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船艇》1986,(4)
中船总公司七二五所从事爆炸焊接技术研究近二十年,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丰富的生产经验。用爆炸焊接和爆炸-轧制工艺生产的多种金属复合材料,如B30/922铜钢爆炸复合板,双金属复合管、铝/钢复合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钛钢复合板的主要加工技术,包括爆炸复合法、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复合法和扩散复合法,总结了各种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讨论了采用轧制复合法生产钛钢复合板的关键工艺,认为由于节约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轧制复合法将成为主流的钛钢复合板加工方式,并阐明了钛钢复合板在船舶及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2205-Q345R爆炸复合板因结合了基复层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爆炸复合后的去应力退火温度对复层2205的性能影响很大。通过对2205-Q345R爆炸复合板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进行退火处理,结合晶间腐蚀、金相、拉伸、弯曲等检测方法,对其耐蚀性、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480~600℃之间对2205-Q345R爆炸复合板进行去应力退火,复合板的耐蚀性、强度及弯曲性能均满足标准及用户后续的使用要求。综合考虑热处理制度对复层2205析出相的影响及复合板残余应力的消除情况,建议最佳的热处理工艺选择540~560℃,1~4 h炉冷,300℃以下出炉空冷。  相似文献   

4.
在换热器的生产中。爆炸胀管工艺极有推广价值,特别对于厚管板t=80—40mm与厚壁无缝管t=2.5-4.5mm之间的胀接。选用爆炸胀接工艺最为适宜。文中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首次提出了:①爆炸胀管的机理。②计算单管胀接用炸药量等诸参数的经验公式。③管孔与管子外径间隙的最佳选择曲线图。④衬管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敬勇  赵路遇 《船舶工程》1997,(6):35-37,49
铝-钛-钢爆炸复合板作为新型舰船结构铝合金,钢之间连接过渡接头取代传统的铆接连接具有优越的连接性能和施工工艺。本研究模拟实际应用条件,测定了其焊接前后在固定应力水平下的弯曲疲劳寿命和弯曲疲劳S-N曲线,并运用计算机得到S-N曲线的回归方程,为复合过渡接头疲劳寿命的预测和最大应力的控制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伟锋  苏士斌  廖伟东  刘桑  周港  李法铭 《船舶工程》2021,43(8):126-130,183
挖泥船疏浚管道的碳化铬耐磨复合板在焊接作业过程中经常出现焊接接头过渡层开裂、耐磨层脱落等现象,造成建造质量隐患.结合碳化铬耐磨复合板各层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焊接特性,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和方法进行焊接试验,并以挖泥船建造质量要求为标准对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焊接工艺进行了试验及评定,形成了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的焊接工艺标准.将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焊接工艺应用于大型挖泥船疏浚系统的相关焊接作业中,解决了碳化铬耐磨复合板焊接接头的过渡层开裂、耐磨层脱落等技术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焊接效果,获得了船东认可.  相似文献   

7.
铝空电池空气电极通常由催化层、气体扩散层和空气电极三部分组成。当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制备工艺确定的条件下,空气电极复合工艺对电极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复合压强、复合方式和集流体三个方面,对空气电池复合工艺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压强数值为200 kg N/cm2,复合方式为室温下冷压,集流体为镍网时,空气电极电催化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8.
焊接热循环对铝-铝-钢复合过渡接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焊接热循环对应用于船舶铝质上层建筑与钢质船体连接的铝合金-铝-钢复合过渡接头性能的影响.试样依次采用铝合金TIG焊、MIG焊、钢MAG焊分别实现过渡接头与铝合金板材和钢板之间的焊接.复合界面剪切强度及厚度方向的抗拉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过渡接头的性能明显下降,三种工艺方法对复合板性能由主到次的影响顺序为:铝合金TIG焊>钢MAG焊>铝合金MIG焊.通过复合界面焊接温度场的测定,分析了复合界面峰值温度与复合板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为满足船舶结构设计的要求,焊接热循环在铝-铝-钢过渡接头复合界面上产生的峰值温度不宜超过300℃.  相似文献   

