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金凌 《中国船检》2011,(9):63-65
所谓LNG混合动力就是在船舶现有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下两种运行模式,将船舶单一的柴油动力改造为柴油LNG双燃料动力,通过采用LNG部分替代柴油燃料,达到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有观 《航海》2010,(1):24-24
德国一家柴油机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四冲程双燃料船用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缸径510毫米,冲程600毫米,有直列6缸、7缸、8缸、9缸和V型12缸、14缸、16缸、18缸等系列,单缸功率为1000千瓦,额定转速为514转/分。该发动机既可燃烧天然气,又可燃烧液态船用柴油或重燃油。在燃烧汽化燃料时,该机采用共轨喷油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趋严苛和运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降低航运业运营成本、保护环境,船舶发动机燃油系统不断被改进,双燃料发动机以其污染更少、燃料价格较低, 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船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系统,并为系统设计了性能可靠控气精准的组合喷射阀。为了提高系统适应性,设计了通过T-S模糊控制算法处理油耗和转速信息得出系统的天然气喷入量的控制系统,不安装限油装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柴油机的控制系统,通过发动机自身调节机构对引燃柴油量调节,安装简单方便。在台架实验中,双燃料发动机的替代率随着转速的升高逐渐增大,在额定转速(负荷)点工作时,替代率达到了73%,费用节省率达到了31%,运行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海事局30 m级海事巡逻船0210轮主机进行热平衡和火用分析,获得该主机各部分热量损失和火用损失分布情况,对于采用替代燃料——乙醇柴油进行热力学分析和排放估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保持燃料火用和有用功不变的条件下,采用乙醇柴油时发动机所耗燃料增加3.456%,热效率微增,而二氧化碳排放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北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推出一款国内最先进的双燃料船用发动机,作为船舶动力,它可以同时"进食"柴油和天然气。这款双燃料发动机是大连机车在原有6缸240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而成,能够实现液化天然气与柴油的混合使用,液化天然气对柴油的替代率可达86%,节省燃料成本20%以  相似文献   

6.
<正>Boskalis公司和生物燃料供应商GoodFuels公司将推进"Boskalis on Bio"计划,以测试可持续性生物燃油。在用轻质生物燃料和船用汽油的"落入式"(drop-in)混合物作成功测试后,Boskalis公司的"Willem van Oranje"号船将成为世界上首艘使用100%生物燃油运作的挖泥船。该无硫可持续性剩余燃料由用过的食用油组成,并不含化石燃料。这致使碳排放量大幅减少90%,从而有助于减少Boskalis的碳踪迹。这有关Boskalis世界首创事项是2015年与发动机制造商瓦锡兰(W?rtsil?)和GoodFuels公司合作推出"Boskalis on Bio"试点计划的结果。通过这项计划,Boskalis公司渴  相似文献   

7.
《船艇》1994,(10)
环保型低NOx双燃料发动机从最初推出后的一年来,Coltec工业公司费尔班克思·莫尔斯发动机部已给美国堪萨斯州普拉特市提供采用新技术的首台Colt—Pielstick PC2—5机。新的燃料系统采用预燃室压缩发火,可减少发火所需的柴油量,从而改善性能和降低排放。 在发运之前,额定功率在514转/分时为7823KW的普拉特18缸PC2—5机,经过各种工厂试验,以证实其新燃料系统。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柴油在发动机内的燃烧特性,论述了国内外柴油消烟节油剂的发展和现状,提出研制新的复合型柴油消烟节油剂应从改善柴油特性入手,以柴油消烟剂为主,包含柴油沼净剂、助燃剂、乳化剂、除水剂等多种成分,经复配而成,利用其协同效应达到令人满意的催化燃烧,减少汽车尾气中烟尘含量,提高燃油沼净性能和雾化能力,不引入二次污染等功能。同时分析认为优良的柴油消烟节油剂,能够满足人们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某船用柴油机冒黑烟故障,减少柴油机对海洋空气的污染,文章通过采集柴油机在典型运行工况下的进气压力、排气温度、发动机转速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对喷油器进行拆检,对柴油机的进排气系统和燃油系统的安装进行检查,并对燃油油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柴油机冒黑烟主要是由于燃油油品差、燃油滤芯更换不及时,造成喷油器针阀卡滞,喷油器雾化不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基于GT-POWER仿真环境,构建6135船用4冲程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模型,通过将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搭建的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不同替代率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燃用生物柴油较纯柴油时的功率有所降低,比油耗升高;相同转速下,随着替代率增加,碳烟排放降低。  相似文献   

