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广泛应用,使港口工程大范围、高精度的水深测量成为可能,水位改正是港口工程水深测量中的必要工序,在处理实时水深测量数据时必须慎重选择合理的水位改正方法.根据多年港口工程水域测量的实践经验,提出3种实用性较强的水位改正方法,有利于提高感潮水域港口水深测量的精度和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PTK-GPS测定水位及模拟波浪改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探讨在水深测量中采用RTK-GPS测高代替水位观测,并简单介绍利用PTK-GPS测高模拟波浪改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惯性匹配的船体姿态基准传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3,(12):60-64
船体变形角的存在是造成船体局部姿态基准失准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惯性姿态匹配法,提出一种抑制船体变形影响、实现高精度姿态基准传递的方法。首先对光学设备测得的船体变形角数据进行频域分析,实现船体变形角高精度建模。然后利用中心主惯导和船体局部捷联惯导的姿态输出构建卡尔曼滤波方程,实现船体变形角的实时高精度估计。最后仿真验证了船体变形角建模方法和姿态匹配算法的可行性,为船体局部高精度姿态信息获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江  王胜平 《水道港口》2008,29(2):148-152
在分析传统潮位测量方法和潮位模型缺陷的基础上,给出了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基于GPSRTK动态定位技术,系统地研究了GPS RTK在航潮位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流程,并对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GPS RTK高程质量控制、姿态改正、动态吃水改正、潮位提取、垂直基准转换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测量船测量期间的在航潮位。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天津新港航道的在航潮位试验中,2 d的试验结果表明,GPS在航潮位测量方法相对传统的潮位测量方法在实施的简便性、精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鉴于该方法的特点以及航道的特点,建议该方法广泛推广应用于航道在航潮位测量中。  相似文献   

5.
随机波浪中船体变形转角的估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康  邱强 《船舶力学》2006,10(2):87-95
某些船舶,因作业需要,对其船体的姿态角(刚体的纵摇角 弹性体变形的转角)提出了预报的要求,本文以船体纵向角位移为例,采用二维船体梁模态叠加方法和最大熵原理估算船体在随机波激励下纵向变形转角的响应特征值,并以某快速船为例,估算该船的纵向变形转角,供设计使用者参考,其计算的思路也可应用于其它方向的变形转角估算。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运工程中高精度水深测量的要求,本文以单波束测深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水深测量的测深原理及主要误差影响因素。分别从定位误差、测深误差、水位误差、环境效应等角度对高精度水深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建议利用RTK三维水深测量技术消除水位误差的影响,进行导航延时的改正减少定位误差的影响,利用姿态传感器消除横摇、纵摇姿态角对水深测量误差的影响,最终降低水深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影响,提高水深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道水深检测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单波束声呐的实时在线航道水深测量无人船。采用差分GPS和姿态仪采集船舶位置与姿态,自主控制船舶抵达测量点。通过阈值法对单波束声呐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航道水深。本套测量系统具有误差小、效率高、测量实时性好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无人船水深测量系统运行稳定,方便安装,测量精度高,人机交互界面良好,能够准确地传送数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种计及姿态变化的船舶阻力预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航行于水面的舰船,船体姿态会随着航速的增加在航行中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姿态变化后的阻力较通常计算的以约束模型为基准的阻力预报是有明显差别的。采用CFD方法实现了以KCS船为模型进行模型自由状态下的阻力预报,并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由于船体运动造成流场网格扭曲与计算发散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另外,该方法充分考虑了船体姿态的影响,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国对信息化弹药的重视,地磁传感器测姿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国内的地磁测姿设备仅能测量弹体的滚转角及转速,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三轴矢量磁力计测量飞行弹体在弹体坐标系下的磁场强度及磁场强度变化率,然后通过测得的磁场强度及变化率求解弹体姿态(俯仰角、偏航角及滚转角)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测量方法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矢量磁力计的测量精度,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刘东全  董江 《水道港口》2009,30(3):217-221
