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AIS模拟器的功能仿真指标,并结合AIS界面仿真、操作程序仿真、危险目标参数的计算及各种显示模式间的转换,对AIS模拟器的研制开发做了阐述.该模拟器较全面地仿真了日本新型FA-150 AIS设备并且满足AIS评估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AIS系统的普及化使用,使得驾驶员在海上避让过程中过度依赖AIS信息进行避碰操纵,从而引发船舶碰撞事故发生.本文通过对船舶AIS的信息传输系统、设备静态信息及动态信息可信度的分析,提出了近距离船舶避让操纵中,过度依赖AIS信息作为避碰依据的局限性,并介绍了AIS的下一代系统VDES,总结了提高AIS信息可靠性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商船和绝大部分大中型渔船都安装船载AIS、北斗卫星定位和通信终端,产生大量船舶航行数据,主要包括航行速度、轨迹、位置等参数,这为研究船舶异常行为研判提供可能性.从运动异常、位置异常、AIS设备异常和其他参数异常四个角度考虑,构建船舶异常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  相似文献   

4.
AIS在船舶避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MO要求,海上航行船舶将陆续安装AIS系统。如何利用AIS系统进行船舶避让,将是驾驶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ARPA和VHF的局限性及AIS的技术特点,对AIS在船舶避碰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自动船舶识别系统的信息解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动船舶识别系统(AIS)的强制配备要求的实施,要想充分应用AIS信息,必须掌握AIS信息解码技术.文中在分析了AIS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叙述了AIS信息解码方法,应用基于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AIS信息解码应用程序,并应用在AIS设备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新型的助航设备,能够实现船舶间和船岸间船舶信息和航行状态的自动交换、监测和识别,将极大地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文章着重介绍了 AIS的产生过程、 AIS的系统构成、主要功能和 AIS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并对 AIS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AIS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在海事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从AIS的结构和功能、技术特点、对航行安全的影响、对海事管理的影响和AIS的前景展望等多方面介绍了AIS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AIS在海事管理中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雷达与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优缺点互补以提高航行安全性的目的,提出AIS目标信息与雷达目标信息融合算法。采用多因素模糊综合决策算法进行目标关联,并且基于ECDIS (电子海图显示系统)实现雷达与AIS目标信息融合。工程研究与实现最终验证了融合算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渡口渡船与其他船舶的碰撞风险,提出一种基于AIS的渡口水上斑马线自动识别设计方案,并根据船舶导助航设备配备及渡口实际情况,给出具体实施建议。该方案通过对船舶AIS数据处理及识别,利用AIS的MESSAGE功能、自动VHF语音播报等主动向入界船舶发出实时预警,实现船舶对渡口水上斑马线的自动识别。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船舶密度不断增大,如何在引航中应用雷达与AIS助航设备做到安全航行、降低安全事故迫在眉睫.通过对雷达与AIS在引航中应用及所遇案例的分析探讨,提出思考及建议.引航员应综合应用雷达与AIS,获得全面可靠的信息并做相应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到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特别是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其循环平稳特性,采用陷波滤波器滤除伪随机码频谱中一些频率,然后再用载波调制信号.信号处理后卫星导航信号的能量大大降低,而伪随机码与本地码的相关特性保持不变,即,码测距精度不变.这种处理后的弱卫星导航信号可以寄生在其它卫星,而不被发现,从根本上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后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舰船相关坐标系与舰载GNSS天线相关坐标系, 构建了GNSS卫星与倾斜天线的空间位置关系模型; 基于理论分析与动、静态试验, 给出了舰船摇摆条件下GNSS信号的多路径效应随接收机天线倾斜角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当舰载天线受横纵摇影响连续处于摇晃倾斜姿态时, 卫星信号多路径效应的变化与天线倾斜方向、天线倾角和卫星相对高度角的差有关; 卫星位于天线倾斜方向时, 相对高度角大于天线倾角的卫星信号多路径效应不受天线姿态变化的影响, 小于天线倾角的卫星信号多路径效应随天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且逐渐趋于稳定; 卫星位于背对天线倾斜方向时, 相对高度角大于天线倾角的卫星信号多路径效应随天线倾角增大而缓慢增大, 小于天线倾角的卫星信号多路径效应随天线倾角增大而显著增大, 甚至部分卫星信号完全失锁; 卫星处于倾斜天线天顶方位时, 其多路径效应不受天线倾斜角影响。可见, 根据舰船不同姿态确定各颗GNSS观测卫星信号置信度, 可为海上动态精密定位与测量的误差修正问题提供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卫星导航系统码间硬件延迟偏差是电离层解算的主要误差来源,在高精度定位时,码偏差需要加以计算和消除.本文提出了通过北斗单星三频无电离层组合、线性回归假设及载波硬件延迟模型进行估算北斗接收机载波相位码偏差的方法,直接计算接收机的码偏差.通过采用实测的北斗单星三频载波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对于码偏差大于1μs时是有效性的.