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进型后张法大管桩是将目前已有的预应力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和PHC管桩的各自优点结合起来开发的新型管桩。为研究其抗弯性能,通过对6根桩进行现场抗弯试验,得出其抗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结果表明,改进型后张法大管桩的抗裂性能有很大提高;还对大管桩桩结构抗弯试验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赖汝庚 《珠江水运》2020,(10):39-40
嵌岩桩在桩基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冲孔嵌岩常见应用于钢管桩内,对于混凝土大管桩进行冲孔嵌岩则应用较少,文章结合某码头项目,对φ1200mm混凝土大管桩桩内嵌岩施工工艺在项目中应用展开探讨,并针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为同类型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耀平 《水运工程》2002,(12):27-29
对深圳港赤湾港区5座5万吨级以上码头的1075根直径1200mm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桩基承载力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厦门嵩屿电厂煤码头桩基采用Φ200B型预应力混凝土大和桩的设计施工情况。该工程在淤泥与强风化岩之间无其它土层或较薄层土层的地质条件下,斜桩用大管桩代替钢桩属国内首例,既降低工程造价,又省去钢桩长期防腐的维护费;并成功地用锚杆,锚索两种工艺在大管桩桩内进行水下嵌岩施工。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桩靴贯入饱和软黏土对邻近水平受荷群桩群桩效应的影响,开展了1g条件下的模型试验。基于桩身应变测量结果得到桩身弯矩,对弯矩拟合后依据弯矩与剪力的微分关系得出近远桩桩头承担的剪力,进而依据修正Poulos方法得出在桩靴贯入过程中描述群桩相互作用的Y乘子的变化,并将考虑群桩效应后的群桩桩身弯矩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桩靴贯入过程中,群桩近远桩桩头承担剪力发生变化:远桩桩头承担荷载增大、近桩桩头承担荷载减小。桩靴贯入使Y乘子减小,考虑群桩效应后,弯矩预测结果与测量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赤湾港9泊位为大直径管桩全直桩码头结构,本文简要介绍该码头施工中,为了便于在风化岩地基中打桩,对管桩进行了村顶加钢箍和桩尖加钢桩靴的技术改造:采用了把大管桩桩顶空心的混凝土与大体积桩帽本身分二次施工,桩帽上节点和纵梁接头又码头横梁的整体浇筑,分条浇筑面层与钢轨逆向施工等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蓉  姚天宝 《水运工程》2020,(6):166-171
在码头和深海工程中常采用剪力键连接钢管桩与上部结构,以提高钢管桩的承载力及结构整体性。剪力键的间距是影响钢管桩桩头受力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桩头带两个剪力键的钢管桩为研究对象,建立8组有限元模型,利用Gebman试验报告中的试验值与数模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试验值与数模值误差较小,且变化趋势一致。2)钢管桩承载力和钢管桩桩头复合刚度随着剪力键间距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剪力键间距介于1. 0D~1. 2D时,钢管桩整体受力性能最好。3)剪力键的最优设计间距始终在1. 0D附近,随着桩径的增加,剪力键的最优设计间距可适当减小。其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中钢管桩桩头剪力键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现场对大管桩在外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管桩进行了反演,得出大管桩相关力学参数,为进一步分析大管桩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大管桩与上部结构直接连接方案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管桩与码头上部结构连接性能的好坏是推广应用大管桩的关键之一。根据大管桩的截面几何特征,本文提出了大管桩与码头上部结构之间用钢筋混凝土笼塞直接相连的连接方案,并从理论上提出了衡置桩、梁连接性能的刚接系数概念。通过试验研究得知,当钢筋混凝土笼塞长度大于管桩外径的1.5倍时,桩、梁间有良好的刚接性能,由试验资料表明,大管桩和梁用钢筋混凝土笼塞直接连接的型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陶满军 《水运工程》2005,(11):78-80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钢纤维混凝土在大管桩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掺入钢纤维,可以提高大管桩结构混凝土的延展性,减少锤击大管桩结构的脆性破坏。