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据挖掘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是铁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运用到调车作业事故原因分析当中,能够找出事故因素之间的联系,管理部门可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调车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及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北京、广州等城市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吸取教训,据此制定防范技术手段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盾构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可拓诊断方法是进行系统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提高地铁预警管理系统的应急能力,在充分考虑灾害后果延迟性和次生灾害发生性的前提下,选取地铁地下基坑工程施工事故中的常见警兆作为诊断目标,提出利用关联函数定量可控度的方法,建立可拓诊断模型,解决预案决策的优化问题,提高预案触发效率。最后以具体案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相较一般地下工程,在近海地区进行地铁建设时所遇到的地质变化和工程环境更加复杂,使得各类施工事故频发。因此,文章针对地理位置相邻或土岩层分布共同点较多的8个近海城市——厦门、广州、深圳、东莞、福州、青岛、台湾、香港,进行2001年—2018年间93起地铁施工事故统计分析,从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施工工法、伤亡人数、事故致因等方面描述事故发生的规律,同时利用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地质条件和水是影响近海区地铁施工安全最为关键的2个因素。最后,根据近海城市事故发生的主要特征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为国内近海城市的地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施工事故频发,施工事故数据间的关系日益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多维关联规则在地铁施工事故数据的具体应用方法,展现了"人—机—环境—管理"和事故发生类型之间如何挖掘强关联规则的过程。通过30个地铁施工事故数据的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可能导致地铁施工事故发生的频繁因素的组合来,发现并评论施工事故类型发生的潜在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作为现实中管理者做出预防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未能充分利用历史经验辅助应急决策,并多为资源总体上的预测和调度。为高效、准确地应对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提高应急救援效率,以确定应急车辆需求量为例,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应急车辆需求预测模型。在确定预测指标的基础上,整理分析历史事故案例并提取关键指标值,通过训练确定扩展速度及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分别构建以坍塌位置、次(衍)生事故、坍塌面积和被困人数为输入,救护车及消防车需求量为输出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所需应急车辆类型及数量,推算医护人员和消防人员的配备数量,并结合事故实际特征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以某实际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预测该事故所需的应急车辆、相关人员及设备等应急资源的需求量,并将其与实际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预测模型可为地铁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过程中,为充分、高效利用已发生的事故的历史经验,需全面、准确提取事故过程的关键信息,并将其结构化表达。基于知识元理论和情景理论,将事故过程片段化和情景化,提出包括表现层、情景层和知识层的地铁隧道施工事故情景表达通用层次模型。根据15个案例,分析事故特征并提取情景因素信息,提出事故情景知识元表达式;基于此,提出了情景库构建框架和流程以及应用方式。针对某坍塌事故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可以简练、完备地表达事故信息,可为应用历史事故大数据指导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事故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铁事故数据利用率不足,难以对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决策、事故发生后的分析和定责提供理论支撑与帮助.基于HFACS-MA(地铁事故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将事故致因分析模型划分为事故致因层与事故反馈层,并对30起地铁事故案例进行因素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对事故人为致因进行关联度分析,并绘制事故...  相似文献   

9.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1):79-79
.2004年2月6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地铁列车发生爆炸,造成至少30人丧生,70人受伤。.2003年8月28日,英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突然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伦敦近2/3地铁停运,大约25万人被困在伦敦地铁中。.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人为纵火事件,导致198人死亡,147人受  相似文献   