此方法提高了北斗二代测试期间数据质量分析水平,增强了北斗接收机软硬件的开发测试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事卫星数据服务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与移动卫星通信相衔接的卫星数据服务系统。系统在通信平台与上层应用之间采用了松散耦合的结构,易于扩展新的增值应用,可支持未来新的海事卫星业务。系统开发了自有通信协议,并兼容TCP/IP协议,实现了全双工通信、断点续传、在线压缩、信道加密等先进通信手段,优化提升了卫星信道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lphi7和Jupiter 021 OEM板,开发一套GPS数据采集软件.该软件能够动态显示各可视卫星的卫星号、信号强度及信号的空间分布;以北纬、东经、海拔高度表示的三维定位结果及描述几何拓扑误差的HDOP、PDOP、VDOP等误差放大因子;生成动态存储NMEA-0183原始语句及其数据提取结果的文件,为今后分析接收机性能,确定GPS数据采集时段、采集位置,进行定位结果的优化处理等方面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卫星罗经的基本概念,分析卫星罗经的组成原理及设计思路,说明了卫星罗经的系统结构和主要技术及其算法,给出了卫星罗经实现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7.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构成及其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构成、优势等基础上,论述了各系统在技术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e whole-spacecraft vibration isolation (WSVI) system is to reduce the launch-induced dynamic loads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cost of the satellite and its components, and to increase the launch reliability by insertion of isolators between the satellite and the launch vehicle. A niche 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NHGA) is proposed to optimize stiffness and damping of the isolator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results, it shows that the optimized WSVI system more effectively reduces spacecraft axial / lateral response due to the broadband structure-born launch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ase of the whole-spacecraft vibration isolation optimization design demonstrates the efficiency and validity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主城对卫星城市经济扩散作用与热传导现象的相似性,引入了经济扩散通量的概念.参照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建立了主城对卫星城市基于交通通道的经济扩散模型.模型表明主城对卫星城市的经济扩散通量与其间交通通道的通过能力及两城市间的产业梯度呈正比.提出卫星城市规划应以经济扩散通量为依据,首先选择经济扩散通量大的城镇为卫星城市,对经济扩散通量小而与主城产业梯度高的周边城镇,可以通过交通通道建设来培育其向卫星城市发展.实例证明模型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20.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can enable a plethora of applications in customer services, global nomadic coverage and disaster prediction and recovery. Terahertz (THz) band is envisioned as a ke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ue to its very broad bandwidth, astrophysical observation advantages and device maturing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a massive-antenna-array-enabled THz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proposed to be established in Tanggula, Tibet, where the average altitude is 5.068 km and the mean-clear-sky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 (PWV) is as low as 1.31 mm. In particular, a link budget analysis (LBA) framework is developed for THz space communications, considering unique THz channel properties and massive antenna array techniques. Moreover, practical siting condition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including the altitude, PWV, THz spectral windows, rain and cloud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ed link budget model, the massive antenna array model, and the practical parameters in Tanggula, the performances of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nd capacity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1Tbit/s is attainable in the 0.275—0.37 THz spectral window in Tanggula, by using an antenna array of the size 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