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吉轶 《水运工程》2020,(10):194-197
岩石与泥沙疏浚料在吹填管线输送过程中,破碎后的岩石疏浚料对吹填管线产生严重磨损,管线爆裂、管线断面磨损不均匀等问题会减少绞吸船有效作业时间及吹填管线使用寿命。通过对比沙特阿美贝里钻井岛项目中国与欧洲疏浚公司使用的吹填管线差异发现:欧洲疏浚公司通过在吹填管线中增加快速接头结构以及沉管采用焊接式钢管等方式来适应岩石疏浚吹填管线要求,可以为我国疏浚公司开展挖岩吹填项目时吹填管线的选择与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湖水库的环保疏浚、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性疏浚工程越来越多,管道输送是疏浚泥沙搬运的主要方式,输送距离也越来越长。管道输送中流速沿程的再分布情况和临界流速尚待进一步研究。基于古雷镇填沙工程清水工况及输沙工况分层取样浓度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在此基础上对长直管道输送砂类泥沙颗粒进行三维水动力及砂的运动模拟,分析了直管道沿程的剖面流速再分布特征和泥沙淤积临界流速规律,提出长管中不同断面位置发生泥沙淤积的临界流速公式,为疏浚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疏浚船舶排泥管中的泥浆在管道输送中阻力大,常常引起管道磨损、堵塞和输送功耗大等技术问题,限制了疏浚船舶作用的发挥.加气助送输泥方式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泥浆的管道阻力.通过试验研究了泥浆浓度、管道流量和加气压力等因素的改变对泥浆的管道阻力的影响关系,从试验数据得到在高浓度和大流量的泥浆中加入压力较低的压缩气体具有明显的减阻效果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模拟疏浚工况的泥沙磨损试验机,通过试验确定该试验机最佳工况,试验机能够模拟挖泥船泥泵过流部件的磨损,快速获得磨损试验结果.在选定的试验工况下试验机的磨损试验数据稳定性较好,重复性误差小,重现性误差小,能够用来评定疏浚工况下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在湖泊清淤、航道整治、港口建设和吹填造地等工程项目中,绞吸挖泥船远距离输送泥浆存在管道阻力大、磨损严重、能耗增加等问题,限制了疏浚船舶生产率的发挥。结合工程实例对疏浚排泥管道注气输送技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注气输送技术对疏浚船舶油耗及生产效率的影响,得出“注气输送技术在远距离疏浚中能降低船舶能耗,提升船舶生产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航道疏浚产生的高浓度悬浮泥沙,对海域环境的影响不能忽视,建立二维悬浮物运输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潮流作用下悬浮物的运输。采用盘锦港海港区海流现场的观测数据对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以盘锦港航道工程为例,预测疏浚作业在最不利情况下,悬浮泥沙对海水水质、环境敏感区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郑文 《中国修船》2003,(3):31-33
潜式排泥管道适用于中小型挖泥船 ,只有充分考虑排泥管道的动态和静态特性以及所疏浚的泥浆对管道磨损的影响 ,才能遵循切合实际的工艺规则制造和修理高质量的排泥管道  相似文献   

8.
疏浚管路阻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道输沙阻力损失计算是江河湖泊、港口航道疏浚工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它是设计管道浆体输送系统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动力设备的选型和运行的能耗.文章重点以疏浚工程中泥沙的输送为研究对象,对管内两相流动的阻力特性及临界流速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实验研究了泥沙在不同的浓度和速度下的阻力特性,对3种模型的阻力损失计算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Jufin&Lopatin是一个比较好的计算模型.对于颗粒的不均匀性的影响,科学的方法能提高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李帆  乾东岳 《水运工程》2021,(4):116-123
桃源枢纽船闸位于江心洲洲尾,中水期枢纽两侧同时泄流,船闸下游引航道及口门区段存在横流和泥沙淤积等碍航问题,有必要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采用定床水流和定床输沙试验,研究不同中水期整治方案下,船闸下游引航道及口门区的水流泥沙条件。结果表明:1)左侧疏浚区能有效平衡右侧疏浚区的侧向引流作用,疏浚区宽度越宽,河段横向流速和泥沙淤积量越小。相较于直立墙结构,斜坡式石笼坝导墙能够有效避免末端回流的形成,进一步减小口门区横向流速和泥沙淤积。2)沿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左侧布置疏浚区,疏浚宽度等于1.5倍引航道宽度,疏浚底高程26.44 m,同时采用斜坡式石笼坝延长左侧导墙200 m,可较好解决中水期河段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富强  孙建澎 《水道港口》2002,23(Z1):161-169
适航水深资源的开发 ,即利用淤泥质港口与航道的现行水深图图载水深 (高频测深 )以下浮泥层进行通航 ,这样既可增加航深 ,又可减少港口与航道的泥沙维护疏浚量 ,降低航深的维护费用 ,改善船舶的航行条件 ,它对延长天津港深水航道及泊位的维护疏浚周期、降低天津港泥沙的维护疏浚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首次提出了 :“适航备淤深度”的新概念 ,为全面开发天津港适航水深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首次揭示了天津港回淤浮泥重度从 10 .5kN/m3 密实到 13.0kN/m3 (适航水深下界面浮泥重度值 )大约需 4~ 5个月时间 ,提出了天津港适航、适泊水深下界面浮泥重度可取值 13.0kN/m3 ,为制定维护疏浚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大大节省天津港的泥沙维护疏浚费用。  相似文献   

