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工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8万元以下、排量1.3L以下和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经济型轿车。”其不妥之处有三: 一是轿车是国民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后市场才能较快的发展,我国去年的人均GDP才合800多美元,到2005年人均GDP估计在1200~1300美元之间,远没有达到轿车进入家庭人均GDP 2000~3000美元的程度。根据“十五”规划,轿车五年增长3%~4%的市场份额,其中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份额增长顶多为2%~2.7%,而排量1.3L以下的轿车顶多占到1%~1.3%,市场份额这么微小  相似文献   

2.
第一.轿车进入家庭.这个概念很早已经提出来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轿车人均拥有量比较高。国际上以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与汽车车价比来进行比值。我国到2001年,按照GDP计算,应该人均轿车拥有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实际当时比较小,我们做了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认为.在2000年轿车时代已进入成长期,轿车在2005年进入家庭应该是一个提速期,  相似文献   

3.
一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安德武:从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汽车消费将越过家庭的门槛;人均GDP达到3000至10000美元,将进入汽车消费的快速发展时期。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上也得到了佐证。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444万辆,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一个迅速成长中的支柱性产业,2003年下半年它在工业增长贡献中的排序跃升到第一位,同是这年,我国人均产值也突破了1000美元,汽车已跨过进入家庭的门槛。  相似文献   

4.
汽车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车价与人均GDP的比值(即R值),与轿车市场需求的变化,呈明显的对应关系,R值为2或3时,是轿车进入家庭的临界点。日本1965~1973年、韩国1986~1997年,先后达到这个临界点后完成了轿车进入家庭的普及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饶达 《汽车与配件》1999,(29):10-10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时,是轿车工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并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从而体现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01年我国人均GDP就会超过1000美元,所以说中国正处在轿车工业起飞的前期。但是我国的轿车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也是有目共睹的。轿车工业近年来低速增长,使得许多业内人士感到迷惘和气馁。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GDP差距也较大。从2011年度数据来看,天津最高为13392美元,而贵州最低仅为2495美元,不足天津的1/5。以全国人均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差别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增长潜力的研究依据有很大的局限性。参照国际上人均GDP相近的国家或地区的  相似文献   

7.
一、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按照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 1090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的稳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增幅大大高于GDP增幅.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02,(6):24-24
1998年中国汽车市场调查研究会发布<中国城市家庭用车市场调查>显示,中国未来主导型轿车的价格为10~15万元.从我国汽车行业2001年的产销分析可以看出,价格在10~15万元轿车的产销量占全国轿车产销量的大约50%,这一方面印证了<中国城市家庭用车市场调查>给出的结论;另一方面表明10~15万元轿车是现实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9.
汽车金融服务业面临的障碍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汽车消费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国正进入这一时期,近年来国家也将汽车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一、汽车后服务市场上升空间巨大当前,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人均GDP已上1000美元台阶儿, 汽车已成为消费新宠,保有量以年均两位数增长。200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4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200万辆。一个巨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正在全国形成,不仅为广大车友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随着我国汽车消费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1.
轿车进入家庭,是中国热了很久的一个话题了。轿车进入家庭的关键,是价格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复关或者中国轿车产量上去以后,轿车就会降价。但是这种希望将会被现实所打破。美、日普及轿车的初期曾出现过轿车价格的大幅度下降 本世纪初,美国从欧洲进口的汽车1万美元1辆,国产的也要5000美元。当汽车在美国形成批量生产以  相似文献   

12.
家庭轿车难进工薪家庭,是近年来众说纷纭的话题。是轿车生产能力不足?还是工薪阶层购买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国产轿车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百万辆以上,虽然国产汽车的技术水平还不能与国外先进汽车相比,但国产家用轿车的品种款式和性能已能满足普通百姓对家庭用车的需求。目前,大多数中国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不少专家也以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内……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世纪之交,日本的两大汽车巨头丰田和本田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全新的小型车,丰田的叫做雅力士,取代有着近30年历史的Starlet,本田的起名飞度,取代之前表现平平的Logo推出新款车时将车名也彻底更新,一方面是"迎接新世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本社会的巨变。众所周知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但那时日本经济仍然不错,1995年日本在美国,德国,法国之前,人均GDP率先突破4万美元大关,达到4.35万美元,那时美国和法国的人均GDP还不到3万美元,德国也不过3.19万美元,日本的发达可见一斑。但随着亚太金融危机的到来,日本经济开始陷入困局,日本人也不得不放弃泡沫经济时期奢侈的生活。传统的三厢轿车固然成熟稳重,但手头不如以前宽裕,无奈只能选择两厢小车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丰田和本田推出了全新的小型车,以满足日本人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14.
<正>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众多领先世界的产品榜单中又增加了一个新品种——汽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弯道超越",以差不多400万辆的优势超越了此前的汽车第一产销大国美国。考虑到中国经济已经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这一汽车进入家庭最快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9.1%,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按照现行汇率计算,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的稳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增幅大大高于GDP增幅。2003年共生产汽车444.4万辆,销售  相似文献   

16.
从近20年来中国人均GDP、民用机汽车保有量、及人口数量的数据着手,分析了民用汽车保有量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还远未达到饱和水平,并对我国民用汽车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物曾是最早垂涎中国市场的汽车巨头之一。早在1913年,福特生产的“T型车”就来到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福特便积极在中国寻找合资合作方,先后与沈阳松辽汽车,东风汽车,湘潭江南奥拓等公司有过接触,但均告失败,1996年与上海合资生产轿车的投标应该是福特最好的一次机会,但再次败给美国同胞通用。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的私家车已超过公车,上海2000年私人购车1.4万辆,是以往私车用户的总和.按照国际惯例分析,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均3 000美元时,汽车会大量涌入家庭,而上海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 000美元,已跻身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9.
1产销概况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开局形势大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7%,高于前几年,GDP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达1.4万元。受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鼓励小排量车的新消费税出台、各地限制小排量车政策取消及轿车开始进入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汽车产销一改2005年平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统计表明,当车价为人均GDP值的2~3倍时,汽车就会大量进入家庭。 从80年代下半期到90年代上半期,我国人均GDP值为2000~4000元人民币时,售价为10000元以内的三轮农用汽车每年以50%的惊人增长率进入家庭,几年之内猛增到年销200多万辆,算得上是“大量”进入家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