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城市道路经常塞车的情况,提出一种公路交叉路口车流通行方案,该方案通过巧妙地设计道路与车流,创建车辆调头区,使得交叉路口不需红绿灯,各种流向的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时不需停车,各行其道,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城市车辆通行速度,消除城市塞车。并且采用这种通行方案的成本极低,因此便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正>交叉路口的复杂程度较高,且事故风险隐患较多,常见的交叉路口安全风险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交叉路口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因素,又该如何改善?一、如何考量交叉路口安全(一)考量交叉路口安全要有路网概念进行交叉路口研究一定要有路网概念。路网的四大组成因子是面、带、线、点。点在整个路网中处于最底层,即面带线点。交叉路口就是"点"的一种,不论平面道路交叉路口、快速路还是高速  相似文献   

3.
在印第安纳州的卡梅尔市,新建的一个环状交叉路口引人注目,堪称美国最为环保的公路交叉口。当城市面临着最繁忙的一条十字路口需要较大范围改造升级时,这不失为解决各种挑战的唯一最佳方案。它保护了许多建筑物,使交通事故大幅度降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而且与传统的交叉路口相比,更节省建筑资金。在美国人的  相似文献   

4.
谯鹏  闫凤 《驾驶园》2009,(3):95-95
1月29日上午11时,山东省肥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梁建俊执行巡逻检查任务时,在济微公路与王边公路交叉路口,发现一辆被撞坏的摩托车,骑车人受伤倒地,随即下车救人。同时向现场目击者询问了解情况,获得了肇事嫌疑车为白色的面包车,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车道上,每到交叉路口多有事故发生;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民主德国在公路平面交叉的十字路口,常采用转盘式圆形环道,以达到疏散交通拥挤的目的。但是由于各种车辆在汇集转盘式路口前,并未充分减速,终究不能消除事故于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6.
一、早变晚不变,路口最关键 现在在城市大多数交叉路口前,都设有导向车道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首先确认各车道导向标志的指导方向,并在距交叉路口约30~50米处按照行驶方向驶入相应的导向车道.在通过交叉路口前要早打转向灯,早变道;经过交叉路口还要坚持"右转弯走小弯,左转弯走大弯"的原则,以确保安全通过交叉路口.  相似文献   

7.
交叉路口因其交通参与者类型复杂、交通行为随机性大等特点成为城市交通事故常发的典型场景。本文总结14种典型交叉路口冲突场景,通过事故案例及自然驾驶数据分析单车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感知技术在交叉路口下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交叉路口自动驾驶感知技术方案构想,为提升城市交叉路口交通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息     
《摩托车》2013,(7):18-23
三亚市禁限摩图总第47期制作杨帆从2013年3月中旬起开始,海南省三亚市中心城区及部分区域道路限制摩托车通行。摩托车限行范围拟定四个区域和二条路段。四个区域是:(一)凤凰路与河东路交叉路口(火车站路口),凤凰路与金鸡岭路交叉路口,河东路与金鸡岭路交叉路口,三亚湾路与金鸡岭路交叉路口(银海路口),凤凰路与迎宾路交叉路口(公安局路口),榆亚大道榆林基地三号门为分界点连线形成的闭合区域(含连线道路及交叉路口)内所有道路。(二)三亚湾路与新城路交叉路口,新城路与海虹路交叉路口,海虹路与三亚湾路交叉路口(海虹广场)为分界  相似文献   

9.
预约式方法是解决非信控交叉路口多车协同控制问题的经典方法。传统预约式方法通常假设路口中仅存在智能网联车辆(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ICV),缺少对人类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HDV)和ICV并存情况的讨论。本文基于预约式方法,针对ICV与HDV混行的非信控交叉路口协同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并探究ICV渗透率变化对非信控交叉路口通行效率的影响。首先,对混合交通流下非信控交叉路口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并提出混合预约多车协同控制架构;其次,基于预约式方法制定考虑HDV驾驶行为特性的混合预约多车协同控制策略,包括ICV单元格预约策略和ICV速度控制策略;最后,基于SUMO/Python搭建非信控交叉路口混合交通联合仿真平台,以路口通过率和路段平均速度为评价指标,在ICV渗透率分别为100%、90%、60%和30%的情况下进行不同交通流量下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保证所有车辆安全通过交叉路口,且非信控路口通行效率随ICV渗透率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在在城市大多数交叉路口前,都设有导向车道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首先确认各车道导向标志的指导方向,并在距交叉路口约30~50m处按照行驶方向驶入相应的导向车道。在通过交叉路口前要早打转向灯,早变道;经过交叉路口还要坚持“右转弯走小弯,左转弯走大弯”的原则,以确保安全通过交叉路口。  相似文献   

