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岸海、空运输的现况
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台湾海峡两岸的海、空运输即告中断,此种冰冻时期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后因台湾方面开放了人民前往大陆探亲,同时台商为了寻找低成本,纷纷前往大陆投资设厂。相对地,大陆方面亦采取开放及奖励措施。在此种背景之下,两岸间人员的往来开始频繁。两岸间原料、产品、零组件的物流也开始增加,造成两岸间海空运输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海峡两岸航运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推动下,两岸航运交流取得可喜的成绩,现已形成三种通航方式,即:两岸试点直航、两岸三地航线和金门与厦门、马祖与马尾直航.但现有通航方式局限性很大,严重制约着两岸经贸、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两岸航运交流中这三种通航方式只是过渡的形式,只有直接通航才能适应和满足两岸不断增长的经贸、科技、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将成为未来两岸间航运的必然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亮点。然而,我国的海洋经济在迅速崛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制定一套切实有利于扶植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由于台湾当局顽固地反对两岸的“三通”以及产业外移,台湾的经济萎靡不振,昔日“四小龙”风光不再。因此,2003年7月23日我国台湾省“自由贸易港区设置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下同)制定公布施行。在台湾岛内一些人的心目中,是振兴台湾的经济,特别是振兴台湾港口的一贴强心剂。 相似文献
8.
发挥深圳港口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港口》1999,(12):18-19
<正> 港口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港口功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除传统的装卸储运功能外,港口已逐步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以港口为核心的港口产业、物流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港是广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港口产业规模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港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对外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发展,正在使区域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深圳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潮州港原名三百门港,是华南地区深水良港之一,对外通商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一直为粤东、兴梅、赣东南以及闽西南地区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历有广东“东大门”之称。1994年儿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潮州港,列为国家独立对外开放口岸,并于2003年12月16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10.
吴伟良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2,25(2):87-93
分析论证适用于大陆和台湾通航的客船船型。首先预测未来几年台湾与大陆之间往来的客流量及其流向 ,提出拟开辟台—闽间的海峡航线和基隆—上海航线。针对台闽间的海峡航线 ,在列举台湾海峡历年风浪情况的基础上 ,在作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估后 ,建议采用 6种复合型高速船型。接着就 6种船型作营运经济估算及其排序 ,作变客位、车位的比较 ,变航速的比较 ,以及与常规客船船型的比较。结论是 :从技术和经济性角度考虑 ,双体气垫船和双体穿浪船较好 ;从客流量和货载量考虑 ,高速客船和常规客船按 5 0 0客位、4 5 - 10 0辆车位设计已能满足要求。从航速考虑 ,宜采用 4 0kn的客船。最后还就适用于基隆—上海航线的船型作简略探讨 ,提出宜采用集装箱—客船和客—滚装船 相似文献
11.
12.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因海而兴,因海而强。海洋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3.
14.
支撑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利用海洋资源、以海洋经济为新起点的要求十分迫切,各国都很重视海洋产业的构成研究和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本文旨在以整个经济中增长因素的分析为切入点,对海洋经济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增强人们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明确我国的海洋经济的优势所在及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主要部分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5.
台风 《舰载武器(含VCD光盘)》2004,(10):72-77
台湾多家媒体在2004年8月16日披露,美国政府将于2005年正式宣布售台4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此举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林义俊 《舰载武器(含VCD光盘)》2006,(11):75-78
本文是一位台湾军事专家对大陆“攻台”计划的分析以及台湾的应对之策。本刊发表此文,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一些海峡对岸的军事观点。由于作者所处的立场之故,文中所及基本是台湾海空军力及战法,带有很强的唯技术论思想。对于这些明显有失客观的分析,还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甄别。[编者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