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题词,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元年伊始。从1953年~1979年称之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1980年~2001年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轿车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2.
国家汽车创新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以越来越大的压力,汽车产品落后发达国家10年,技术落后20年,设计落后30年,中国汽车工业如何生存?面临汽车新技术革命,如果能掌握契机实施国家汽车创新工程,就有可能把握住汽车工业的未来。本文首先阐述在汽车行业可能使用到的高技术及新技术轨道,明确指出新技术不可能依赖技术引进,最后讲述国家汽车创新工程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微型汽车为例,论述了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和可行性分析的具体事例,本文对技术引进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现状的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据在于加快引进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同时,具体探讨了影响我国汽车国产化的制约因素,并为加速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产化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亦即是技术引进的历史。五十年代初,全面引进了苏联中型载货汽车技术,形成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六十年代中期,引进法国贝利埃公司重型越野汽车技术,建立了重型汽车基地。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汽车行业又开始了引进国外技术的第三次高潮。毫无疑问,技术引进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60年代初,在50年代只有一些维修厂,当时的工业基础尚落后于我国。到1990年以年产132万辆而进入汽车生产国前10名。现就我国汽车工业与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引进过程上作一对比,以期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工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了需求平稳增长、激烈竞争的阶段。繁荣的局面和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水平预示着我国汽车工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人们对我国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期许与疑惑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本文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来探讨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58年3月,南汽生产了第一辆国产轻型卡车,党和国家领导人核准命名为“跃进牌”。50年,中国轻卡企业共同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汽车工业“缺轻”的生产格局;50年,中国轻卡企业共同经历了从仿制、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变革,开启了中国轻卡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9.
张雪 《商用汽车》2013,(23):30-32
技术引进和吸收是中国客车进步的催化剂,由于引进和吸收而导致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进步是中国客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客车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得到了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是推动客车技术与产品升级的2大引擎。分析客车技术的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客车行业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而获得加速度的动力则来自于技术引进。中国的汽车工业落后于欧、  相似文献   

10.
对80年代初期我国重型汽车技术水平和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技术水平进行了简介,并在此基础上以近十年来我国对斯太尔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线索,分析了斯太尔汽车技术引进对我国重型汽车产品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l953年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算起,中国汽车工业已经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但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工业仍被定义为“幼稚工业”。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以“钻石模型”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描述了营销体系、营销体系的功能、营销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汽车工业营销体系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国际汽车工业营销体制、营销模式及营销体系的建立,最后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来阐述了如何建立中国汽车工业的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时期,国外各知名品牌车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于是在二十世纪末、中国汽车制造商大面积掀起了合资、合作生产的浪潮,带动了生产配套工业。同时给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创造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借调到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技术引进办工作的吴慧宏,在经历了文革岁月后就是不希望再过无所事事的日子,但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当时在上海机电一局中排不上号的拖拉机汽车公司以及轿车工业,会在他的眼前一点点发生奇迹,而他的人生,也因与德国大众长达6年的谈判和随后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变得丰沛和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15.
刘跃 《世界汽车》2020,(1):48-57
"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合资企业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人才培养,合资车企都为当时贫瘠的国内市场灌溉了珍贵雨露,使中国汽车工业在短短数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2002年,‘入世’的脚步还未走远,国内汽车产业就迎来东风汽车公司成功牵手日产汽车公司的喜讯,而这一合作协议也成为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由此诞生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相似文献   

16.
在深圳第8届投洽会暨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系列活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以及与国外著名零部件厂商合资、合作,使部分骨干企业的零部件制造技术、产品水平及生产规模有了较大提高。不过,尽快进一步提高广大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仍然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是“九五”第一年。今年是我国汽车工业新品辈出,特别是轿车工业企业纷纷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一年。汽车零部件工业将会有更强、更大的技术引进和合资势头。在国家宏观调控适度从紧的大政方针下,市场竞争越趋激烈,汽车新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存在的差距,联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出路所在,中国汽车工业内联合的目的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先进技术共享及对有效市场空间的合理分配,国际联合的目的是使汽车工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国内联合可以采取收购,资产置换,控股和技术共享等多种方式,国际联合要注意全方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联合过程中要注意行政支持,国有资产盘活和处理好引进与自主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第六节 引进技术和对外合资从零部件小项目开始 大的项目没有能力上,就只能先搞一些汽车零部件引进的小项目吧。1979年初,武汉汽车配件厂从英国引进耐磨铸铁镶圈活塞的技术和设备。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汽车工业对外签订的第一个技术引进项目。1982年,二汽水箱厂和美国汤姆森国际公司合资成立东风-汤姆森有限公司生产汽车蜡式节温器的谈判和签约。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对外合资试点项目,中国汽车工业从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技术积累过程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学习阶段到独立研发阶段的演进;从造型设计,车身设计等周边能力向动力系统、底盘设计等核心能力渐进的过程。在过去的十余年间,中国的汽车市场经历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快速增长,为本地的汽车制造厂商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展之路韩国现代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企业中的后期之秀,近十余年来成长迅速并成功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市场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