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黄雨促 《船舶工程》2020,42(3):123-127
为解决海运时海工重大件货物在船上的系固问题,分别介绍了柔性系固、刚性系固和刚柔混合系固3种常见的系固方式,其中刚性系固方式适用于大型海工重大件的系固。基于IMO《货物积载与系固安全操作规则》的系固算法和校核方法进行刚性系固,在系固方案初步可行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刚性系固系统中系固索具和焊缝的应力和变形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校核系固索具和焊缝的强度,以判定重大件货物运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类似重大件货物的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因码头条件限制,无法靠泊重吊船吊卸重大件的问题,采用驳船短距离港内拖航倒运的方法,将驳船顶靠码头后对重大件进行滚卸,利用柔性和刚性联合系固的方法系固重大件货物,防止支墩移动,达到安全运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对中小型货船载运重大件货物的安全监管,对上海临港新片区岸线码头重大件货物载运情况进行调研,归纳出中小型船舶载运重大件货物安全及海事监管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从而提出海事监督管理建议:强化对航运公司、船舶的安全监管,及时实施重大件运输船舶配备《国内航行船舶货物系固手册》的规定,加强船检部门对中小型船舶营运中的检验,加强对重大件载运船舶货物系固检查。  相似文献   

4.
在装载重大件货物时,要校核船体结构的局部强度。实际航运中,为了防止重大件货物的移动和倾倒,要对重大件货物进行系固。这就使船体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大于重大件货物本身的自重。从超出的数量上来讲,给船体结构局部强度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此文对此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绑扎是保证重大件货物海上运输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而计算货物运动惯性力是绑扎设计的前提.通过介绍基于船级社协会统计数学模型得出的经验公式和基于船舶谐摇运动方程的理论公式两种海上货物运动惯性力计算方法,简要分析了其不同的思路和特点,指出现行的国际海事组织<货物积载与系固安全实用规则(CSS规则)>是经验公式中货物重心距船舶水线-2.4~11.5 m范围内的惯性力计算规范.并通过三个不同的典型大件货物运输实例,指出经验方法在理论公式中所对应的最大横摇角和最大纵摇角范围分别为15.~25.和5.~7.5°,结论可用于指导重大货物海上运输的系固绑扎设计,并为运输重大件货物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规则重大件海上运输频繁,为防止货物发生滑移、倾倒,需要可靠的系固方法。船舶受波浪运动影响而产生垂荡、横摇和纵摇,船上重大件的系固装置相应承受持续的循环动载荷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系固结构件焊缝进行疲劳校核。本文以规则船舶分段为系固对象,对规则分段的外力、系固件焊缝强度及系固件数量进行计算,采用容许应力幅法对焊缝疲劳强度进行校核。本文提出的规则重大件的系固方式和系固件焊缝疲劳强度校核方法适用性广泛,可为规则的重大件系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货物呈现出大型化和重型化的发展趋势,海上大型设备装置的运输变得愈加频繁。对货物进行有效的绑扎和系固,是保障重大件货物海上运输安全的首要前提。为确保海上货物绑扎系固方案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必须对货物的可能受风力进行科学的计算,特别是绑扎系固在甲板表面的重大件货物。风洞试验可为重大件货物提供可靠的风力数据,但是风洞试验周期长、成本高,不适用于海上重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约对大重件货物绑扎的最新要求,通过受力分析的方法比较了在引入水平系固角β前、后每根系索所产生的系固效果的变化,阐述了在引入水平系固角β后系索所产生的系固力、系固力矩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说明应如何计算货物所受到的移动力、移动力矩,如何校核大重件货物系固效果,为船舶载运大重件货物时提供了一种系统、有效地校验系固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重工业的发展,重大件货物运输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海上安全监管部门,我们如何确保重大件货物运输船舶的安全就成了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重大件货物船舶浮态和稳性中各项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使我们更有效地监管和服务载运重大件货物的船舶。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19,(11):1-4
重大件货物海运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市场需求有限,以重吊船、甲板船和半潜船运输为主。针对重大件货物海运面临的运力过剩和价格战等市场竞争格局,通过分析和比较现有的海运管理模式,对未来重大件货物海运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提出数字化、技术化、资本化和轻资产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谢伟基 《中国海事》2012,(12):48-50
随着越来越多的集装箱班轮载运重大件货物,集装箱班轮海上运输和港口码头作业大件的风险都在不断加大,对海事部门提出了新的监管要求。文中通过对重大件作业的行政审批许可、通航安全管理、重大件配载和绑扎管理、应急管理进行梳理,总结出基本的重大件货物装卸作业监管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海事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敞口多用途规范,研究总体布置、敞口状态的稳性和强度、破损稳性、敞口耐波性模型试验、舱底水系统和节能环保措施等方面问题,设计12 500 t重型起重机敞口多用途船,符合规范和环保要求。该型船设置重型起重机,具有长货舱、大甲板面积、两层二甲板等特点,适合长大件及超高件等货物运输,并可运输常规货物。该型船对大开口、设置重型起重机和敞口航行的多用途船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德安  杨博  蒋曙晖 《船舶工程》2020,42(S1):142-146
