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浅谈汽车的面漆调色(下) (7)在喷涂金属漆或珠光漆时最好使用搅拌杯,因为金属屑片或珠光片容易沉入漆膜深处,影响色光。 (8)要等涂料干燥后再调整颜色,可用加热灯、加热枪或其他干燥方法缩短干燥时间。 (9)调整颜色时每次只许加少量调色剂。 (10)喷涂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面漆颜色差异。 五、面漆调色时应注意的事项 在面漆调色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11.起皱浮皱状现象为喷涂面漆层之际,或于其干燥期间,漆膜表面发生变形或起皱现象。现象分析⑴.一般原因这种毛病,是因为面漆膜中的溶剂,腐蚀以前所喷涂的漆层,而产生变形或起皱等现象所致。⑵.道与道之间自然干燥时间(最常发生)浮皱状现象,将会于一漆膜层部份干燥时,  相似文献   

3.
油漆师傅     
浅谈汽车的面漆调色(上) 一、识别汽车面漆类型的方法 在进行涂装施工前,应确定原车面漆属于哪种类型,以便正确地选择和配套。确定原车面漆类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目测法。如果车外形线附近的表皮组织粗糙或漆面摩擦后出现抛光组织,则说明原车用的是抛光型油漆。 (2)溶剂法。用蘸有硝基漆稀释剂的白布擦拭漆膜,观察漆膜溶解的程度,如果漆膜溶解,并在白布上留下  相似文献   

4.
电泳漆膜固化不良不仅使其防腐性能大幅下降,还容易造成电泳漆膜与面漆配套时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对电泳漆膜固化不良造成面漆喷涂后不易铺展、“发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得出了电泳漆中的固化剂解封后与本体树脂反应不完全。导致在电泳漆膜表面存留有大量的异氰酸根基团是问题原因所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抛光修饰的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抛光主要用于轿车喷涂硝基漆后的施工,有手工抛光和机械工具抛光两种方法。手工抛光法用手工抛光是一种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面积需20~3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方能完成抛光工作,而且抛光的漆膜质量不如使用机械工具抛光的质量好,因此目前已很少使用手工抛光。但对硝基漆膜上光保养,还多是采用手工进行擦腊(上光蜡)。手工抛光一般分2步进行:第l步是擦砂蜡,第2步是擦光蜡。①擦砂蜡。擦砂蜡在硝基面漆全部喷涂结束、漆膜完全干透后(干燥24~48小时后)方可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中涂底漆涂层在面漆之下,主要起到增强涂层间的附着力,对底层提供封闭和填充细微痕迹的作用,因此中涂底漆要有一定的附着力、耐溶剂性及填充性,以保证为面漆提供一个完美的施工基地。作为面漆层与底漆层、原子灰层、旧涂层间的媒介层,中涂底漆还应具有对底漆层、原子灰层、旧涂层、面漆层的良好配套性。喷涂中涂底漆的步骤如下。(1)中涂底漆前遮蔽。在喷涂中涂底漆前,为了防止喷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与甘肃省交界处某长大扁平隧道施工为例,分析湿喷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综合考量4种机械设备的功能使用、售后服务、购置费用等各方面,最终选定机械设备。详细介绍湿喷工艺注意事项,合理制定喷涂次序、角度风压、距离等因素,提升施工人员操作设备水平,保证喷涂质量效果。结合喷涂原理、设备特点,借鉴多年施工经验,给定合理化施工建议,保证湿喷质量。  相似文献   

8.
钢桥防腐应遵循"长效、便捷、经济、环保"的原则,按此原则,从4个方面论述了钢桥防腐体系的选择。预处理是对钢材的临时保护措施,因钢桥的制造周期短,不应明确要求对钢板进行预处理。因金属喷涂体系具有施工难度大、速度慢、能耗高、成本高及有明火等缺点,不建议在复杂结构和施工条件受限等情况下采用,可采用富锌涂层体系。氟碳面漆和聚硅氧烷面漆宜在高原地区使用,在城市、平原及丘陵地区宜采用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无机富锌防锈防滑涂料的抗滑移系数能够满足钢桥的安装需求,在涂装效率、成本、难易程度、环保、节能及安全等方面均优于电弧喷铝,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耐温变试验研究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化对免中涂面漆漆漆膜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底材,采用相同的磷化+电泳工艺处理后,喷涂3种不同颜色的免中涂面漆;对耐温变试验前后的漆膜性能(包括耐冲击性、划格试验、杯突试验、抗石击试验、外观、光泽、色差等)进行检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 漆膜表面漆渣的来源 1.1 涂装材料 所谓漆膜表面漆渣是指油漆凝聚在一起且凸起于涂膜表面的颗粒。汽车用涂装材料(包括中涂漆、面漆和罩光漆等)在储运过程中.如果因高温、低温或储运期过长等因素导致涂料沉淀、凝结甚至变质.或者在使用前得不到充分搅拌、不能均匀分散.这些结块喷涂到车身上就会形成漆膜表面漆渣缺陷,漆渣所形成的颗粒一般较小且与涂膜本身颜色相同(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