11.
对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主机液压排气阀壳、喷油器顶部、缸盖表面和燃油泵表面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和振动测点布置,进行了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分析,证实了利用排气阀壳表面的振动信号可以监测液压排气阀的开启和关闭时刻,比缸盖和缸套表面的振动信号更敏感。确定了喷油器顶部的振动信号与燃油喷射有很强的对应性,可以用来监测二冲程柴油机的燃油喷射定时,为船用低速柴油主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已开发的内燃机替代燃料的种类及燃料特性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介绍液化天然气和生物柴油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船用发动机上实现替代燃料高效低污染燃烧的技术措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戴逸君 《船艇》1989,(12):19-20
由于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提高(多数是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燃油消耗率的降低和燃油质量的劣质化,从而根本上促使了气缸直径从160~650毫米范围内中速柴油机活塞设计的升级。从更新的样机不受烧重油能力限制的观点来看,活塞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燃料质量相关联的,因此提高可靠性将再次变为突出的有关方面。起源于铝合金整体活塞的一些规范变得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集装箱码头和场站作业主要依靠集装箱牵引车运输集装箱,其动力来源主要为柴油发动机。在集装箱牵引车使用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及车辆改用低标号柴油,牵引车燃油费用和运营成本增加。为了解决此问题,为集装箱牵引车增设燃油加热系统,使冬季气温变低时牵引车发动机燃油系统仍然可以使用0号柴油,从而降低牵引车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5.
技术前沿     
《航海》2010,(2)
<正>马士基与英劳合作生产船机生物燃料马士基与英国劳氏船级社近日开展为期2年的船用发动机生物——柴油燃料试验。据悉,试验采用的是马士基旗下MaerskKalmar号集装箱船。在试验初期,燃料中将使用5%~7%的生物柴油混合,然后比例逐步增加,测试船用发动机对生物燃料的储存能力、处理能力和使用结果,并在发生不良结果时找出方案克服。  相似文献   

16.
由于船用发动机节能减排的需要,使用清洁能源作为替代燃料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针对氢-天然气-柴油(HND)三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分析此类发动机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增加氢气在混合燃料中的比例使得发动机缸内压力峰值提升,缸内温度增加,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效率和机动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碳氢排放随氢气比例的升高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有所增加;颗粒物排放显著减少。随着氢能源战略的发展,船用HND三燃料发动机在未来有望得到商业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增力节能器     
《船艇》1989,(7)
增力节能器是一种汽车节油装置。利用向汽车发动机喷水或水——酒精的混合液的技术,作为燃料的添加剂和内部的冷却剂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功率和节约燃油。它是采用一种自动控制的喷水系统与手动控制的喷水系统相结合的统一体,可以根据需  相似文献   

18.
杨文猛 《江苏船舶》2010,27(4):24-25,38
随着有关船舶硫化物排放的国际标准日益严格,船用低硫柴油的应用量正在逐渐增加。然而,目前绝大多数船舶的柴油机和供油系统是根据传统燃油的粘度、润滑性能设计的,其粘度低、润滑性能低。在使用低硫燃油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就此介绍低硫燃油系统设计及一些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应用现状和船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生物柴油的性能特点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生物柴油应用于船舶动力装置上所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制备适合于船舶动力装置使用且能大规模生产的船用生物柴油,船舶柴油机燃烧生物柴油的可靠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研究以及对燃油系统的功能要求,指出生物柴油代替现有矿物柴油的前景和研究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周玉苗 《中国水运》2013,(12):153-154
碳氧化物是温室气体,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很大,因此国家鼓励节能减排。船舶和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是以柴油-LNG双燃料替代柴油单-燃料。国家鼓励内河船舶采用LPG/LNG燃料替代柴油和重油,以减少碳氧化物排放和其它有害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