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9~1974年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第一次造船热。作为三大造船指数的新船订货量、手持订单量和造船产量均创历史最高记录。然而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新船需求不振,造船产量在1500万总吨上下徘徊。直至上世纪末,世界新船成变量开始上升,手持订单量不断增多,造船产量随之连年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世界新船订单量再次大幅增长,全年造船产量也有望突破历史最高记录。数据分析表明,当前世界造船业正处于罕见的兴旺时期,世界已经出现新的造船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弥漫全球的造船热引发了造’船业、航商、船东们的高度关注,于2007年11月27~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的第14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MARINTEC CHINA),无疑让这一已延续数年的造船热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造船界在LNG船领域竞争激烈,2010年底以来的LNG船订造热,累计向市场投放了50余艘订单,其中的大部分订单被韩国船厂所包揽,日本船厂受日元超常升值影响,在本轮订造热中,几乎没有接到订单。于是,日本造船界有人疾呼:在LNG船方面,韩国已经超越日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造船界在LNG船领域竞争激烈,2010年底以来的LNG船订造热,累计向市场投放了50余艘订单,其中的大部分订单被韩国船厂所包揽,日本船厂受日元超常升值影响,在本轮订造热中,几乎没有接到订单。于是,日本造船界有人疾呼:在LNG船方面,韩国已经超越日本。  相似文献   

5.
寒石 《中国船检》1999,(1):32-33
90年代初期,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沿海或水网地带曾形成一股滩涂造船热潮.其后,随着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沿海和内河的水运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滑坡,滩涂造船市场逐渐降温.1995年1996年,滩涂造船几尽匿迹.1998年下半年,为扩大内需,搞活市场,中央加大了对基本建设的投资.沉浮了两年多的滩涂造船伴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强,乘势而发,再度趋热.  相似文献   

6.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7.
秦萍 《中国船检》2008,(9):50-51
●我国的年造船能力、年产量、手持订单均居于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已经跨入了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 ●2007年.中国船舶工业创下了造船完工量世界第三,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二.新接订单量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 ●2007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首次突破全球造船量的1/5。2008年1~6.PJ份.中国造船完工量1024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26%。  相似文献   

8.
3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30万吨级VLCC在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开工建造。同日,中船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正式签订龙穴基地造船项目合作意向书。它标志着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珠江口造船基地己初具规模。随着龙穴基地生产能力的基本形成,广州地区年造船量有望从现在的不足100万载重t提升至年造船量300万DWT以上。  相似文献   

9.
安飞 《中国船检》2004,(6):40-43
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约为600万吨.这是自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8年以来.首次突破全球造船总量的10%。伴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不断攀升.有业内人士预言,在2020年中国造船产量将有望超越日、韩.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船坞”。而就在中国船舶工业谋求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同时.日、韩、欧、美等造船强国却在近期开始控制本国造船业的发展规模。日本甚至认为中国增强造船能  相似文献   

10.
刘潇 《中国船检》2012,(3):104-106,128
2005年前,中国船舶沿海运输事故主要存在于不适应海上运输快速发展所致的船舶通航密度不断增加,以及航运公司疏于管理。但2005年后,中国船舶沿海运输事故又增添了“造船热”阶段出现船舶质量参差不齐、船员扩张后素质不均这些“暗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