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关于综合交通网规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核心问题:构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网长期以来,在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经过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后,交通运输发展客观上要求回到注重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轨道。各种运输方式必须通过衔接、优化,形成整体能力,达到协调发展,实现综合效益。综合交通网规划将交通运输系统看成是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有机衔接、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经济系统所固有的空间特征和资源约束的角度,分析研究交通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益,使各种运输方式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开始,就做到衔接优化和协调发展。综合交通网规划…  相似文献   

2.
成渝高速公路作为成渝区域运输通道内的主要运输线路,对加强成渝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成渝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成渝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成渝运输通道内运输结构的变化、旅客运输需求的不同特点,都对成渝高速公路的旅客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成渝高速公路旅客运输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输需求理论与运输需求增长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坚  陈宇 《综合运输》2005,(11):11-16
<正>一引言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需要进行具有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运输需求理论和运输需求预测是制定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进行战略性思维需要理论的指导,这必然涉及运输经济学中最基础的运输需求理论。而现有的运输需求理论还不能为我国进行长期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理论上的匮乏势必影响交通运输政策和规划制定的实践。本文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活动空间演化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在该研究框架下讨论决定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及运输需求的增长趋势,并试图跳出交通运输这一局部,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来考虑交通运输问题。二、现有的运输需求理论只适用于短期分析。 运输经济学中的运输需求理论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套用过来的,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运输需求与其他消费品或投资品需求没有特殊之处,运输需求可以用需求函数来表示。一般表述为"运输需求是运输服务的购买者(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存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4.
链式运输——国际旅客多式联运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奎  杨冰 《综合运输》1998,(11):15-17
<正> 一、引言 90年代以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由交通引发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并未见明显好转,反而有日趋恶化的迹象。出门旅行,不管是商务旅行亦或是休闲度假旅行,还决非是一种令人身心愉快的享受,在大多数国家,对大多数人仍然是一件令人十分疲劳、厌倦的经历。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出行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进步,从而传统的旅客运输方式与需求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要求人们多利用公共交通来解决运输问题,然而缺乏魅力的传统公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青海省公路ITS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层面、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青海省发展公路ITS的需求,提出了2012~2015年的发展战略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此外,对青海省公路ITS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4+2"模式的公路ITS总体框架。最后,从政策与组织、技术、投资等层面提出了青海省公路ITS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输》2012,(4):77-85
<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因此,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6: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规划“十一五”蓝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交通经济运行的稳缝性持续提升,发展的协调性继续改善,全年基础设施建养与客货运输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06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构建和谐交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公路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围绕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既快又好地协调发展,2006年中国公路交通将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输保障能力、增进市场行为监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思路:交通运输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连成 《综合运输》2010,(11):31-34
本文指出"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要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适应,由自发满足需求转向自觉满足需求,由追随发展转向引领发展。要主动承担起支持经济发展、协调资源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发展中落实公益理念、服务理念和绿色理念。最后本文提出由支持战略、畅通战略、安全战略、和谐战略和创新战略组成的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运输需求的本质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把握运输需求的内涵,科学引导交通运输实践更好满足运输需求,从运输需求与资源优化配置、使用者位移需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运输生产的关系方面剖析了运输需求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运输需求的特征。研究表明,运输需求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就是使用者的位移需求,而不是车辆的位移需求,它同社会经济是互动发展的,并且其实现过程就是其生产过程,具有客观性、主导性、适应性和特殊性四个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 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它既有要求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面,又有要求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关系,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一面。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必须首先适应环境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企业面临的环境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决策乃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是江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平台。立足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区位条件及发展阶段,对其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分析了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角度分析新常态下城市群交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以支撑区域开放发展为目标提出强化城市群面向区域的互联互通网络,提升航空通达能力,优化水运效率、降低水运成本等交通发展建议;从促进城市群内聚发展角度提出优化城市群综合运输组织模式,完善城际交通网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秦芬芬 《综合运输》2018,(12):83-87
随着大气环境保护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2018年中央财经会议对运输结构调整提出明确要求,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本文对近几年的运输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划分为地方试点、正式提出和明确目标三个阶段,并结合我国公路和铁路运输发展特点对政策演变开展内涵分析,从大气治理发展阶段、结构调整目标的提出时机、政策推进的特点三个角度进行了规律和特征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运输结构调整发展方向,即在行政手段短期内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应通过今后较长时期多种提升运输效率举措的施行,从根本上促进运输结构逐步自行调整趋于合理,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4.
姜大立  杜文 《综合运输》1997,(10):25-27
<正>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易腐食品如肉、鱼、蛋、奶、水果、蔬菜的需求数量逐年增长,质量期望也越来越高。1962年我国城镇人均易腐食品消费量仅为15.46公斤,而到1982年即达50.7公斤,易腐食品的运量1982年为1031万吨,而到2000年据预测将达8020万吨。保质、保量地将易腐食品从生产地运达消费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现行有效的方法就是冷藏运输。由于冷藏运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如西欧、美国等由于开展冷藏运输的时间长、冷藏设备和设施良好充足、冷藏技术先进,使得易腐食品的生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外对于综合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三个层面中对于综合运输系统与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经济等等的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为从量化的角度更加深入的理解各系统之间协调度发展规律,本文以四川省近几年各个系统相关要素的发展为例,从协同论的角度分析了系统间的关系,并借鉴"3E系统协调度模型"建立简单的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出历年整体协调度值;通过对历年协调度值走向的分析,从整体上明确四川省的发展状况,总结出四川省各大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四川省综合运输系统更好的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给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人类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大自然的改善并非同步的,相反,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从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到对人力的自信和对“人定胜天”的执著,进一步对协调发展的认知和对可持续发展的着手实施,这是一个艰难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并且一直持续下去的过程。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作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其发展模式正在对环境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事实上,环境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的进步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也制约着经济、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探寻与环境容量、资源条件基本适应的可持续运输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以区域交通促进产业结构和空间经济结构双重优化的理论观点研究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交通战略方针、建设重点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小机场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大多中小机场的发展需要靠财政补贴来维持。随着国家新政策的颁布,我国中小机场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中小机场的支持政策也提出新的需求。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中小机场的补贴数据、吞吐数据、所在城市数据等,探究其中现象及规律,从数据中发现当前补贴政策下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在坚持已有补贴政策精髓的同时,提出适应新需求的补贴政策建议,保障中小机场在新环境下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蒙俄通道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打造的6条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之一,中蒙铁路运输通道是中蒙俄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中蒙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中具有重要作用。自2014年我国与蒙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中蒙跨境铁路建设和运输成为两国加强务实合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中蒙跨境铁路通道发展现状及铁路口岸主要货类情况;阐述了提升既有铁路通道服务水平和建设中蒙铁路新通道的重要意义;梳理了中蒙铁路通道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推进中蒙铁路通道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应对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