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座椅材料的热舒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车中狭小且持续移动的空间内,汽车驾乘人员的活动相对比较困难,不得不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势。为减少驾乘人员的身体疲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汽车内的座垫材料要求有更好的舒适性。汽车鹰垫的舒适性包括心理舒适和生理舒适两方面,生理舒适又包括人体对温度、软、硬、座椅角度等的感觉,人体对温度的感觉通常用热舒适性来表示,热舒适性表达了人们对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救护车卧姿乘员受振舒适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开展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试验研究。通过对13名志愿受试者300多人次的试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和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卧姿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国华  桑国辉  张英朝  徐金诚 《汽车工程》2023,(11):2023-2033+2057
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大。本文以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搭建了乘员舱的数学模型,耦合了人体热生理模型,将Berkely热舒适性评价模型用于乘员舱内人体热舒适性的评测。针对高温工况分别就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和送风湿度对乘员舱内部热环境、空调的总负荷以及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送风风速由低到高改变的过程中,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性会先上升,后下降,且能耗也随之升高。且在较低送风风速条件下,送风温度的变化对整体热舒适影响有限。送风湿度对热舒适的影响程度要弱于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同时本文将送风风温、送风相对湿度、送风风速作为自变量,把乘员的整体热感觉、整体热舒适指标乃至空调系统总负荷当作研究对象,拟合出它们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利用多参数优化分析的方式,不同送风参数对热舒适性和空调负荷的影响进行耦合分析。把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的目标值设置成0,把空调系统热负荷降目标值设置成最小值,并且使乘员的整体热舒适指标与空调系统负荷二者的权重均设置成1,求取最佳方案,实现在提高热舒适性的同时减小空调系统热负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地分析、评价救护车卧姿乘员的受振舒适性,进行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实验研究。通过13名志愿受度者三百多人次的实验,得到了卧姿人体全身振动暴露1min降低舒适性的阈限,并据此导出了16min、25min、1h、2.5h、4h、8h、16h、24h对应的降低舒适性界限;建立了相应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将其应用于某野战急救车的乘卧车舒适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远 《轿车情报》2010,(6):122-122
您对全新A8L有什么看法?对国产A3有什么样的期待?迈克尔:ASL强调的是产品的舒适性,包括噪音的舒适性、乘坐的舒适性、减振的舒适性。比如我们在右后座椅上安装了一个个性化的乘坐系统,舒适乘坐的同时配备了自由调节的按摩系统。而且我们的MMI系统可以使驾驶者在进行系统操作的时候,并不影响对前面路况的把握,同时我想强调的是,中国顾客可以用汉字输入系统与MMI系统进行交互。  相似文献   

6.
导购信箱     
Q编辑们,你们好!本人19岁,驾照也考下来1年了,好想有1辆自己的车,现家里出钱买车。车价在9~10万元吧!现在比较中意比亚迪F6 2.0MT舒适型、中华骏捷18舒适型、长安志翔2.0MT舒适型。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产品的要求也不只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对于整车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车内噪声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其中,排气噪声的优化对改善整车车内噪声品质,提高乘坐舒适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维修简便等特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咸旬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全面开展创优质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对行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是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施工中的控制,力争把咸旬高速公路建成省内一流高速公路,树立陕西高速公路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张涛 《上海汽车》2023,(9):43-47
随着汽车L2&L4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保证智能性、安全性的前提下,舒适性评价逐步成为智能驾驶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文章初步探索智能驾驶舒适性的拟人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关键评价要素和经验值,通过实车的调校并结合算法实现了对智能驾驶车辆的拟人度舒适性评价,促进智能驾驶汽车有越来越趋向于“老司机”的驾驶熟练度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轿车情报》2005,(7):147
海马此次推出的福美来1.6新动力系列包括福美来1.6AT舒适型,1.6AT豪华型、1.6MT舒适型与1.6MT豪华型四款车型,均搭载了全新的马自达1.6ZM发动机,加装可变惯性进气系统(VICS)。其中,福美来1.6AT舒适型,1.6AT豪华型将配备新型4前速自动变速器(FDT9),动力表现更为强劲。  相似文献   

11.
《汽车导购》2005,(5):6
2005年3月28日,休闲轿车普力马新内饰系列正式上市,产品序列包括5座手动标准型、5座自动舒适型、7座手动舒适型和7座自动豪华型4款,其中7座手动舒适型的全新上市弥补了普力马手动挡缺少7座产品的空白。普力马新内饰系列对外观、内饰等方面进行了共计11项改进。  相似文献   

12.
客车乘车舒适性是客车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客车空调对于乘车舒适性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一种客车空调全自动恒温控制方法,通过压缩机能量调节阀、蒸发风机控制、调节水阀开度控制、水泵转速以及开关控制、水阀间歇周期开启自动控制实现客车内温度恒定,维持车内温度在设定温度±0.5℃内,以便能提高客车乘车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轿车除了保证其基本性能,即行驶性、转向性和制动性以外,目前正致力于提高安全性与舒适性,向高附加价值、高性能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对此,作为提高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的轿车悬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进。由于操纵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在汽车悬架结构设计上是很难获得统一的,因此,长期以来成为轿车设计中的重要难点。  相似文献   

14.
占建云  郑晋军 《天津汽车》2002,(3):10-11,35
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控制生物学人体模型学习不同身材、性别乘员的乘坐及操纵舒适性,可自动提取蕴含在其中的最佳舒适位置关系,从而使驾驶员的操纵方便性、乘坐舒适性等更加准确地实现。由神经网络控制的生物力学人体模型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内部布置的准确性和概念设计的可验性。  相似文献   

15.
如今,国外现代重型汽车逐步向舒适化、人性化发展,汽车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流动的“家”,一个体面的“办公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嚣内重型汽车的驾驶员们对忾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的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成为今后重型车生产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路面性质对乘坐舒适性影响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路面不平整度对乘坐舒适性影响的测试过程,舒适性的量化方法及其统计结果,将舒适性量化统计与路面不平整度之间作回归计算,得出其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7.
最佳平衡术     
在汽车世界里面,总是会有一些苦恼的事情出现,要想操控好就会损失舒适,而要想舒适就肯定会丧失优异的操控,而轮胎同样是如此,舒适和操控两者之间似乎永远都是鱼和熊掌的矛盾,但普利司通却通过多年的研究找到了两者之间最佳的平衡点,它就是本文主角——ER300。  相似文献   

18.
座椅弹性元件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座椅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从而影响座椅的舒适性。因此,弹性元件的结构设计,是座椅舒适性设计的主要环节,本文试以现代汽车座椅上广泛采用的聚氨酯泡沫塑料模塑整体成形的弹性元件的结构特点,探讨汽车座椅弹性元件的舒适结构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地介绍在国外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情况,这些电子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行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以及操作便利方面,使得汽车行驶更加安全、舒适,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电控系统广泛地应用在汽车技术中,不同的汽车厂对此方面的配置也各有不同。本文以雅阁为例,对现有的汽车安全、舒适和便捷系统作了归纳,并对未来的发展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