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近年来镇江市发起产业强市“一号战略”加速跑的号令,提出四群八链总体战略布局,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八条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对镇江市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展开研究,希望为促进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政策环境,其次对当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商业模式进行阐述。最后,在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
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汽车年销量从2002年的324.8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938万辆,年均增长率约20%。而今年仅前7月我国汽车销售量就已经突破了700万辆的大关,达到718.4万辆(如图一)。 相似文献
7.
8.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常熟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助推常熟市千亿级汽车城建设,文章立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及现状。针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江苏省“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七点对策与建议。即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类资源,强化精准扶持,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招商选资工程,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等举措,以期实现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汽车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的战略选择.1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1)多重产业定位加大发展压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解决多重现实问题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11.
1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在讨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径选择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技术路径选择思路,为汽车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及进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14.
为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激励政策,作为广州经济发展支柱的汽车产业已迎来新机遇。然而过于单一的品牌结构以及自主品牌的弱势,导致广州汽车产业产值、产量规模与沪京渝的差距有扩大趋势,表明广州汽车产业必须摆脱现有发展模式,急需顺应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争取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晚,而近几年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人们开始注重环保,汽车产业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新能源车。新能源是指开发全新的能源,其对环境污染的程度相对较小,像乙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依赖于新能源发展情况,也与市场、生产要素有一定关联。在此背景下,展开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建设策略,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为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在吉林省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的协调组织下,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于日前正式成立。该联盟由一汽集团、吉林大学、长春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科研、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18.
19.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刚刚达到5000万辆,人均汽车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其年耗油量却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严峻的能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实现能源转型与产业振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首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出发,对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关键零部件产业及基础配套设施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发展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的进展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对标国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电池及驱动系统的技术前沿,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基于现状分析,从战略政策、核心技术、研发生产、产业体系、示范推广、产品销售6个方面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进一步从顶层设计、自主创新、基础支撑、产业生态、配套体系以及商业模式6个方面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技术突破方向提供对策建议。最后,对中国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发展路径进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布局方面,应合理布局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化,产业集聚化;纯电动汽车应着重发展一体化电动底盘,加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研发力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重点发展高性能混合动力总成与专用发动机,以及动态协调控制技术;燃料电池汽车应以发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为重点,同时兼顾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