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工程实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单桩承载力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桩基承载特性,并与桩基静载试验所得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基本吻合,说明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同时研究了在不同桩土界面摩擦系数条件下桩的沉降和轴向力变化情况,为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的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水平荷载作用下桥梁基桩的破坏模式入手,着重分析不同类型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及变形破坏机理.根据水平荷载作用下桥梁基桩的受力特性,建立了双层地基中基桩内力与位移分析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幂级数法对其进行求解.通过某工程实例对其中的桥梁基桩进行计算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CFG桩沉降变形测试,可为研究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加固机理和沉降特性提供试验支持。检验目前CFG桩设计采用的参数及方案,可为确定CFG桩的设计方法和沉降变形计算理论提供实测依据,并为工程方案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现场CFG桩沉降变形测试,可为研究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加固机理和沉降特性提供试验支持。检验目前CFG桩设计采用的参数及方案,可为确定CFG桩的设计方法和沉降变形计算理论提供实测依据,并为工程方案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速铁路桩—网结构路基试验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在填筑阶段桩—网结构的沉降特性及桩、网、土共同作用的承载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桩间距对加筋垫层的相对变形影响显著;桩身应力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且应力分布逐步向线路中心桩靠拢,桩身应力沿深度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桩间距不同,土工格栅的拉应力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变化不同;在填筑初始阶段,桩土应力比较大,随着路堤填高的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以上结论可为桩—网结构路基设计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桩冲击特性研究是基桩高应变检测技术和打桩工程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通过基桩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荷重和落距的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单桩贯入度、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特性,然后采用弹性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桩土滑移条件下单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模型,获得了桩身轴力的解析解,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解与模型试验结果能较好的吻合,说明不考虑滑...  相似文献   

7.
桩承土工格网垫层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桩承土工格网垫层处理基底有不均匀软基分布的工程实例,并采用太沙基拱膜理论对该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卫强  张浩 《北方交通》2023,(11):31-36
结合南京某新通道穿湖段桥台偏移事故工程,对软土区桥台排桩的被动受荷效应进行了分析。基于塑性变形理论,综合考虑填土堆载影响和桥台双排桩受荷特点,构建了侧移软土与桥台双排桩相互作用的动态开展模型,给出了侧移土对桩身推挤作用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桩身离散和矩阵传递法给出了桥台双排桩受力响应的计算方法。工程实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可为软土区桥台排桩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桩承式加筋路堤的设计计算中,荷载分担比和应力折减系数是比较分析土拱效应发挥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随着桩承式加筋路堤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其相关的土拱效应计算方法也不断增多,但是目前尚未有一种适应性较好的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方法。介绍了现有的Terzaghi、Hewlett、Randolph、Low和Van Eekelen土拱理论及英国、德国、日本以及北欧规范中的设计方法,通过3个工程案例,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荷载分担比和应力折减系数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评价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由于不同方法的土拱模型假设不同,且与是否考虑加筋体作用及桩基布设形式有关,各种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单桩极限承载力是桩基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参数。由于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发展趋势时所需的已知信息较少,而且结果准确,因此可利用其优点,并根据已有的残缺不全的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来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预测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灰色预测理论的预测结果和设计计算结果相符合,且误差值很小。  相似文献   

11.
以某工程大直径桩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桩、理论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发挥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进行了4根大直径桩静载荷试验,获得了各试桩的极限承载力;(2)通过在桩身埋设钢弦式钢筋计,量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的内力变化情况;(3)通过计算得出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桩身的分布规律以及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桩基荷载传递特性及侧摩阻力发挥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某高速公路K102+100—K102+128段高陡斜坡路基边坡加固处治为依托,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圆形路肩桩板墙方案,同时对圆形路肩桩板墙开展了深入的设计、计算分析,提出桩板墙设计流程,并对施工后的圆形路肩桩板墙进行检测与监测,核实桩板墙理论计算桩顶水平位移与实际桩顶水平大小关系和原因,验证圆形路肩桩板墙加固处治效果及其使用范围,为类似工程的圆形桩板墙加固处治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唐山沿海高速公路深层搅拌桩工程实践,从理论计算、室内试验、施工工艺等方面论述了软土地基深层搅拌桩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单桩极限承载力是桩基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参数.由于灰色系统理论在预测发展趋势时所需的已知信息较少,而且结果准确,因此可利用其优点,并根据已有的残缺不全的单桩静载荷试验资料来预测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预测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灰色预测理论的预测结果和设计计算结果相符合,且误差值很小.  相似文献   

15.
桩基侧摩阻力对桩基加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影响因素较多,难以精确计算。依托雅泸高速石龙沟桥,开展有限元计算,计算获取桥台桩基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以及中性点变化规律,结果可为设计提供参考。此外,进行桩侧摩阻力消减措施的初步探讨,工程现场采用堆载预压、预制桩等施工措施以达到消减桩侧摩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特性,基于桩土分离的建模原则,采用Mindlin和Boussinesq联合求解法,对路堤作用下地基土中的应力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工程实例重点讨论了路堤中心附近地基中桩土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基加固范围内,桩间土应力沿深度呈"蜂腰"形分布,与实测曲线一致;桩体应力明显大于桩间土应力,表明地基加固区的桩土荷载分担效应显著;下卧层中应力分布与Boussinesq解差别不大,表明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摩擦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高应力区下移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梁雨 《北方交通》2022,(3):65-67,71
为研究振冲碎石桩在水工工程中的应用,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实际水工工程对振冲碎石桩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及承载力实测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振冲碎石桩在水工工程中的应用及计算与工民建工程中振冲碎石桩的应用及计算公式相似,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实际工程中桩筏基础沉降处于线弹性阶段的特点,从试桩曲线得到的单桩竖向刚度入手,基于相关理论和经验公式建立了桩筏基础整体竖向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平均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通过对软土地区及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基础、嵌岩桩基础及大型交通工程4大类8个工程实例的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计算沉降值基本为实测沉降的0.8~1.5倍,验证了所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可为实际桩筏基础初步设计中的沉降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排抗滑桩承载机理及土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完成小比例边坡双排抗滑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在模型桩桩身粘贴应变片及在部分桩周土体内埋置土压力盒,量测加载过程中桩身的内力与桩周土体抗力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探讨不同推力荷载条件下双排抗滑桩结构的承载机理和内力位移特性。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与推力的变化曲线呈凹曲线状,随着推力的增加,水平位移加速增大;前后排桩的弯矩分布曲线呈S交变性,且桩顶弯矩值不再为零,随着水平推力荷载的增加,桩顶弯矩越来越大,桩身的正负弯矩绝对值也越来越大;双排抗滑桩在抵抗水平推力荷载时,桩间会产生明显土拱效应,出现弧形的裂缝。这些结论可为双排抗滑桩的理论研究与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钻孔桩压力注浆法处理后的桩底地基强度与变形,依然遵循库伦方程与莫尔强度理论,但注浆时设计压力没有必要控制在桩底地基土的临塑荷重及极限荷重之间。桩底地基的沉降变形可按H&;#183;A&;#183;崔托维奇的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等值层法进行计算,应力分布采用上大下小的梯形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