9.
余玮 《船舶工程》2019,41(6):96-100
激光电弧复合焊克服了传统电弧焊和激光焊的缺点,其良好的焊接特性及可控的焊接成本,使其完全满足邮轮上层建筑建造的技术要求,即:焊后上层建筑外板平整、线型流畅和焊缝成形美观等,且焊接成本应在可控范围。由于目前船级社规范以及国内相关标准尚未制定出可执行的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工艺认可的技术要求,制约了激光电弧复合焊在我国邮轮建造领域的应用。为了获得科学合理的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工艺认可的工艺技术参数,通过焊接工艺试验,就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特性、焊接设备的选配、试验所用的钢板和焊接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经对焊接工艺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获得并建立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工艺认可所需的最佳可控的焊接工艺技术参数。这些工艺技术参数不仅能帮助船厂顺利完成激光电弧复合焊焊接工艺计划书等焊接工艺文件的编制、焊接工艺试验的实施及其认可,也能为完善规范提供参考,同时还为激光电弧复合焊在我国建造的邮轮上得以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以结构过渡接头界面温度低于临界温度为准则,用焊接热过程理论确定临界焊接热输入,为结构过渡接头与上层建筑及主船体焊接工艺参数的计算确定提供依据;计算确定的焊接工艺参数,保证结构过渡接头焊后具有爆炸复合的原有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焊接工艺数据的高效管理与应用需求,设计船用薄板机器人激光复合焊接工艺数据库。基于焊接工艺设计、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生产加工等3个场景,该系统由数据信息管理、焊接工艺定义、标准系统查询、实例检索推理、数值模拟验证、焊接工艺规程(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WPS)制定和焊接工艺反馈等7个功能模块组成,对于解决激光复合焊接的数据管理问题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丝-粉电弧喷涂Cu-Sn复合涂层孔隙率的测试方法,分析了丝-粉电弧喷涂工艺规范对Cu-Sn复合涂层孔隙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爆炸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海量  朱锡 《船海工程》2002,159(5):8-14
介绍目前爆炸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主要包括爆炸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机理的研究,爆炸冲击波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爆炸处理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工艺的研究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其相对于传统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某海工领域双金属复合海管制造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复合海管的技术现状及成型原理进行介绍;从实际案例的角度,将风险评估技术在双金属复合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原船舶工业总公司系统船厂焊接高效化率已达73.35%,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率达到50.52%,每名焊工每天人均消耗焊接材料10kg,单面焊工艺应用的衬垫达63万米。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要求两大集团系统的船厂今年平均高效化率达75%,重点船厂要达到85%,在焊接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率方面,重点船厂要达48%,一般船厂也要达到33%,  相似文献   

16.
程虹  方志刚  杨屹 《舰船科学技术》2004,26(6):67-69,76
主要介绍了复合纤维增强塑料/聚氯乙烯泡沫复合板(FRP/PVC)材料和铝质材料的特性,并将它们的特性作了相应的比较,阐述了复合FRP/PVC材料用于气垫船上的优势,分析了目前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纤维复合壳板与金属构件连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纤维复合壳板与金属构件的连接强度,拓展材料应用范围,优化材料组合结构,提出了一种采用纤维复合榫头与金属构件凹槽连接的新型连接技术,这种新型连接技术工艺简单,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在糊制纤维复合壳板时,同步成型,同步固化,连接牢固,质量可靠,使连接处的强度等同母材,组成的结构受力均匀,承载能力大大提高,综合技术性能更加优越,可作为承载主结构。  相似文献   

18.
聚能装药水下爆炸对含水复合结构的毁伤主要为聚能侵彻体对钢+水+钢多层结构的侵彻贯穿以及水下爆炸冲击波的联合作用。文章通过水下爆炸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典型含水复合结构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的毁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能装药水下爆炸作用下,复合结构水舱前板发生较大孔洞的严重撕裂,水舱后板产生穿孔,孔径约为聚能装药直径的1/3;相同爆心距离,装药侧向的冲击波压力受装药形式影响不明显;随着水层厚度的增加,侵彻体对后效靶的侵彻深度降低,后板的中心永久位移逐渐减少;侵彻路径上的弹前激波先于侵彻体作用于结构表面,结构穿孔破坏是冲击波与侵彻体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爆炸挤淤筑堤的填料问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常设计堤心石要求重量为10 ̄100kg,当抛填石料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爆炸处理进行施工。本文从爆炸作用机理分析入手,介绍一个抛填料最大含泥砂量达60%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一种Ni-PTFE的化学复合镀工艺,着重讨论了各种工艺条件和后期处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得镀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后期处理对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较大影响,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对镀层的组成,性能和表面形貌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