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区域划分是实现区域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交通区域划分能显著提高城市区域交通控制与诱导效率。将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抽象为以路段行程时间为权值的复杂网络结构,采用分裂算法中的GN算法,提出道路交通网络模块度函数实现路网区域划分;并根据复杂网络中强社团与弱社区的概念提出道路交通网络中强连接区域与弱连接区域定义对划分结果进行评价;同时与无权道路交通网络区域划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路网区域划分方法划分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2.
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城市新区因缺乏现状交通调查资料、开发建设速度较快及其交通出行特征,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已不再适用。在吸取国内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新区背景下道路交通规划的特点及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以城市新区人口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提出一种面向城市新区的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可为我国城市新区交通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外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现状,为了更好地评价不同地区的交通安全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并以山东省的17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实际交通安全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各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交网络日趋庞大和复杂,其服务可靠性容易受到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本文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基于公交车载数据,对公交服务可靠性进行研究,提出公交服务可靠性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分析公交服务可靠性的特征与优化方法。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公交服务的实际情况,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夏飞  钟平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56-60
城市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城市新区因缺乏现状交通调查资料、开发建设速度较快及其交通出行特征,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已不再适用。在吸取国内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新区背景下道路交通规划的特点及传统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不足,以城市新区人口和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提出一种面向城市新区的客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可为我国城市新区交通预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我国特色现象的城中村,其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且体现出有别于城市中心区但共性的交通特征与问题。以广州市越秀区建设新村为例,探讨城中村道路交通改善方法,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最后通过VISSIM仿真进行效果评价。提出的改善方法和措施能够为建设新村道路交通系统的实际改造提供有效理论支持,同时,对我国城中村道路交通系统的优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设置公交优先道是缓解山地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构建体现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有助于掌握并提升公交优先道的通行效率。 分析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路段特征,从而根据通行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山地城市特征,提出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思路并基于已有模型进行优化,构建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通行能力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该优化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实际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道路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我国基本规范中的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为基础,分析城市道路出行过程,提出不同等级道路交通容量均衡的基本模型,通过参数标定,分析计算出各等级城市道路里程级配,并对上海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容量均衡的城市道路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212-214
从连通不可靠度、路段运行状态、损害恢复能力三方面,结合应急时间与及震害原因等因素系统分析了单元的抗震脆弱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对单元脆弱性进行了标定,进而为区域道路交通网络抗震脆弱性评价奠定了基础。最后以河南省开封市特定区域为模型,评估其抗震脆弱性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影响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影响的评价模型,从道路交通噪声的客观实测量和噪声引起的居民主观反应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将道路交通噪声级、主观烦恼度和噪声对居民睡眠、思考、语言的干扰程度作为评价因素,从而全面反映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影响程度,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设过程中,随着新城地块功能的逐步完善以及人口的不断导入,新老城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频繁。在此情况下,老城道路交通面临着内部交通、新老城联系以及对外交通的重重压力,迫使不同交通系统在老城道路网络上进行叠加,使得老城道路不堪重负。然而老城道路空间资源有限,常规大尺度的改造有悖于城市历史、文化以及绿化保护的理念。对老城道路交通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由"面-线-点"的优化改善思路,期望能对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的道路交通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并实时监控、预测,可以有效地消除交通隐患,增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的管控能力.本文基于北京市典型道路交通流特性分析及已有的道路交通流预测模型,提出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组合预测模型,确定了非参数回归模型作为预测模型的核心,组合使用傅立叶历史估算模型、非参数自回归模型和非参数邻域回归模型对北京市典型道路的交通运行状态进行预测.针对北京市道路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实际情况及未来预测信息图形化发布的需要,提出了道路交通流预测系统的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及道路编码模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影响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道路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影响的评价模型,从道路交通噪声的客观实测量和噪声引起的居民主观反应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将道路交通噪声级、主观烦恼度和噪声对居民睡眠、思考、语言的干扰程度作为评价因素,从而全面反映道路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实际影响程度,并通过实例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苏州、湖州等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和居民对公交服务的要求,得到我国众多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为:现状公交线网规划是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被动适应性规划,导致了城市公交线网对居民出行起迄点的覆盖率的降低和居民公交出行的不便性.提出的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模式要求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应以满足居民公交出行的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布设城市的公交线网场站、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络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应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从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的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科学评价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为制定更符合实际的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利用复相关分析建立了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原理,在BC2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偏好信息,建立了面向面板数据、只有非期望输出、权重受限的道路交通安全广义DEA评价模型,并对中国等9个国家2000—2012年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逐渐转好,但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且改善幅度逐渐放缓,应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通过与不同方法的对比,本文所建立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符合性更好.  相似文献   

16.
经过长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动化发展,北京市道路网络已经形成并且道路网络系统的供给能力和服务需求日渐趋近,路网供需之间的平衡变得脆弱,路网的交通拥堵更加容易发生,偶然事件对整体网络的破坏性影响越来越大。路网可靠性评相对传统评价指标,它能够另一个侧面反映路网运行的波动性,评估路网承受扰动的能力。出租车是北京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北京市道路网络整体的状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以出租车车载智能卡采集的载客行程时间数据为基础,研究提出新的单位距离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使用该指标和方法对北京市路网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实例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新区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系统的建设是引导城市新区开发、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措施。城市道路横断面作为道路交通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其合理规划设计有利于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道路的规划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地下道路出入口作为地下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衔接问题是整个地下道路交通系统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关键。鉴于此,探讨地下道路出入口合理衔接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地下道路出入口衔接模式合理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对分离式衔接城市主干道模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证明了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可行性。在城市地下道路大规模建设之前,对地下道路出入口衔接模式的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前瞻性,研究成果将为城市地下道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研究方法,提出综合考虑网络拥挤、服务水平、择路行为和能力约束等因素的客运专线路网承载能力的研究方法.在假设条件下使旅客可以直接分配到没有旅客列车的物理网上.将旅客的出行阻抗定义为包括出行票价、时间价值和拥挤价值的广义费用,服务水平定义为旅客的实际出行阻抗与最小阻抗之间的比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物理网络的客运专线承载能力模型,并设计了包含两阶段算法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给定的客运专线网络进行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主要城市通过道路交通运行指数及时评价当前道路运行情况,并在交通管理、公众出行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总结交通拥堵和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内涵,梳理主要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指数的差异。其次,从基础数据采集不全面、指标评价分析不系统等方面分析交通运行指数评估的不足。最后,从完善交通评估模型、建立交通运行指数预测模型和发布机制、新技术应用促进数据采集更全面和指数评估更科学、系统构建交通运行综合指数等方面提出对策,为今后道路交通运行评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