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广大用户的要求,一汽对产品不断改进,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在1982年生产 CA10C 的基础上,于1983年开始生产解放牌5吨载重汽车,并改型号为 CA15。在生产 CA15系列产品的同时,部分 CA10C 系列的变型车将继续保留生产,但部分通用零部件则将按 CA15系列改变。 相似文献
2.
3.
对解放牌CA—10B型载重汽车齿轮的渗碳淬火变形进行了研究。解放牌汽车齿轮分为三个类型:有齿轮的轴,中小盘形齿轮,复杂的伞齿轮及大型的螺旋圆柱齿轮。齿轮经渗碳淬火后,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主要参数度量中心距及公法线长度明显增大。在得出影响齿轮接触精度的轮齿齿形、齿向及螺旋角变化规律后,可在机械加工时,预先修正刀具齿形尺寸,使热处理后获得较为理想的渐开线齿形。文中还讨论了改善齿轮本体变形的一些方法,及提出了稳定渗碳淬火变形量及减小变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研制适用 CA10B 发动机的旋流室气缸盖,用改进燃烧室结构,使充量形成强扰动旋流场,加速燃烧速度,增进抗爆性与提高热效率。在国产汽油辛烷值条件下,使压缩比提高到7.3左右,显示了良好的节油效果,荣获1979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5.
6.
CA141载重汽车是第一汽车厂自行设计、研制的新车型。作为老解放 CA10B 的换代车型,在结构和性能上都有了很大变化,是我国汽车产品改型换代的一项重大成果。现根据该车的鉴定资料作如下介绍。由于本车是新研制产品,部分技术文件尚未完成,厂方在投产的过程中仍会有所修改。一、新车型设计特点针对原解放牌载重汽车外形和发动机结构陈旧,司机驾驶条件差,功率低、油耗大等主要缺陷,一汽把研制 CA141的重点放在驾驶室和发动机上,设计时参照一些国外近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试从齿轮啮合理论和齿轮齿廓的实际磨损规律出发,推导出了齿轮最大磨损量和间隙的定量计算公式,对于修理企业选择汽车传动系齿轮最大磨损量和间隙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润滑系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均与润滑系的作用是否正常密切相关。因此,润滑系的工作必须良好,其保养作业必须按时和认真地进行,按时保养和不按时保养,认真执行和不认真执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可以相差很多,有时达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13.
解放牌CA10B型汽车前轮前束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用户对解放牌CA10B型汽车前轮存在摆振且轮胎磨损快的反映,通过反复试验和分析,将前束值由8~12mm改为2~4mm基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文以这一改进为例,介绍了确定前轮前束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前束对轮胎磨损、油耗及前轮摆振的影响,并介绍了前束的测量部位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稳定齿轮渗碳淬火变形量及减小变形的主要途径由以上看出,齿轮渗碳淬火时,稳定与减小其变形量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不论是度量中心距、公法线长度还是齿形、齿向、螺旋角的预先修正都是以稳定渗碳淬火后的变形量为前提的。采用压淬减小复杂的伞齿轮及大型的圆柱齿轮变形的问题已如前述。这里,我们仅通过齿轮孔径及花键键槽宽度在热处理后变化的研究,提出稳定与减小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CA10B型汽车发动机总成采用三点式支承。当汽车经常于不良路况下行驶时,容易发生纵向或横向位移。文中给出了两种简便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解放牌CA10B型二冲程压气机的窜油原因1.空气从缸壁中部进入,容易将润滑缸壁上的油膜冲破而带入压气室,随之进入贮气筒; 2.缸筒与曲轴箱采用的定位不当,仅用4个M10的螺检固定,再由于加工、装配等原因,使这种定位和固定方式不能确保缸筒中心线与曲轴中心线的正确位置关系,造成活塞在缸筒中产生偏移和摇摆,并使缸壁某一部位磨损加剧;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花键轴的受力分析,提出了半轴的修复途径。从理论推导出不同焊接工艺的焊接件的寿命估算式,为焊接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一个较方便的核算依据。本文还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半轴修复工艺的流程。 相似文献
19.
前轴是汽车上重要的基础件之一。汽车行驶时,前轴承受垂直载荷、纵向力、横向力,制动时还要承受制动扭矩。前轴的几何形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和运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前轴的变形,使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操纵性、安全性以及轮胎的磨损和燃油的消耗等受到直接或接间的影响。因此,前轴的变形问题,理所当然地受到汽车设计者、制造者、使用维修者的普遍重视。本文就解放牌CA—10B型汽车前轴的变形及其检验、校正等问题提出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解放牌汽车前轴实际损坏情况调查开始,描述了前轴静应力测定;在各种典型路面、典型工况下工作应力测定及数据处理的结果。文中还介绍了据此而进行的垂直弯曲程序疲劳试验以及疲劳强度试验的方法和结果。论证了前轴的应力状态和疲劳强度,分析查明了前轴损坏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