组)、对照组(Sham组)及2个辛伐他汀(simvastatin, Simv)治疗组,每组10只.2个辛伐他汀治疗组分别为10、20mg/kg(S1和S2组),每天灌胃一次.观察术后12周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和骨特异碱性磷酸酶(骨AKP);骨吸收指标:尿呲啶醚(PYD)和脱氧呲啶醚(DPD).用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等实验技术, 观察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辛伐他汀治疗后,S1和S2组BGP和骨AKP明显高于单纯去势组(分别为P<0.05),同时尿PYD和DPD下降,且S2组与OVX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OVX组相比,S1、S2组骨小梁间距(Tb·Sp)明显降低(P<0.05),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b·Ar)、骨小梁宽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骨生物力学均增加(P<0.05),且S1与S2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OVX组相比,S1、S2组股骨、腰椎BMD明显增加(P<0.05).结论 辛伐他汀在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促进成骨和抑制破骨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25例患者用中药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腰椎(L2-4),股骨颈和Wards三角骨密度和血清中雌二醇、睾酮、甲旁腺素、降钙素和骨钙素。结果 治疗6个月后发现,患者骨密度分别增加2.07%、1.68%和2.12%。血清中雌二醇升高(P<0.05)。结论 补肾中药可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部分机制是中药促进雌二醇的分泌而降低骨转换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绝经后女性疏松组 (n =2 0 )、绝经后女性正常组 (n =2 0 ) ;中年男性疏松组 (n =2 0 )、中年男性正常组 (n =2 0 )、青年男性正常组 (n =1 5 )外周血钙 (Ca2 +)、磷 (P3- )、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 (PIC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ICTP) ,比较各组差异。结果 各组血清钙、磷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 ,绝经后女性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PICP、ICTP值均升高 ,中年男性疏松组与正常组相比PICP值降低、ICTP值升高 ;与青年男性正常组相比 ,PICP值降低、ICT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升高 ,但骨吸收大于骨形成 ;中年男性骨质疏松随增龄骨形成生化指标降低 ,骨吸收生化指标增高 ,PICP和ICT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用单光子吸收骨矿分析仪测量了220例健康女性右侧尺、桡骨中、远1/3交界处骨矿量。并拍摄其右侧尺、桡骨正位X光片。结果显示:①绝经女性尺、桡骨骨矿量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显著负相关,尤以60~69岁间及绝经15年以上为显著。同时,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年限增加,尺、桡骨出现远侧段直至全长范围的骨皮质分层,并伴有骨端囊状骨质吸收。②女性骨矿量下降24%以上或尺、桡骨骨皮质分层指数为Ⅲ°以下时,预示可能会发生骨折。  相似文献   

5.
慢性疼痛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定义,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作有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慢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疼痛”。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26000人的调查显示,其中22%主诉在过去一年中有过持续性疼痛。既往大多认为慢性疼痛是由于组织损伤性刺激引起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变化所致,包括神经元敏感性增加、轴突损伤生长活动增加等。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当组织损伤痊愈后,慢性疼痛仍有可能持续存在,甚至许多病人并没有确切的组织损伤,尤其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了心理因素亦可导致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例如慢性痛部疼痛综合征。治疗慢性疼痛常需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外科治疗、针灸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慢性疼痛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中药骨康宁治疗骨质疏松大鼠的效果。方法5-6月龄雌性SD大鼠,维甲酸复制骨质疏松模型后,给予中药骨康宁治疗。用影像学、骨病理组织学、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等实验技术,观察骨康宁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骨康宁治疗后,骨质疏松大鼠的平均骨小梁数、平均骨小梁宽、骨皮质指数、股骨骨密度、股骨的最大变形能力等增加,并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结论骨康宁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1956~1994年收治667例髋部骨折患者,按年龄组作分类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60岁~80岁年龄组,髋部发病的骨折例数为398例,占60%以上。说明髋部骨折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葡萄糖酸铜(copper gluconate)和硫酸铜(copper sulphate)在兔体内的血清铜浓度,用“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3P87”在IBM-TC/XT计算机上计算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铜具有口服吸收快,维持时间长,峰浓度高的特点。它是一种优于硫酸铜的良好补铜剂。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其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传播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病毒通过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进入靶细胞,经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激活棘突蛋白,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但已开展多项评估与研究.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境外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替代药物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后行定期有计划的糖尿病康复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督导、心理社会支持等。结果:干预组血糖等控制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跟踪随访且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及督导有利于患者院外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自护管理,有利于血糖等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L—赖氨酸锌(Zinc L-lysinate)和葡萄糖酸锌(Zinc Glucosate)在家兔体内的血清锌浓度,并计算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锌在兔体内处置过程为一级动力学二房室模型,而L—赖氨酸锌近似于一级动力学一房室模型。二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葡萄糖酸锌,t_(1/2)(β)9.49h,T(p)1.3h,V/F(c)41.13 1/kg,Cl(S)13.14 1/kg.h,AUC 15.07 mg/kg·h;L—赖氨酸锌,t_(1/2)(ke)1.01h,T(p)1.08h,V/F 57.85 1/kg,Cl/F(s)39.631/kg·h,AUC 5.24mg/kg·h。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含药物的微球在骨植入材料表面微孔内团聚方法解决现有骨植入材料表面药物释放技术缺乏通用性、无法控制释放速度的问题.用乳液法合成负载不同含量庆大霉素的壳聚糖微球粉末,并使其铺散于多孔钛层表面后进入孔内.经水润湿后,微球在孔内团聚并被固定于孔内.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振荡试验7 d(100 r/min, 37 ℃)后, 80%~83%的微球仍位于多孔钛层内,微球-多孔钛复合物表现出初期(24 h)快速释放和后期( 24 h)缓慢释放;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48 h后,多孔钛与载庆大霉素微球的复合物产生了抑菌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钢中的铬、钼的方法和规程,并对影响测试结果的诸因素进行了试验和优选,使误差在国标范围之内,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充分发挥了现代分析仪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效果。方法建立30只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并进行分组。模型组和BMP-2治疗组(即BMP-2组)进一步制作左胫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并于骨折当天在骨折局部分别皮下注射对照病毒和BMP-2质粒的慢病毒,而对照组不作骨折处理,只在相应部位皮下注射等体积的PBS。4d后分别处死各组3只大鼠,用Western blot检测骨折局部皮下BMP-2的表达情况;治疗8周后处死其余大鼠,取左胫骨进行X线检查并评分,测定骨密度及骨的生物力学指标,观察骨痂组织学变化。结果 BMP-2组大鼠骨折处皮下组织BM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BMP-2组大鼠胫骨X线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是BMP-2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BMP-2组大鼠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MP-2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BMP-2组大鼠胫骨3点弯曲参数(最大载荷、最大应力、破坏载荷和破坏应力)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均明显下降,而BMP-2组各参数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骨痂组织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软骨性骨痂较多,骨小梁较细,排列稀疏紊乱,而BMP-2组大鼠可见大量软骨性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变,新生形成大量编织骨小梁。结论慢病毒介导的BMP-2能促进骨形成,促进骨折部位愈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灯盏花在上颌前牵引动物模型中对骨缝成骨的影响。方法16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8只,两组动物均安置特制外置式牵引支架,向前持续弹性牵引。对照组于双侧前颌缝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则于局部注射灯盏花,每侧0.4 mL,每24 h注射1次。用序列四环素荧光标记法标记骨缝新形成的骨组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新骨量。结果实验组新骨形成的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在上颌前牵引动物模型中可加快骨缝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