而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从而延长大管桩的使用寿命,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大管桩和PHC管桩本体抗冻性、抗冰荷载性能,北方港口码头使用大管桩和PHC管桩的辅助措施、总体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经济性进行论证。研究认为:只要控制好管桩混凝土本体的抗冻性,对水位变动区和浪溅区管桩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采用挡冰裙、挡浪板和钢筋混凝土胸墙等结构对暴露区段管桩进行防护,大管桩和PHC管桩即可以在北方外海港口码头和桥梁工程中使用,而且其技术经济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对大管桩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大管桩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压汞试验的微观测试手段,对大管桩混凝土的硬化水泥石结构的晶体形貌和孔隙结构进行微观分析。此外,通过对国内服役近20年的多座大管桩码头开展广泛的耐久性调查和取样分析,获得在役大管桩耐久性状况的宝贵资料,包括海水中氯离子对大管桩的侵蚀情况和冻融侵蚀环境下大管桩的实际耐久性状况。研究表明:大管桩混凝土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具有高强度、高密度、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高抗冻性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陈学国 《水运工程》2017,(9):209-213
长管节大管桩是近年来开发出的具有抗击打能力强、抗弯性能强、混凝土耐久性高、造价相对较低等特点的优秀桩型,其穿透夹石、夹砂层能力较强,可在一定范围内取代钢管桩。以福州港江阴港区11~#泊位工程为例,采用钢管桩和混凝土长管节大管桩(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靴的组合桩)作为桩基,顺利完成沉桩。与传统桩型相比,长管节大管桩的力学性能和成本都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张子闽 《水道港口》2005,26(1):65-66
根据福州可门火电厂一期码头工程地质特点,通过对预应力钢筋砼方桩、后张预应力砼大管桩、先张预应力高强管桩(PHC)和钢管桩各桩型技术经济特点的分析,对码头基桩选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不同绞刀结构下的运转效能影响机制问题,基于离散元(DEM)法,研究了锥型绞刀和冠型绞刀在切削土体过程的工作效能。结合工程实际数据,在三维离散元软件YADE中进行通用型绞刀头建模,并验证其数值模拟可靠性。优化绞刀结构形式,建立了新的锥型绞刀和冠型绞刀的三维模型并模拟分析了两者在不同工况下的切削过程。结果显示,锥型绞刀较冠型绞刀具有更优的挖掘效能。  相似文献   

16.
王艳欣 《港工技术》2009,46(1):23-26
介绍曹妃甸煤码头起步工程翻车机房底板下灌注桩施工,包括钢护筒沉设、成孔、钢筋笼下放、混凝土浇注、凿桩头、检测等施工的控制,同时介绍灌注桩工艺和钻孔钻机的选择,以及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钢护筒整体下沉、钢筋笼上浮等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17.
郭伟  卓杨  邱松  方利国 《水运工程》2017,(1):164-168
钢混组合桩结合了混凝土管桩造价低和钢管桩抗弯性能好的优点,在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结合工程实例开展钢混组合桩沉桩动应力测试,对联接段的应力传递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联接段设计合理,能起到很好的应力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年代较早的混凝土方桩码头,常规维修加固方法很难保证其设计使用寿命。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桩基氯离子含量分布情况、桩基保护层厚度和桩基剩余使用年限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旧码头桩基耐久性评价研究。采用对旧码头平台方桩桩头局部凿除、重新浇筑,并创新性地应用安装牺牲阳极以阻止方桩钢筋继续锈蚀的技术方案,保证其满足耐久性使用要求。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既避免了旧桩基全部拆除、节省了投资,又成功地将牺牲阳极技术应用于混凝土方桩防腐。  相似文献   

19.
深水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经常会发生护筒变形、混凝土浇注中断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桩身的施工质量。结合录安洲夹江桥的桩基处理经历,并通过总结其他工程的施工经验,对钢护筒的方案进行优化处理,采用水下切割工艺处理了钢护筒变形问题,对护筒内接桩进行了理论验算并成功予以实施,成功解决了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