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运输量与日俱增,旧路拓宽改造工程迫在眉睫。旧路拓宽改造可以有效改善道路路网结构,提升道路等级,但容易出现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和加铺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等问题。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旧路加宽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路基路面加宽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相应设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的几点考虑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旧路加宽改造对提高既有道路等级和改善路网结构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价值。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方案设计时需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同时必须综合分析各方案的地基沉降、路基稳定性、路基静载压缩变形、以及路基上行车荷载作用塑性累积变形等造成的路基表面的不均匀变形,以便采取可靠而有效的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与新建公路相比具有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由于旧路路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而新路路基沉降时间短,新旧路基结合处必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导致水泥混凝土面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断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反射裂缝,对行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不仅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还会增加汽车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耗,加大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甚至会危及行车安全,同时也加大了道路养护成本。本文针对公路加宽技术研究迫切性,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加宽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综述,形成合理的高速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理念,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公路的加宽改造工程中,新旧路基结合部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加宽新旧路基的结合部进行处理。结合具体的二级公路加宽改造工程,探讨二级公路路基加宽新旧结合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道路拓宽中新旧路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降是导致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主要因素。对此,首先分析了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道路拓宽处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在处理新旧路基沉降中具有明显的作用,为旧路拓宽工程中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区高速公路旧路拓宽改建后,在新旧路基衔接位置处容易产生纵向裂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内附加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或界面强度。文章依托实际工程通过对实际路基的改扩建方式进行数值计算及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土工格室柔性搭板技术处治山区高速公路的旧路基加宽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新旧路堤结合不良引起的道路工程病害,采用强夯补强处理后铺设土工格室进行路堤变形处治,通过埋设沉降杯进行现场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寻求湿陷性黄土地区新旧路堤结合处不均匀沉降的解决方法,以减少高速公路加宽运营中的各种工程病害,为今后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旧路拓宽改造中,常会遇到旧路基压实度不足、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处理及桥头跳车的防治和如何保证旧路补强层的平整度等技术难题.文章以国道207线拓宽改建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为例,介绍了旧路加宽改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最大的技术难题,因而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也就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差异沉降的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仅从受力和变形角度来分析,两侧对称加宽较单侧加宽有利,加宽宽度和高度越大,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和横向位移也越大。本研究成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旧路加宽设计规范,另一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托某高速公路路基改造工程,采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MARC对单侧加宽和双侧加宽模式下的新旧路基变形性状进行计算分析,其结果显示双侧加宽模式较单侧加宽模式更具优势,为后续类似旧路拓宽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旧路拓宽改造中,常会遇到旧路基压实度不足、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处理及桥头跳车的防治和如何保证旧路补强层的平整度等技术难题。文章以国道207线拓宽改建中采取的技术措施为例,介绍了旧路加宽改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对旧路加宽进行路基的综合处理,可以有效的避免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病害。本文对某一级公路的旧路加宽路基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选择二灰填筑方案、铺设三层土工网方案和铺设两层土工网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经试验证明,在二灰、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填筑的路堤中加铺土工合成材料的综合处治技术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老路基抬高加宽这一新的拓宽方式下公路拓宽工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老路基不抬高直接加宽路基相比,老路基抬高加宽路基的路表沉降、路表水平位移和地基土侧向位移都要大得多.老路基顶面以上的路表沉降分布更为均匀;新路肩和老路中心处地基土固结速率间的差异较小.随着老路基抬高高度的增加,路表工后沉降从老路中心处最小变为新路肩处最小,工后出现负坡率.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玉林地区岑溪南渡至陆川公路改建工程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四级公路单侧拓宽、双侧拓宽、挖除重筑3种拓宽方式数值模型,根据沉降计算结果,结合现场实测沉降数据,分析不同拓宽方式下路基不均匀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单侧加宽时,沉降稳定后,新路基侧路基沉降比旧路基侧大,地基沉降呈U形;双侧拓宽时,道路整体沉降沿路基中线两侧对称,路基沉降逐渐变为U形,地基沉降由W形变为U形;旧路挖除重筑时,路基差异沉降减小,但道路整体沉降增大;现场沉降监测数据比数值计算结果整体大约5 mm,误差控制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旧路加宽和补强升级改造对提高既有道路等级和改善路网结构具有较高的技术和经济价值.但由于新旧路基间的不均匀沉降、新旧路基和基层间的刚度差异等原因造成面层反射裂缝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结合山东省省道242线台莱路滨州段改建工程的设计特点与施工要点,就加宽路基部位与路面各结构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施工控制方法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该文介绍广州番禺区 S362 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区公路拓宽以后,新旧路基之间的不均匀沉降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对于软基厚度不大的情况,可以采取在软基上铺土工合成材料的办法进行处治。文章以土工格栅为加筋材料,对软土的路基加宽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着重研究了这种方法的处理效果和相关机理。认为加筋处理软土路基,对减少新旧路基间不均匀沉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依托惠盐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建立加高拓宽路基变形计算模型,分析了路基弹性模量、地基压缩模量、路基加高高度等因素对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得到了旧路加高拓宽沉降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拓宽部分地基较软弱或旧路加高高度较小时,横断面的沉降曲线呈“反盆形”;当拓宽部分地基压缩模量较大或加高高度较大时,横断面的沉降曲线呈“盆形”;随着新填路基弹性模量的提高,道路的不均匀沉降量逐渐减小,但减小的速率逐渐降低;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后的压缩模量不宜超过既有道路下地基的压缩模量,过分加固地基可能会使路面形成反向坡;对于路基加高高度小于2 m的路段,宜使拓宽部分地基的压缩模量大于旧地基;对于路基加高高度大于2 m的路段,则应使拓宽部分地基的压缩模量小于旧地基。  相似文献   

19.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中,由于新旧路基沉降和变形的不一致性,会造成路面结构底板的脱空,对路面结构受力状态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路面结构的面层主应力、表面变形、表面剪应力、底基层层底主应力等进行计算分析,可为旧路加宽改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路基综合处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文中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S362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了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