10.
为从铁路机车大数据中挖掘出与机车事故故障有关的关联规则,提出1种优化的MsEclat算法.先提出改进的Eclat算法——MsEclat算法,构建最小支持度索引表,以各项目的支持度值为排序依据重新构建数据集,依据垂直挖掘思想获得针对不同项目的频繁项集,解决Eclat算法无法在多最小支持度情况下挖掘关联规则的缺陷;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11.
地铁火灾乘客疏散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地铁火灾事故是地铁危害损失最大的事故之一.从火灾情况下乘客行为规律分析入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基于乘客疏散的仿真模型.应用研发的乘客疏散仿真程序(SUBFE),对案例车站乘客疏散的时间影响进行了仿真定量分析.给出疏散2 500名乘客相关的楼梯宽度、闸机和出口条件布设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铁车站常用施工工法分析,从施工工艺、经济投资、质量安全、工期保障等诸多方面对不同工法进行深入研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指出地铁车站施工中应结合具体城市交通运行现状、地形地貌等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将不同工法对交通疏解的影响以及具体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区域化疏解理念,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托深圳地铁某车站工程,建立装配式车站建造成本的测算分析模型,分析矩形断面全现浇方案、矩形断面部分预制方案、矩形断面全预制方案和拱形断面全预制方案的车站建造成本,对比不同车站建造方案的成本差异,提出装配式车站的成本控制措施。与矩形断面全现浇方案相比,不同装配式车站方案测算造价增幅在11%~18%,车站整体造价增幅不大,且尚有优化空间。研究成果可促进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建造成本控制,为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地铁建设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随之而来的地铁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施工方案优化和技术经济分析,在安全施工、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具体工程,阐述地铁施工方案优化之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检测地铁隧道表面裂缝对于隧道的安全至关重要。地铁隧道表面图像普遍存在光照不均匀,目标对比度低,背景纹理复杂,噪声干扰严重等问题,而检测传统图像裂缝,如混凝土表面、路面裂缝等的算法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地铁隧道表面图像。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隧道表面裂缝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Mask匀光等预处理算法改善隧道图像的质量,而后分别设计了基于模板的分析法、基于Hough变换的线型结构分析法、基于SVM的近似裂缝结构分析法等算法对隧道表面裂缝图像各成分进行提取,从而达到识别裂缝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传统裂缝图像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7%,对于隧道表面的裂缝图像识别准确率可达81%。  相似文献   

16.
基于弹性构架的地铁车辆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避免车辆弹性动力学分析中自由度数多、求解方程慢的问题,运用Guyan矩阵缩减理论选出模型中能描述动力学行为的部分。运用Ritz模态向量叠加理论考虑构架的弹性变形对地铁车辆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用车辆系统的位形坐标与构架的模态坐标建立刚—柔混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使自由度得到缩减。从而较快得到地铁车辆具有构架弹性振动的动力学响应,其结果与刚体动力学模型相比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基于multi-agent的地铁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地铁安全缺少系统集成、未集中管理等局限性,提出基于多智能体(multi agent)的地铁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它由监控智能体、预防智能体、管理智能体、仿真智能体、处理智能体和评价智能体组成,并对其体系结构、工作过程、智能体间的通信和协作机制加以阐述。在世界形势纷繁复杂的条件下,基于多智能体的地铁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地铁施工期间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在综合考虑邻近建筑物使用现状、相应规范和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位移反分析和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安全分析,并据此确定邻近建筑物变形控制指标。在某地铁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前,应用该方法对2栋邻近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安全性分析表明:当差异沉降小于10mm时,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底板能够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根据两栋建筑物分别已有6.59和7.01mm的差异沉降现状,给出2栋建筑物沿既有最大倾斜方向的允许新增差异沉降控制值分别为3和2mm。依此标准,建筑物在附属结构施工结束后结构完好,验证了该工前安全性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随城市的不断扩大,高架地铁车站在郊区、新城区日渐普遍,其立面造型对城市环境影响也逐渐深入。首先结合案例从地域文化和站域环境外部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城市符号和周边环境面貌可作为形象设计灵感来源;其次从内部功能流线和后期运营角度,按照乘客及工作人员需求进行立体功能划分和模数化应用;最后结合北京8号线南延德茂站的设计实践,以北京地铁线路图为设计灵感来源,根据划分功能整体三段式设计,结合使用人员特征,设计出通透明亮,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高架轨道交通型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