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区域造船是现代造船模式的高级阶段。要加快转模的进程,必须深刻了解“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内涵,积极创造基本作业单元向中间产品过渡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造船生产系统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这是当前造船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探讨船厂在基本建立区域造船模式的基础上,如何研究开发船舶集成制造技术,逐步创造条件向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造船模式过渡的设想,并提出研究开发船舶集成制造技术的总体方案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造船模式是以区域、阶段和类型进行作业分解及组合的,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来组织生产的柔性化的流水生产。本文介绍了现代化造船模式的特征和要素,论述了现代和传统的造船模式之间的技术区别和成本组成的不同,以及现代造船模式对产品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船舶集成制造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船厂在基本建立区域造船模式的基础上,如何研究开发船舶集成制造技术,逐步创造条件向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造船模式过渡的设想,并提出研究开发船舶集成制造技术的总体方案及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转模走向神似的主要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造船转模的根本目的是增效。转模的近期目标是初步建立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区域造船模式。转模走向神似的主要标志有五个。  相似文献   

6.
伍朝晖 《造船技术》2007,(1):1-3,37
江南长兴造船基地已具备一流的硬件设施,要将其建成现代化的总装造船基地,形成以中间产品为导向、壳舾涂一体化的现代造船生产模式,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而且还涉及到造船管理、设计、制造、信息化等方面的思考和建模。  相似文献   

7.
钱多一 《船舶》1996,(1):4-8
本文首先对造船方法改进到造船模式转换作了简要的叙述,以壳舾涂一体化区域造船为特征的新的造船模式,对船舶设计提出了要求,文中着重探讨了新的造船模式下深化的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设计程序之间的矛盾,最后笔者从造船模式转换的要求出发,从观念到方法上,对船舶设计模式应如何适应当今的生产需要提出了初略想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国防科工委提出“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对现代造船模式及其发展趋势,以及现代造船技术基础进行分析,提出建模中各部门,特别是船舶设计的发展必须注意的基础性问题。为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升船厂综合竞争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造船模式已制约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先进的造船设施只有在先进的造船模式下才能形成先进的造船生产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我国跻身于世界造船大国强国的必由之路。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中船集团公司近年来开展转模增效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就学习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经验、筹建造船基地、实施企业再造、造船信息化等方面,对如何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目标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作业分解和任务包调度理论,提出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精益造船方法。根据造船作业内容和生产能力平衡划分船体分段任务包,在考虑场地资源和人员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任务包调度模型。同时,根据造船作业特点建立车间虚拟流水生产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中小型船舶企业的精益造船制造执行系统,实现造船车间的精益化生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任务包调度的精益造船模式及其制造执行系统的实施能显著缩短船舶生产周期,提高人员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是中国由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的战略选择,也是直接关系我国造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统筹管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防科工委提出“关于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指导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造船系统中间产品加工族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间产品进行成组生产,是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特征。本文以部件的分类成组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某一17万吨散货船部件的特征,应用聚类分析法对部件进行分类,并结合船厂的生产实际,对部件加工族的数目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显示,全船4624个部件共形成5个部件加工族。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设计了新型的以供应商为主导的造船供应链,然后提出了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以解决我国配套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最后,文章指出政府的统筹规划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是建设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徐学光 《造船技术》1989,(12):22-25,37
引进成纽技术是解决造船工时消耗大、工艺流程紊乱的根本办法。造船成组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全局的质量控制循环活动、造船全过程的标准化、建造合同的技术谈判和产品任务分解结构;作为主体技术有船体分道建造法、区域舾装法、区域涂装法、管件族制造法和船体建造、舾装、涂装的一体化;核心在于将传统的以“工种”专业化为导向的生产体系,转化为以“中间产品”专业化为导向的生产体系,向计算机辅助综合柔性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强  黄胜 《中国造船》2003,44(3):5-17
从造船业的特点及我国造船业的现状出发,在吸取国际造船业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适于现代化造船的模式——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分析、探讨此造船模式的结构、特点和运作方式。基于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的工程分解在于理顺作业任务包特征的相似性,以达到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模式的供应链是实现总装化造船的保证,造船信息化工程是运作生产中心制造船模式的支撑,为取得系统的平衡和控制必需建立动态和有效的计划体系。文中引入相似性理论分析产品导向型作业分解,提出了优化排坞计划的动态模拟优化方法和优化壳舾涂一体化计划的改进后的遗传算法。本文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外高桥造船公司得到了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介绍实现精益造船以产品为导向的工作分解、成组技术、工艺过程线的三结合方法,以及评议精益造船的三个度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是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思想,舾装工程是以托盘、单元模块等中间产品为基础来展开的,通过对23万吨矿砂船机舱单元模块设计的研究,将有助于降低船舶建造成本和缩短船舶建造周期。  相似文献   

18.
造船模式概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成岗 《中国水运》2007,7(11):27-28
简要阐述了造船模式发展、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和未来造船技术和模式的展望,对中国未来造船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俊  卢烨坪 《船艇》2007,(1B):18-2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进入快速成长期,以及沿江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仪征市船舶制造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增长潜力显著的重要版块。受政策保障、规划导向和产业布局的推动,船舶产业加快了向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的进程,国内外造船企业纷纷入驻仪征,龙头企业优势更加突出,造船水平较大提高;骨干企业集聚发展,造船能力明显上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3数字化造船的内容与国内外发展现状数字化造船已成为当前船舶工业重要的技术支撑,是促进以"壳、舾、涂一体化"、"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为特征的现代造船模式发展的技术大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