在传统潮位测量方法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航潮位测量思想。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在航潮位测量成果,对利用GPS RTK/PPK技术进行潮位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些关键问题主要有姿态改正、GPS高程质量控制、垂直基准转换、基于信号的在航潮位提取。在姿态改正中,详细的给出了姿态改正的计算模型;对于GPS RTK/PPK高程数据存在的异常的问题,给出了Kalman滤波以及Heave修正的方法;为使GPS在航潮位研究实用化,对验潮中垂直基准的转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最后给出了无缝垂直基准的概念和转换思想;利用信号处理理论,基于Butterworth滤波器,提取出了潮位,并将GPS潮位与潮位站潮位进行了比较,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采用超前校正和负反馈校正提高电流放大器输出电流响应速度方法。分析了电流放大器结构和采用输出电流反馈的工作原理,指出感性负载的时间常数是影响电流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研究采用超前校正和负反馈校正减小负载等效时间常数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电流放大器的仿真模型,采用DSP和智能功率模块(IPM)搭建了H桥式电流放大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阶跃指令和复合指令的仿真和试验表明,两种方法均提高了输出电流的响应速度,满足快速跟随电流指令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不断扩大,而工程涉及到的岩土工程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对港口的地质勘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通过有效的工程勘察,能够全面了解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从而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所以,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港口地质工程勘察项目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珠江口伶仃洋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在伶仃洋开展大规模现场勘测工作,在室内进行了大量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和水槽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得出结论:伶仃洋西部的伶仃水道是广州港出海航道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前支点挂篮行走过程中,由于挂篮行走系统自身的原因,其上、下游两侧滑靴行走不对称或每次行走距离、行走速度不均等将导致行走偏位。文中就马岭河特大桥主梁挂篮施工中行走过程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纠偏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下连接器的对接作业是水下工程作业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依靠摄像机传回视频进行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难度大、依赖操作员经验的问题,设计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连接器位姿测量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水下连接器的颜色特征确定检测范围,之后在检测范围中以水下连接器为模板进行初步定位,然后根据水下连接器端面的成像特点检测椭圆特征,并进行双目匹配获得相关三维点坐标,最后计算得出水下连接器的位姿。实验表明,该方法位置测量平均误差1.3%,姿态测量平均误差3.5°,可以较好地为水下连接器对接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合理地界定合法货代与非法货代,明确非法货代的存在形式及其原因,清醒地认识非法货代的危害性,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清理整顿,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林德辉 《船舶》2014,(1):97-105
船舶及其产品的检验分为法定检验和入级检验。在法定检验规则中,重点介绍了IMO的公约、规则、决议和通函的性质和特点,将与船舶有关的ILO第92号、第133号公约与MLC2006进行了比较,列出了各国部分法定检验机构的缩写。在入级检验规范中,涉及IACS共同规范、HCSR、统一要求和统一解释,并简要阐明13个IACS会员船级社的中英文全称、缩写、网址和E-mail。值得注意的是,规则和规范均处于不断修正中,必须采用合同签字日已生效的现行有效文本。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机车辅助直流电机测试中电机运行工况的控制,本文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方式对电机进行调压调速。调速主电路由变压器隔离降压,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和平波电抗器滤波组成。控制电路由单片机产生数字脉冲串对晶闸管触发移相,通过改变控制角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采用锁相环技术使触发脉冲与电源电压之间保持频率和相位的协调关系;并且引入了电压负反馈,由单片机程序作PID运算来计算控制角,提高调速精度和机械特性。  相似文献   

19.
重点研究如何控制模块化大型钢结构焊接期间的变形.以Koniambo镍矿项目为例,详细分析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对出现的焊接变形的类型进行了归纳.提出在建造过程中为控制焊接变形须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卢芳  徐谞  程鹏 《船电技术》2011,31(10):14-18
本文提出在某型船舶大功率整流装置课题中应用多重化整流电路,即大功率串联12脉波整流电路,同时利用计算机电路仿真以尽可能降低硬件调试风险;并分析了开、闭环运行,一相电源频率及幅值扰动以及负载波动和触发脉冲异常等运行工况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PI闭环控制后的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完全满足用户电能质量指标,并为硬件实现及实际参数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