11.
锚绞车液压管路的安装及投油质量的好坏,是确保液压系统安全可靠的操作及较长使用寿命的重要一环.不完善的液压管路安装及投油,将导致组件严重磨损、故障甚至系统瘫痪.本文介绍了锚绞车在实船使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的液压管路安装投油工艺,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链条零件的耐磨性,达到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提出一种新型的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模型。通过磨损类型判断、典型磨损规律确定2个步骤,完成船舶链条机械的磨损定义及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磨损寿命极限确定、剩余使用寿命估算、磨损率计算3个步骤,完成新型模型的搭建,实现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技术研究。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手段相比,应用新型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模型后,链条零件耐磨性得到明显提升,实现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应用中子活化示踪砂技术对黄骅港疏浚抛泥区的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勘测和研究,给出了泥水扩散的方向,不同方向的扩散量及泥沙团重心的运移方向,对抛泥区的疏浚泥沙回淤进行了简要评估,为黄骅港疏浚抛泥区的优化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珠海港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回淤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不断进行航道升级,需要每年展开水深维护疏浚工程,来有力确保船舶能够安全通航,疏浚泥沙的含水量较高并且施工期间存在较多干扰因素,所致施工维护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珠海港疏浚工程开展过程中,结合港区的泥沙来源及回淤强度分布规律,立足珠海市港区维护疏浚的基本需求,提出新型环保疏浚设备技术运用于港区疏浚工程的主要作用成效。  相似文献   

15.
李波  付桂  顾峰峰  李为华 《水运工程》2022,(12):106-113
针对2020年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全部外抛至海洋倾倒区造成疏浚土资源浪费的问题,利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SHIWM-3D对疏浚土综合利用至横沙浅滩进行固沙保滩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分析横沙浅滩流态分布、泥沙输运扩散情况、疏浚土落淤效果以及对深水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后部分泥沙直接落淤,部分泥沙则随涨落潮流扩散输运。2)横沙浅滩区域大潮期间呈现冲刷状态,小潮期间呈现淤积状态,疏浚土在浅滩总体表现为淤积。3)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至横沙浅滩区域对深水航道的回淤影响不大。4)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至横沙浅滩的方案是可行的,是解决2020年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龙口港航道扩建工程疏浚土输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目前国际上广为应用的DELFT3D软件技术,建立潮流、风浪和泥沙即时耦合计算的二维数学模型,研究龙口港航道扩建工程疏浚土扩散问题。模型建成后,通过实测潮流、潮位和长时段地形变化资料,对模型进行有关参数的率定。在计算成果与实测资料达到相似要求后,首先对疏浚土形成的漂浮水质点运动进行分析,得出了漂浮水质点运移轨迹及影响范围,然后对疏浚土形成的悬移泥沙进行模拟,分析了疏浚土随潮流运动扩散输移而引起的悬浮泥沙的可能分布及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抛泥区距港区和航道较远,不会对港区、航道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冰对海水管道的冲蚀磨损问题,利用fluent中的湍流模型、离散相模型、冲蚀磨损模型对水平直管和90°弯管进行冰水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在不同水流流速、颗粒质量流量、颗粒直径、冲蚀角度条件下管道的磨损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冰颗粒质量流量增加使直管和弯管磨损增大;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直管的磨损增大,弯管的磨损减小;弯管磨损最严重的位置发生在弯管转角处和下游管路的壁面处,而水平直管的上下部均有磨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疏浚土吹填泥沙输移扩散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洋山港区一期工程疏浚土吹境泥沙的起步工程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吹填区开敞水域处的水质点运移轨迹,模拟预演了方案实施后,吹填区内及附近水域因吹境泥沙随潮流运动扩散输移而引起的悬浮泥沙的可能分布及影响范围,并给出了起步工程方案的吹填泥沙流失量及流失率。  相似文献   

19.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航道疏浚施工时,受潮流和泥沙沉积规律的变化影响,地基土体物理力学指标会产生变化,会对防波堤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基于此,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对航道疏浚施工时对防波堤坡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降低了冲刷对堤角产生的影响,提高防波堤的整体稳定性,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20.
超大型绞吸挖泥船泥沙输送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绞吸挖泥船的大型化可以显著加快疏浚速度,提升疏浚效率,降低环境破坏,减少人员劳动。因此,超大型化向来是疏浚业界努力追求的一个方向。上海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设计了当前世界上最大装机功率(2.4 MW)、最大生产能力(在目标工况:排距8 km、挖深30 m、排高10 m、输送d50=0.23 mm中砂,产量大于8 000 m3/h)的绞吸挖泥船。介绍该船泥沙输送系统设计时所采用的基于目标工作点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前人对泥沙管道输送能耗、泥沙对泥泵性能影响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针对设计工况施工效率优化,用极限工况作业能力进行校核的设计优化方法。结果表明:目标工况下,泥泵效率高达84%,柴油机效率高达90%,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