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船舶溢油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行船舶溢油风险评估和预测,防止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船舶溢油事故的发生与船舶因素、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密切相关。因此,进行船舶溢油事故风险评估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占比和概率。本文采用灰色理论技术建立船舶溢油风险评估模型,结合海域实测数据进行模型的修正,实现了海域内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海上石油运输在石油运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蓬勃发展的海上运输导致了船舶溢油事故频发,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本文在研究风险评估原理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评估方法的特点。采用Oilmap模型对溢油事故进行建模,推导溢油事故发生概率。研究溢油风险评价原则,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溢油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海科技的发展而相继出现的一些比现有交通系统设备更智能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进而提高船舶乃至船舶公司和航运公司的收益,但是投资这些智能先进设备会导致整个系统的成本增加.因此,为降低决策风险,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通过分析海上交通设备所影响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海上船舶事故的影响,建立海上事故的贝叶斯网络;通过调研和专家问卷获取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相关的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贝叶斯网络得到后验概率,通过计算得到使用现有设备和智能设备的期望收益,进而做出风险决策.  相似文献   

4.
船舶水上交通风险的评估一直是业内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采用贝叶斯概率理论方法,通过贝叶斯统计、估计,结合国内引航及航运单位的船舶事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事故发生频率与后果情况的贝叶斯概率评估。并着重就贝叶斯方法在船舶水上交通风险评估中的随机性特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证明贝叶斯评估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一个海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船舶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其中船舶搁浅是船舶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我国近10年间南海海域的船舶搁浅事故,抽取其中40起事故作为样本并提取相关信息,将船舶搁浅致因分类研究。利用贝叶斯网络的基本理论,建立起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搁浅致因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对搁浅事故致因的概率分析和实际中事故发生概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溢油事故对近岸水域造成的影响,采用科学方法识别溢油事故发生后系统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演化态势,并通过风险排序找出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重点。分析船舶溢油事故发生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中影响溢油事故态势发展的关键因素,识别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考虑风险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模糊集与TOPSIS法相结合,建立船舶溢油事故态势演化风险排序模型。实例验证排序模型的实用性,为提高溢油应急处置效率,降低溢油事故后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人因安全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舰船系统特点,设计了相应的人因安全性调查问卷,确定人因安全性影响因素、节点状态和条件概率.建立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船舶人因安全性量化评估模型,据此对影响安全性的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安全性量化评估模型和分析方法正确、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对船舶溢油应急演练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和归类,构建基于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后评估3个阶段的应急演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贝叶斯网络,实现船舶溢油应急演练绩效的定量化评价,可为提高海上船舶溢油应急演练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浙江沿海水域通航环境复杂、商船和渔船航行矛盾突出等问题,面向该水域提出基于事故特征的船舶通航风险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风险要素相关性分析方法和贝叶斯概率模型,建立浙江沿海船舶通航风险评价模型;结合事故数据和专家的主观评价,实现对浙江沿海水域船舶通航风险的定量化计算。通过误差分析和灵敏性分析验证模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通过模型中节点变量状态对通航风险的影响分析提取通航风险关键因素。在分区域通航风险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某大型水域通航风险进行定量化计算,为进一步研究浙江沿海水域通航风险细粒度特征和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内河船舶溢油风险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溢油风险的评估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完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适合于运用灰色模糊系统理论进行分析处理.本文在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分析内河船舶与海船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内河船舶溢油风险评价体系; 通过征求专家意见,运用AHP方法确定了单因子的权重,结合灰度理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内河船舶溢油风险评价模型并做了实例计算,为下一步的溢油风险评估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