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中闸机事件识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闸机识别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检票设备的核心部分。针对闸机识别系统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按照事件序列可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的思路,提出了基于事件识别的新方法。采用对射式红外传感器捕获运动个体的动作、行为和事件。在运动个体经过闸机通道时,对形成的动作序列根据预定义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分析,获得个体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行为和事件,并产生事件序列。通过判断事件序列中通行事件对的个数,得到运动个体的个数。事件识别方法的最小识别单位是运动个体,在1个事件序列中,每个通行事件对就对应于1个运动个体通过了闸机通道。使用开发的闸机仿真软件和物理样机,对事件识别方法的识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对铁路自助实名制核验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研究并设计一种基于多红外传感器的人体识别闸机。采用多对对射式红外光管和光幕,在对闸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红外传感器的布局、并对旅客单人正常通行、旅客无票闯闸、旅客反向闯闸、无票旅客尾随和携带行李的旅客5种闸机常见通行事件进行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系统能够有效识别闸机通行事件,实时性好,可以满足行业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衔接铁路客运站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通过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衔接铁路客运站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出站闸机为研究对象,验证了《地铁设计规范》中自动检票闸机的通过能力参考值的适用条件.通过对进、出站闸机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机理分析,对该类车站的乘客进行了分类,结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的实地调查,得到了车站的乘客结构以及各种类型乘客通过闸机的平均通过时间,据此计算三杆式闸机、门扉式闸机的通过能力,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最后,简要分析了车站进、出站闸机配置数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通行逻辑控制技术在地铁闸机实际运营中的作用,对比分析了各种闸机设备的性能和优缺点,介绍了通行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闸机上传感器的布置原则和方法.通过一种基于传感器输出状态的组合逻辑变化来实现通行逻辑识别,通过对通行逻辑的分析与研究,完成了通行逻辑控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门式闸机通行逻辑算法的应用领域主要是自动售检票系统.由于闸机直接面对乘客,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稳定性等性能直接决定了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命运.针对现有的闸机通行逻辑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头肩部与步态检测的闸机通行逻辑算法,通过步态检测传感器与人体头肩部检测传感器共同作用,很好地解决了尾随现象,以及人与物的所属关系及其区分.  相似文献   

6.
对人体通过地铁闸机通道的通行情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形态学比例分别从垂直、水平方向确定传感器的空间位置.介绍了闸机系统的区域识别算法和关键点识别算法,并对两种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将区域跟关键点相结合的思想,改进了算法,提高了系统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启门式闸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在对控制系统架构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控制系统中的跟随进入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人体识别算法.该算法借助传感器,通过对闸机通道内有限点的实时检测处理,有效地防止了一卡多人进入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郑州地铁二七广场站客流量、客流分布、车站容纳能力、出站闸机通行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客运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因车站初期规划客流容纳能力已不能满足当前乘客出行需求,需对现有出站闸机通道区域进行技术改造,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最大限度提升车站运营效率。主要措施为闸机通道数量的增加、迁移,并迁移客服中心,实现换乘区域空间、闸机通过能力的增加,满足近、远期客流出行需求,提升乘客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闸机通过能力和配置数量对提高车站服务水平有重要作用。针对两类客流性质不同的地铁车站,以西安地铁2号线两个车站为例,实地调查车站的客流结构比例及不同乘客通过闸机的平均时间,计算出两类车站闸机的实际通过能力,验证了《地铁设计规范》中通过能力参考值的使用范围,进而提出对两类车站闸机配备数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安全,地铁各车站均安装有紧急按钮,用于控制闸机的紧急放行。介绍了闸机紧急放行控制器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闸机异常放行的主要原因,并对紧急按钮采用常闭接点和常开接点的优缺点做了比较。使用常闭方式更能及时发现故障,保证紧急放行时能及时响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地铁站闸机使用不均衡对闸机通过能力的影响,以西安地铁2号线刷卡数据与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结构为基础,对地铁车站乘客的闸机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使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闸机通过能力的因素.结果显示,闸机布置方向、用户数量、闸机编组数量、车站周边用地属性对闸机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平均修正系数,平行式闸机组比垂直式闸...  相似文献   

12.
常住地是判断旅客消费能力与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利于根据旅客常住地进行个性化产品推荐。针对铁路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的海量出行数据,依据逻辑判断与概率计算设计了铁路旅客常住地智能识别算法;最后利用Scala语言在铁路客运大数据平台上实现算法,并针对最近两年铁路旅客出行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结论表明:该算法有效,旅客常住地信息的识别率为67.7%。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既有动态OD(起讫点)估计方法在轨道交通线网中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动态OD估计框架,并讨论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框架构建以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为基础,提取线网客流历史OD矩阵和进出站客流信息;结合乘客出行过程和历史客流OD数据,构建OD流和进出站客流间的动态流量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客流需求和行程时间的分布特征,构建动态OD估计模型,并引入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等指标评估OD估计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扩大面向铁路旅客服务的语音识别应用,文章研究适用于铁路旅客服务应用的语音识别模型,使用基于卷积增强的Conformer编码结构和RNN-T模型结构,构建基于Conformer-Transducer的语音识别模型.由于卷积网络容易忽视输入信号整体与局部间关联,在Conformer结构中的卷积模块加入注意力机制,用以修正...  相似文献   

15.
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铁路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解决人证一致性自动检验的问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集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结合客票系统架构,实现旅客进站票证人一致性的核验,已经应用于多个车站。对旅客进站记录及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表明,人脸识别率达97%,旅客可以在5 s内完成进站核验,满足铁路旅客实名制进站核验业务的效率要求。结果表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铁路未来实施全面刷脸进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地铁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州地铁现场工程设计,总结了地铁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设计,从确保旅客列车安全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信号系统根据防淹门系统的状态和请求信息对旅客列车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信号系统对防淹门系统请求信息的回应原则。  相似文献   

17.
分析现有铁路客流预测理论研究和系统应用,针对预测过程中缺乏对不确定因素考虑的情况,提出预测系统中事件的概念,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事件处理平台和预测系统架构,该架构为铁路客流预测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