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晖  曾清华  张明 《公路与汽运》2021,(3):132-134,139
为评估和预测预制节段砼梁界面损伤,提出基于压电陶瓷应力波的砼梁界面损伤检测方法.在3块砼板中埋入压电陶瓷智能骨料,用环氧树脂胶进行黏结,制备成节段砼梁试件,使用千斤顶对试件进行加载破坏试验.时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试件的加载破坏,信号的振幅和能量降低;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能准确识别试件界面损伤程度,相比于时域分析具有更好的...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在强动载冲击下、径向碳纤维布约束条件下的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采用SHPB(分离式霍普金森杆)技术对C40混凝土试件及碳纤维布包裹的C40混凝土试件进行累计冲击压缩试验,测试出试件在不同冲击加载条件下的平均应变率、破坏应力、破坏应变等。同时采用表面直透法对试件进行损伤检测,并用多次冲击有效试验来讨论累计损伤特性。通过对两者特性对比分析,得出混凝土在碳纤维包裹下延性和强度均得到提高,且延性增加的更为明显,同时得出D值与破坏形态的对应关系。对比素混凝土,证明碳纤维布能提高混凝土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入射波频率对锚固结构的影响,利用波势函数展开法,研究在平面P波作用下锚固结构的动态响应。将之视为平面应变问题,给出了爆炸作用下锚固体中动应力集中因子分布,并着重研究了入射波频率对动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峰值正应力在与入射波方向的夹角为0°和180°位置出现最大值,在90°和270°位置出现最小值。入射波频率较低时,3种正应力的集中因子大小不一,但分布相似;入射波频率较高时,应力波波长越接近锚固体几何尺寸,应力集中因子分布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试PZT波传播法对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板界面脱空识别的有效性,分别进行了数值分析和试验进行脱空识别。利用ANSYS对钢-UHPC薄板不同厚度脱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激励电压幅值和频率下信号波幅值衰减程度,结果表明激励电压与波传播幅值呈线性关系,激励频率对波的能量损耗有较大关系,得到试验测试敏感频段范围;浇筑了具有不同厚度脱空的钢-UHPC薄板,并在试件脱空处两侧对称粘贴PZT,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激励信号,由接收仪器测量压电信号,通过分析信号能量、幅值并引入损伤指数。分析表明损伤指数随着脱空厚度增大而增大,且可初步确定损伤大小。PZT波传播法为今后测试钢-UHPC界面粘结状况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冬季表层结冰的混凝土道面必须进行快速除冰才能及时恢复交通,高温快速除冰是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但是,高温冲击很容易导致对结冰混凝土的损伤。为掌握高温冲击对混凝土道面的损伤规律,基于弹性理论构建了混凝土热冲击弹簧损伤模型,利用Matlab计算了不同冲击次数的应力效应。在试验室条件下对饱水后冻结混凝土试件进行1min高温热冲击试验,不同试件分别进行了5、25、40和50次的反复饱水-热冲击试验,获取了不同热冲击次数下的试件表面状态、试件强度和质量损失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冲击5次后,混凝土试件的表面因严重灼烧而颜色变深,且质量损失显著;但经过25次以上热冲击后,其表面颜色具有变浅的趋势,且其质量损失区域稳定;混凝土试件在遭受热冲击25次之前,随着热冲击次数增加,其强度衰减显著;此后,再增加冲击次数,混凝土强度的衰减逐渐趋缓。  相似文献   

6.
采用GDS静三轴仪,进行了饱和重塑黄土的K0固结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的变形特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当轴向应力达到同一值时,加载速率大的试件,其轴向应变越大;不同加载速率下,土样侧压力系数K0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加载速率不同,试件侧压力系数K0的稳定值也不同,但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简单的模拟试件进行缸盖常用的铸铁材料在热冲击条件下的低周热疲劳试验,同时建立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并运用有限元法对试件进行了温度场和应力与应变场的模拟计算,预测了试件的疲劳寿命.预测的疲劳寿命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模拟计算方法和所建预测模型的正确性.缸盖受到的低周热疲劳损伤与试件所受的热疲劳损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文中采用的试验与模拟方法也适用于实际缸盖热疲劳寿命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载车辆传动系统摩擦副在接合/分离过程中,摩擦片内齿与内毂外齿为啮合状态,由于动力输出的非平稳性,使得啮合齿部处于非线性高频冲击振动,其振动及冲击损伤特性将影响着传动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能正确预估高频冲击损伤对传动系统使用寿命的影响,对摩擦片齿部冲击碰撞应力变化规律和疲劳损伤理论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冲击损伤计算的新算法。采用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和门槛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非线性冲击应力特性,引入了喷丸强化因子,并将代表当前损伤状态和应力状态对疲劳损伤发展影响的无量纲因子引进模型,得到了非线性冲击总损伤的数学模型。对摩擦副齿部进行了瞬态和稳态的应力试验测试,获得了1.5 mm齿侧间隙下10 s时间段的累积损伤值,利用新算法理论计算方法,推导了摩擦片全寿命周期总损伤值,获得了疲劳寿命预估值。经计算,其有效使用寿命周期为25.56 min。为对比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损伤影响状态,对常用的不同齿侧间隙(0.75,1.25 mm)摩擦片齿部疲劳寿命进行了试验测试和总损伤值计算,分别获得了不同间隙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预估,其有效使用寿命分别为100.78,25.96 min。该方法能够通过实测应力状态,获得有效时间段累积损伤值,并通过计算,获得总损伤值及全寿命疲劳失效损伤的定量预估。该算法对摩擦片齿部高频冲击疲劳失效损伤的定量评价研究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冲击碰撞损伤并准确量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然锈蚀钢筋的轴向拉伸疲劳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锈后钢筋疲劳性能退化规律,在考虑锈蚀率和应力范围影响的基础上,对28根混凝土中自然锈蚀钢筋试件进行轴向拉伸疲劳试验.经统计回归,建立了考虑锈蚀率影响的锈蚀钢筋疲劳曲线方程,给出了不同保证率、不同预期疲劳寿命下自然锈蚀钢筋容许应力范围的建议值.同时,通过锈蚀钢筋疲劳断口扫描电镜的对比分析,解释了锈蚀钢筋疲劳性能的退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锈后钢筋应力范围与疲劳寿命的对数关系仍呈线性,但疲劳寿命显著降低,且应力范围越大其降低幅度越大;断口瞬时断裂区面积比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锈蚀越严重,其增长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A7N01铝合金焊缝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量。探究抛丸时间和频率两参数对A7N01铝合金焊缝表面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抛丸时间相同时,强度越大,表面残余压应力值越大;抛丸强度相同时,时间越长,表面残余压应力值越大。采用较小的抛丸强度,板材表面残余压应力的值波动较小,分布更均匀。在本次试验中,15Hz-2min为抛丸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