11.
苏迪 《汽车导购》2005,(6):96-97
交叉路口及其附近地区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地带,几股交通流统统在这一点上汇聚,不小心通过可真是不行。交叉路口的进入、在其内的行驶、左转弯以及对行人、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避让等等都是安全通过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路口之前,最重要的莫过于看清楚通行标志的提示了,在设有导向车遒线的交叉路口前,应该在距离交叉路口约30~50m处就按照行驶方向驶入相应的导向车遒内。在无导向车遒的交叉路口,则应该注意在道路中心线的右侧行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多,在城市中行车难已经成为通病,尤其是在一些城市交叉路口更是不断发生交通意外事故。该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流程与改进方法进行研究,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提供改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公路工程平面线形交叉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是开展设计实践的基础。分析了不同平面线形交叉型式及特点,包括环形交叉和叉形交叉,并对几种主要的交叉路口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平面交叉若干设计难点,如大交通流量、陡坡平面及小角度等交叉难题,提出了设计方法和要点,以提高公路平面线形交叉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前段时间,一辆左转轿车在交叉路口与直行摩托车碰撞的事故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对于事故原因持有不同意见。从交通工程角度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事故发生呢?通过这起案例,又有哪些交叉路口设计问题值得关注和讨论呢?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和我国节能减排战略背景下,照明节能是当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全天运行,是公路隧道最大的能耗系统之一,随着我国公路隧道数量不断增加、长大公路隧道及隧道群不断出现,公路隧道节能与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首先分析目前我国公路隧道运营照明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的15项重要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可实现公路隧道照明综合节能20%以上的总体目标,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对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6.
<正> 1 概述交叉路口是道路系统中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或道路与其它道路设施的交叉点。交叉口有利于道路,上的车行交通和人行交通的组织与转换。由于相交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均汇集于交叉口后,才能转向其它的道路,使得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和过街行人之间相互干扰。这样,平而交叉路口是道路系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交叉路口的交通规划状况,认为中小城市交叉路口的交通规划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在易堵路口增设左转车道专用信号灯,交通标志线要清晰可辩,易堵路口增派人力进行现场指挥,加长人流密集交叉路口的人行道标志线。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从道路断面型式、交通流量调查等方面,分析现状柳叶大道与紫缘路交叉路口交通混乱的原因。详细论述了对异形(圆盘)交叉路口进行整治的优化思路和具体方案,对类似项目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郑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机动车的保有量也不断攀升,由此引起的道路拥堵一直是让出行者和相关部门头疼的问题。因此,建立可行的智慧交通系统成为解决郑州市道路拥堵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在考察郑州市交叉路口拥堵原因的前提下,分析了现有智慧交通体系,设计出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适合郑州道路交通情况的智慧交通系统。该系统综合了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有效将人、车、路三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系统框架的研究,发现其对改善交叉路口拥堵情况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智能网联汽车可通过彼此交互协同安全地通过交叉路口,自动交叉路口控制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为解决现有基于预约的自动交叉路口控制模型未全局优化车辆通过顺序及模型非线性导致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车队的自动交叉路口车辆时序优化模型,实现车辆通过时序的高效全局优化。首先,为构建到达安全时间间隔约束,基于车辆冲突分析计算交叉口进口道停车线到各相互作用点的距离。其次,为便于建模和求解,基于时间维度构建虚拟车队并形成车辆索引序列。然后,以交叉口车辆总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车辆通过控制区段的最小行程时间和到达冲突区域边界的安全间隔为约束条件,构建自动交叉路口车辆通过时序非线性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0-1变量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基于开源求解器CBC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设计数值仿真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了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在不同交通需求下优化效果均优于基于"先到先服务"规则的模型,车均延误和最大单车延误能够减少61.50%和39.73%;当安全间距和优化周期较大时,构建模型的延误控制效果更为显著;模型和算法为未来智能网联环境下自动交叉路口控制提供了一种可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