8 400 DWT多用途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美国船东INTERMARINE设计的一款单货舱多用途重吊船。该船采用两冲程低速柴油机驱动,适合全球航行运载集装箱、干散货、木材制品、钢卷、重大件以及危险品等。该船设有长度为60.9米的超长箱形单独货舱。货舱内设置1层二甲板,该二甲板可以放置在高度不同的两个位置并且可以作为谷物舱壁放置在船长方向上不同的三个位置。甲板左舷设有2台最大工作载荷为150吨的克令吊。联吊能力为300吨,不需要使用浮箱和固定压载。为了提高该船的操纵性,在螺旋桨前方设置了平板呆木。船体结构满足船东安全坐底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非标准货物的运输安全,根据船舶耐波性理论,分析航运过程中作用在货件上的惯性力,推导出惯性力及综合外力的计算公式,结合SOLAS公约中非标准货物系固方案的校核要求,为船舶载运非标准货物时柔性系固方案的校核提供一种系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黎峰  周亮 《上海造船》2014,(4):20-23
国内航行的多用途船的船舱内载运集装箱时,因船舱空间尺度、装载集装箱的尺度及箱内货种的特征,选用可靠的系固方式是保障船舶和货物安全的前提。尽管横向拉压支撑的系固方式应用广泛,但由于系固活动件数量多、质量大且系固过程费工费时,不适应国内多用途船装运的集装箱运程短,且又要保证装卸效率。经过多种集装箱系固方式的适用性及相应的技术指标深入对比分析,结合各种运输工况,提出了5种系固方案选型并结合实例分析。系固方式的选型过程可供相关船舶运输及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樊红元  杨博  向淼 《船舶工程》2016,38(9):30-33
12 500 DWT多用途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德国船东开发设计的重吊多用途船。满足EEDI、压载水处理、拆船公约等最新的国际规范和环保要求,配备重型起货设备,拥有超长货舱、超大甲板面积,主要用于装运大型工程设备、重货、集装箱、干散货、谷物及危险品等。在总体布置、破舱稳性、主推进装置和节能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该船采用先进的主推进装置,选用超长两冲程G型电喷主机,配隧道式齿轮箱和轴带发电机,定距螺旋桨推进,燃油经济性优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稳性不足与倾覆沉船事故、大型散货船强度不足与船体毁损事故、货堆倒塌移动与倾斜倾覆事故、湿货渗水流动与倾斜倾覆事故、甲板货装载不当与船体损伤及倾覆沉船事故、“危险货物”装运不当与船毁人伤及水域污染事故等六个突出问题,系统地阐明了货运技术与海损事故的因果关系,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供广大航运工作者借鉴,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海上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A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design of flexible cargo holds in small-sized bulk ships is presented. The ships considered are equipped with moveable bulkheads which can be placed in a given number of positions in the cargo hold. In this way the ships' cargo holds can be partitioned into several smaller holds with flexible sizes, and several cargoes can be lifted simultaneously by the same ship. The simulation study deals with designing an optimal cargo hold 'configuration' which gives the best flexibility when cargo quantities v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tential savings by finding an optimal cargo hold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considers a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problem, which is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transportation flow, i.e. volume of container cargo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mode in each trade route, for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sum of shipping and inland transportation costs. The problem takes account of two restrictions: maximum cargo volumes capacitated at each seaport and maximum number of vehicles available at each transportation mode. To solve optimally the problem, this paper employs a 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 which is an operations research technique. A case study is performed on the container cargo data in Korea and we draw several implications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rgoes in Ko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