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涎流冰在我国东北等寒冷地区分布广泛,是寒冷地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寒冷地区道路建设面临的病害难题.结合鹤大高速公路桓仁(新开岭)至丹东(古城子)段涎流冰病害的现场调查,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涎流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寒冷山区高等级公路涎流冰形成条件的分析,阐明了形成公路涎流冰病害的主要因素及其危害,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经济、合理有效地防治公路涎流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武鹤  王莉  赵逵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26(4):32-33,35
通过对寒冷山区高等级公路涎流冰形成条件的分析 ,阐明了形成公路涎流冰病害的主要因素及其危害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经济、合理有效地防治公路涎流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路涎流冰病害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涎流冰的形成、变化规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充分地认识涎流冰的病害 ,并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5.
详细阐述了涎流冰病害的形成机理,针对涎流冰病害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东北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寒地区公路涎流冰病害产生原因的分析 ,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公路涎流冰采取不同防治的办法和途径 ,突出强调了截、导、渗、蓄、挡在彻底根治公路涎流冰病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路涎流冰是寒冷地区山区公路工程的主要病害之一。是寒冷地区道桥建设中面临的病害难题。根据实际调查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分析,由于公路施工导致含水层出露,而导致涎流冰的形成较为普遍。因此本文将对这种情况开展公路涎流冰对策的探讨。(分为预测技术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公路涎流冰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涎流冰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黑龙江省涎流冰是公路的常见病害 ,它的形成与气温、水文、地质、地形、植被、降雨 (雪 )等因素有关 ,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类型、规模的涎流冰 ,下面探讨了不同类型涎流冰的产生原因及其几种常见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冬季道路冰滑、雪阻、涎流冰等道路病害的养护和防治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公路涎流冰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省寒区特点,提出了公路涎流冰的防治原则,并分别对地面和地上排水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涎流冰病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多处层间潜水涎流冰病害的形成是因为路堑开挖后,切断潜水层,导致层间水外露,破坏原有自然疏水状况造成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导、蓄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完善地表排水系统,采用设置深层砂砾盲沟、蓄冰坑,使地表水、层间潜水远离到路基,避免形成涎流冰,导致路基破坏,保证冬季行车安全,确保道路畅通。  相似文献   

13.
公路涎流冰发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公路涎流冰形成条件、类型。  相似文献   

14.
原孙吴至四季屯公路有三处比较严重的涎流冰,它的产生给这条公路的养护生产和交通运输带来很大困难。去年在这条口岸路的改造中,我们针对这三处病害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对产生病害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确定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季节性冻土地区,涎流冰和冻堵是高速公路典型的冻害,分别影响行车安全和地方通行,结合某在建高速公路的实例,对涎流冰和冻堵进行成因分析,找到其防治办法,提出有关冻害防治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边坡和路基渗水的原因入手,阐述了路基、边坡渗水带来的路基病害,详细的介绍了利用综合有效的工程措施处理路基、边坡渗水,治理涎流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公路涎流冰形成特征、条件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路涎流冰形成的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扰动三层体的存在与密闭水体的冻结———压力作用,其他的则决定了其形成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涎腺良性多形性腺瘤(PA)、交界性多形性腺瘤(RPA)、恶性多形性腺瘤(MP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4例涎腺PA、9例RPA、11例MPA以及9例癌旁腺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在涎腺PA、RPA、MPA中的表达与其蛋白表达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癌旁腺体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涎腺PA中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RPA、MPA及癌旁组织(P<0.01),而RPA与MPA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在MPA中高分化者与中低分化者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转录和扩增可能参与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及恶变进程,并且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达,有望成为涎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对不可压缩理想流体桥台平面绕流复势研究,确定桥台绕流流速环量和桥台极限绕流流量,并结合清水极限平衡冲刷实验进行桥台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明确其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pictureTM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涎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及癌旁腺体中的表达(P均<0.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腺体中的表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在恶性肿瘤中,低分化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5);复发瘤明显高于原发瘤(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大小的肿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