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我国桥梁结构形式的不断创新、桥梁施工难度不断增加以及施工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加强对桥梁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对于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尤为重要。以某双塔钢桁梁结合梁斜拉桥为工程依托,基于FAHP分析方法建立了施工过程风险评估模型,并对该桥梁施工过程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研究成果如下:基于加权平均法构建了可用于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基于FAHP建立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对各影响因素和整体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各因素风险级别并进一步用于确定桥梁施工安全最不利影响因素,为合理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FAHP安全风险评估法在钢桁梁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顺利实施可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收费高速公路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的特点,在建立收费高速公路投资单风险估计模型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枯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京沈高速公路天津段等的风险评估,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道路改造项目的主要风险类别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广场道路改造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得出该城市道路改造项目一级风险中施工风险与外在风险为主要高风险因素,总体风险程度为中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项目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4.
CIM模型在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识别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针对风险因素具有结构多层次、因素多方面、评估模糊性、出现随机性、直接量化困难等特点,基于模糊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控制区间和记忆(CIM)模型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控制区间和记忆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CIM综合评估法在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行不确定性数据下地铁下穿施工风险评估,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云贝叶斯网络(BN)的风险分析模型。将三角模糊数与云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定性评判向定量概率分布转化的方法。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和状态影响因子得到云数字特征,生成随机风险云与统计方法计算节点条件概率表CPT。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网络模型,分析了施工风险水平和因素敏感性。研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是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统(SMS)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飞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主要局限于对航空公司飞行系统安全的评价,而对飞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研究较少,且权重的确定多采用单一的客观赋权或主观赋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风险评估矩阵的基础上,结合最优组合赋权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飞行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建立飞行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最优组合赋权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利用模糊评判法分别计算指标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度综合值,最终得到飞行安全风险评估值。示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该评估方法可以为航空公司SMS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桥梁工程项目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建立了桥梁工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桥梁项目各风险因素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最终建立了基于CIM模型的桥梁工程风险评估系统,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成果对桥梁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模糊AHP构建模糊综合评判中的权重集,克服了传统AHP的不足;将模糊综合评判的数据作为样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自适应能力与非线性映射能力,获得专家知识、主观判断以及风险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从而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降低了评判过程中的随机性和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通过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应用,并借助误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检测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跨度悬索桥施工过程,提出一种简化的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估方法。按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划分层次,普查可能出现的风险源,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调查评分计算各风险源权重。根据权重筛选风险因素,对权重较大的风险因素提出可行的现场应对方案,以便用于施工方现场处理。该方法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对施工中可能面对的风险源进行定量评估的同时又减轻了层次分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西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周边环境脆弱,交通等生活设施简陋,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难度大,因此有必要对山区长大隧道进行施工风险评估,更新、改善施工工艺,实现绿色施工。以模糊综合评估法为主线,综合运用了专家调查法、风险矩阵法、风险层次分析法,从隧道瓦斯、塌方、涌水突泥三个方面对某山区长大隧道施工风险进行估计取值,得出山区隧道施工风险为高度风险,应对具体风险因素采取恰当措施,根据施工进度更改监测频率,建立了山区长大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预防技术对策,以此进一步提高同类型山区长大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量化建成环境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本文构建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2019年美国某州老年人交通事故数据,从老年人特性、车辆特性、道路特性、道路环境特性、建成环境特性这5个方面选取17个影响因素,利用平均弹性系数捕捉各因素对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均值和方差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更高;建成环境因素中事故发生地300 m缓冲区 内存在购物中心为随机变量,其均值与男性老年人、车道数为3显著相关,方差与道路控制方式为未控制显著相关;摩托车、直线、湿润等因素显著增加了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研究结果有助于交通管理者采取适当的策略降低老年人交通事故伤害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交通冲突特性的基础上,考虑交叉、合流与分流冲突发生的潜在概率、交通流量及车辆位置等因素,以期望值的观点,建立了各冲突类型的期望冲突量模型;由于不同类型的交通冲突对路口潜在威胁及严重性也不同,在分析各冲突类型易肇事的概率和肇事后严重程度的基础上,给出了3种冲突类型不同的权重值;并在期望冲突量和权重值辆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无信号交叉口车流当量期望冲突量,以一无信号交叉口为例,验证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N的供应链风险综合评估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针对各风险因素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和各风险因素相对于供应链风险的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NN)与专家系统(E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综合评估模型.模型中评价因素集和评价权重集综合考虑了影响供应链稳定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所占的权重,并可在评判过程中通过变换各个指标的权重来进行敏感性分析.实际数据检验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评价精度较高,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以梅岭关高风险瓦斯隧道为例,探讨了长大铁路瓦斯隧道施工临时供电系统设计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分析了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途径,总结了如何从供电系统技术及现场管理等方面抓好瓦斯隧道施工用电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论述了承包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价方法及应对措施,为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复杂网络角度将供应链网络风险分为“点中断风险”和“边中断风险”两大类,并重新定义了各自的主要风险要素.在此基础上,将网络的节点度指标引入风险评价中,建立了供应链网络风险的双层双维模糊评估模型.最后,以某三级供应链网络为例,由“微观”到“宏观”逐级对供应链网络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仿真结果表明企业节点的度值作为供应链网络风险评估的过渡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更客观、系统地分析无信号交叉口的安全性能,提出“车流冲突线”概念.通过分析首部车冲突概率、碰撞后严重程度比和冲突向后传递长度,构建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临界冲突距离值构建的首部车冲突概率模型,考虑两车速度、角度、加速度和反应时间,更接近交通冲突的真实过程;借助物理碰撞学原理可确定 3种冲突型态碰撞严重程度的权重关系,即,交叉∶合流∶分流为 12.705∶1.000∶1.000;利用数学期望知识建立的交叉口当量期望车流冲突量模型,综合考虑冲突发生的潜在机率、交通量大小、车辆位置等因素,可更真实描述实际车流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为更客观、系统地分析无信号交叉口的安全性能,提出“车流冲突线”概念.通过分析首部车冲突概率、碰撞后严重程度比和冲突向后传递长度,构建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表明:基于临界冲突距离值构建的首部车冲突概率模型,考虑两车速度、角度、加速度和反应时间,更接近交通冲突的真实过程;借助物理碰撞学原理可确定 3种冲突型态碰撞严重程度的权重关系,即,交叉∶合流∶分流为 12.705∶1.000∶1.000;利用数学期望知识建立的交叉口当量期望车流冲突量模型,综合考虑冲突发生的潜在机率、交通量大小、车辆位置等因素,可更真实描述实际车流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19.
杨永占 《交通标准化》2014,(23):122-124
以承秦高速公路程家沟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影响施工阶段的多个因素,如工程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和隧道工程等,以便为风险辨识提供依据。同时指出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而影响因素分析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过程,对隧道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辨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的演化过程,在对机场场面冲突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风险因素间的作用关系;构建包括人员风险、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4个子系统的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演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SD);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场面冲突风险、人员风险、设备设施风险、环境风险、管理风险的预警级别;对不同情境下的策略进行仿真,揭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演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基准情境下场面冲突风险、人员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警情较严重,设备设施风险和环境风险的警情较轻;完善场面监管机制、建设机场安全文化、规范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引进新设备设施能有效缓解各类风险.研究结果对于预防机场场面交通冲突风险,提高机场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