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公交车队运营规模的规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公交运营规模,包括车型和车队、发车间距等的规划分析.在对运营者费用、用户费用二者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考虑了乘客需求分布的时变特征,对车队运营的费用最优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算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万学红 《城市交通》2003,1(1):59-62
南京地铁设计考察团赴俄罗斯进行技术考察,通过与俄方人士的技术交流,了解到莫斯科及圣彼得堡城市的交通和地铁运营情况。莫斯科、圣彼得堡地铁在城市交通的作用和地位以及高效率的运营管理、巨大的客流、显著的社会效益,使考察团感触很深,认为莫斯科及圣彼得堡在地铁建设与运营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地铁票价的合理定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宏观调控能力;完善的地铁网络系统;超前设计观念;先进的运营管理经验等。南京地铁设计考察团对如何借鉴俄罗斯政策引导措施,提高国内地铁客流吸引力;对如何借鉴莫斯科地铁运营经验,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提出了一些想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费用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必要支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对其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开展研究。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基数、提取比例、使用类目和有关类目的明细清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绩效评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益,必须建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而进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效评估是建立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前提,为此,结合高速公路运营的业务特点,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绩效评估的内容,指标体系、方法、结果应用等做了设计。  相似文献   

5.
旨在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证正常、安全运营,维护运营秩序和保障乘客与运营的合法权益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于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信号系统是保障运输安全与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设备。信号系统设备的选型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投资、项目建成后的运营能力.运营成本.以及系统的维修成本。因此,信号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共线运营能够充分利用轨道通过能力,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为背景,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共线运营条件下的列车通过能力,借此可对共线运营的列车运营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共线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奎红  宋瑞 《交通标准化》2009,(23):164-167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共线运营能够充分利用轨道通过能力,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以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为背景,重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共线运营条件下的列车通过能力,借此可对共线运营的列车运营组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外刊速览     
《轨道交通》2009,(12):22-22
铁路运量增长预测及成本控制 Ⅰ级铁路的财务报告显示:大多数公司的第三季度股票收益、总收入和行车量方面都呈现两位数的下降,只有在经营比率方面有微幅下跌或轻微攀升。而运营开支则表明他们在削减成本方面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所有的Ⅰ级铁路的运营费用都减少了近20%或以上,车载量也比第二季度有所上涨。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运营效率的降低,造成了运营成本的持续增长。通过对现有运营成本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性, 提高铁路线路运载效能, 针对移动闭塞系统, 研究了高速列车追踪运行的间隔弹性调整策略和操纵轨迹的动态优化问题; 以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效率、能耗和乘客舒适度作为列车运行控制策略曲线的优化目标, 研究了列车的追踪运行过程; 采用差分进化算法求解了列车运行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 设计了离线最优运行控制策略曲线; 提出了列车弹性追踪间隔模型, 分析了列车运行过程中追踪间隔的实时变化; 基于弹性间隔模型设计列车追踪运行控制策略动态调整机制, 采集列车实际运行数据, 实时监测相邻列车间的实际追踪间隔, 评估其是否符合安全性与效率约束条件, 并分析了评估结果; 依据工况调整原则在线调整追踪列车的运行状态与工况, 实时优化列车追踪间隔; 应用武广高速铁路赤壁北—长沙南区间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与真实区间运行数据相比, 采用离线最优运行控制策略曲线后, 运行能耗降低了6.86%;与固定追踪时间间隔模型相比, 采用基于弹性模型的控制策略动态调整机制有效提升了铁路整体运输效能, 将临界安全发车间隔从234 s缩短至161 s, 线路整体运行效率由6 434 s缩短至6 376 s, 与真实运行数据相比, 追踪列车的运行能耗降低了7.194%。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和企业运营管理的需求,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在网络化运营模式下具备夜间行车条件的实际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等线、转线、一线维修一线行车和基于客流规律的周期性夜间行车组织方法的技术条件、组织特征、适用条件和与综合维修天窗的协调方法.在夜间高速列车运行距离长、综合维修天窗时间短时优先采用等线行车组织方法,综合维修天窗时间较长时优先采用转线组织方法,基于客流规律周期性地组织夜间列车运行和设置综合维修天窗既能满足维修作业需求,又能在夜间客流需求较大时为夜间高速列车运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动车组运用是客运专线运营的重要内容,通过动车组的运用优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动车组运用效率以及客运专线运营效率。在给定列车运行图条件下,动车组所属权、检修规程、运用方式和作业时间标准是影响其运用计划编制的重要内容。针对武广客运专线,在分析武广客运专线动车组的修程修制和运用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给定的列车开行方案,以完成列车运行图任务所需动车组数量最少和动车组运用率均衡为目标,建立了考虑日常检修和一级检修的武广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优化模型,并给出了该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作者首先将该模型简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然后将其转化为动车组运用的TSP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用蚁群算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4.
动车组周转和车站到发线运用均为高速铁路运营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动车组在运行线之间的接续关系和动车组占用到发线的相容性为约束条件,以运用动车组数最少为优化目标,根据高铁运营的特点,利用一级检修周期时间刚好为高铁运行图周期2倍的实际情况,在建立1个时间跨度为48h的接续网络基础上构建了0-1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将宏观层面的动车组周转和微观层面的到发线运用进行了综合考虑.通过模型求解,可以同步得到高速铁路动车组周转方案和到发线运用方案.算例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能够达到整体优化以上两个作业过程的目标,为实际的运营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内工程承包企业在东南亚承包市场上实施、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的情况,对自营、转包、联合经营等几种项目的组织模式的特征、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联合经营模式是国际工程项目组织和实施的一种相对理想模式的观点.同时根据以往国际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对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材料、设备等组织和合同管理等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供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工程承包企业在东南亚承包市场上实施、经营、管理工程项目的情况,对自营、转包、联合经营等几种项目的组织模式的特征、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联合经营模式是国际工程项目组织和实施的一种相对理想模式的观点.同时根据以往国际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对国际工程项目人员、材料、设备等组织和合同管理等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供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市郊铁路服务长距离通勤客流的定位和客流到达分布不均的特征,提出在市郊铁路以公交化方式开行多种停站模式列车.将市郊客流按照到达分布的不同,分为均匀到达和非均匀到达两部分,使用混合分布刻画不同列车服务频率下的两类客流到站方式,并考虑停站多样化产生的企业附加成本,建立以乘客出行时间最少和企业运营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市郊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结合市郊客流特点,分析列车开行方案与乘客选择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给出在市郊列车多停站、公交化运营时的混合客流分配方法;以该方法为迭代基础,设计了遗传求解算法.算例分析表明,与均匀到达模式相比,本模型给出的开行方案可有效降低出行时间和开行成本,具有更好的开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是优化开行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特征,建立起城际铁路开行方案指标体系,结合DEA方法的特征对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评价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应用DEA方法中的C2R和BC2模型,对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整体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加以例证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符合运营实际,该方法的采用对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研究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运营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思想是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实时仿真,模拟企业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运用该思想,基于道路运输企业运营的特点,研究设计道路运输企业运营管理仿真系统,可仿真企业决策后的运营状况,据此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辅助,以达到减少企业经营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合理编制动车组调车作业计划可提高动车所的作业效率和检修能力,在动车所各功能区域和股道布置确定的前提下,分析动车组编组状态及股道列位占用对调车作业的影响.?以减少调车作业过程中股道占用次数为目标,以动车组作业时间、调车作业次序和股道类型为约束,建立考虑股道列位占用的动车所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优化模型,设计基于调车作业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