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车辆牵引计算的力学模型基础上,说明牵引力、运行阻力、制动力等纵向力的计算方法及对车辆运行过程的影响。提出城市轨道车辆单质点模型,探讨加速度计算、运行速度和运行距离的数学模型。设计兼顾旅客舒适度、车辆运行时间、节能的最优牵引计算策略,分析该策略下城市轨道车辆牵引、惰行、制动工况的相互转换过程及各种能耗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牵引系统集成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技术,牵引系统部件的合理选型关系到列车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以北京13号线地铁车辆牵引系统设计为讨论内容,对列车牵引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合现有列车牵引、电制动特性和实际线路对北京13号线地铁列车进行了牵引仿真计算,选取牵引系统主要部件电气容量及关键参数。为后续牵引系统集成及地面试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牵引系统由交流传动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辅助静止变流器系统组成,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核心装备。研究和生产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牵引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保障。研究结论: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实现城轨车辆的电力牵引传动和电制动运行、控制监测、信息显示以及辅助电源供给,保证城轨车辆的正常运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牵引系统在首期工程正线上成功运行,全面验证和考核了电气牵引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各项技术指标,系统完全满足和达到了首期工程车辆技术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宋瑞刚  杨俭  方宇 《铁道学报》2012,34(7):36-42
在建立和分析城市轨道车辆牵引动态特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牵引动态特性测试实验系统,并具体阐述低功率条件下牵引负载模拟系统实现的方法。实验结果与上海地铁二号线的实车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该实验平台对于城市轨道车辆牵引动态特性及电制动特性的测试与实车测试结果较吻合,对牵引运行控制策略及制动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钢轨-钢轮接触)的牵引计算为原理,以及汽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轮胎-路面接触)的牵引计算原理.基于GT- DRIVE建立单轨车辆的多质点模型,从而模拟分析单轨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μa-S曲线、功率和能耗以及车钩力受力曲线等.  相似文献   

6.
基于Matlab建立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方法,采用快扫描的方式不断地对仿真模型进行参数修改和调用,完成了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该方法不仅对牵引计算进行了统筹考虑,基于最快牵引策略进行了牵引计算,而且建立的牵引变电站的仿真模型是基于新型能馈式脉冲整流器,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建和扩建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机牵引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车辆选型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牵引电机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其特性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以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特性曲线的普遍规律为基础,推导出一种牵引电机牵引力特性的计算方法。以某地铁线路上的车辆为例,对其电机牵引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牵引电机的最大牵引力发生的区间为牵引恒力区;牵引电机的最大牵引力随起动加速度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8.
以碳化硅为代表的新一代半导体器件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的应用对车辆牵引电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将混合碳化硅器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中,能极大地发挥碳化硅器件高温、高频和低损耗的特点,提高车辆牵引系统效率,实现牵引系统的节能降耗目标。与硅功率器件的电机损耗相对比,混合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电机损耗可降低4%;通过更换功率器件、配套新型牵引控制单元,以及采用新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算法,降低了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在此基础上,优化了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控制算法,以抑制电流谐波、降低电机损耗。软件仿真和装车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混合碳化硅器件在车辆牵引系统中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铁牵引仿真计算中的牵引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特点,建立牵引计算模型,提出新的牵引策略。采用制定牵引、制动速度位置表的方法确定列车工况,能充分发挥列车的牵引性能,对列车停站进行了详细分析。编制了地铁列车牵引仿真程序,通过实例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仿真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运行仿真基于节点导纳矩阵方程的迭代求解,采用了LU三角分解法。运用BorlandC Builder6.0编制了仿真程序,并结合北京地铁1号线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