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15日,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最后一根腹杆吊装成功,标志着澜沧江第一座铁路桥合龙(见图1)。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横跨澜沧江两岸,全长528.1m,桥面距江面超过270m,主跨为上承式劲性骨架钢筋混凝土拱桥,拱肋计算跨径342m,矢高82.416m,矢跨比1/4.15,拱肋为拱轴系数m=3.4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1号塔沉井底节8m高钢壳完成最后一个节段的吊装,顺利实现"合龙"。2号塔沉井底节23m的陆地拼装部分已完成,正在做下水前的最后准备(见图1)。大桥1号塔沉井在汉阳岸,总高38m,为陆地沉井,在现场拼装完成后采取三次接高三次下沉的施工方案。2号塔沉井在靠近武昌岸的水中,总高50m,其中23m高在距桥位上游约20km的工厂制造,拼装完成后,采用气囊法转向整体下水,下水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0,(4)
以马滩红水河特大桥138m高缆索吊装系统塔架为工程背景,介绍了一种塔底固结、吊扣合一式塔架,以及一种基于GNSS的塔顶纵向位移主动控制技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检测,验证了采用塔底固结以及吊塔与扣塔相结合的高塔架在大跨度缆索吊装系统中的可行性,供类似工程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4.
缆索吊装工法具有跨越能力强,水平和垂直运输机动灵活,适应性广,施工便捷安全稳定等优点,在拱桥施工中被广泛采用。缆索吊吊装系统由塔架支承系统、主缆承重系统、垂直起吊和纵向运行跑车系统及锚碇锚固系统等组成,吊装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然而,作为主要承载体系的支撑塔架一般用钢量大,造价高,设计一种利用桥梁主墩的高塔架缆索吊装系统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并可节约工期。本文结合乌梅河特大桥300m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吊装的工程为例,对利用主墩的高塔架大跨度缆索吊装系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3月13日晚,经过反复测算,全天作业,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完成首个格栅底座板吊装(见图1)。该格栅底座板及顶推架长14.21m,高3m,横向宽4.512 m,自重71.28t,采用塔顶门架吊装。格栅底座板安装就位后,采用无收缩高强度混凝土与塔柱形成刚性连接,之后再将主索鞍及其构配件精确放置在其顶面并具有可滑移条件。随着主桥上部结构安装工程的推进,待主索鞍在格栅底座板顶面按监控指令分阶段逐步顶推就位后,再将主  相似文献   

6.
深中通道陆域主线引桥上部结构为跨度40m预制混凝土箱梁,等宽段单柱墩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截面形式为倒梯形,尺寸为19.5m(长)×2.5m(宽)×3m(高)。盖梁施工采用在墩身上预埋钢棒、牛腿,安装三角托架作为支撑,钢筋在预制场绑扎成型,整体运输至墩位,由100t履带吊机吊装至墩顶,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由拌合站搅拌后,运输至现场,采用汽车泵浇筑。三角托架采用HM488型钢制作,地面拼装再整体吊装,拆除时采用分块整体拆除倒用;钢筋采用部品整体预制、整体吊装,既降低了安全风险、缩短了工期,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钢拱肋在以前大都是分三到五段吊装,在空中进行拼接。这种吊装方法的缺点是:(1)在河道中搭设临时支撑,会影响河道通航;(2)施工工期长;(3)空中拼接时,接头的焊缝质量没有在地面焊接好;(4)空中作业多,安全风险增大。该文介绍了上海川杨桥的83m跨系杆拱桥钢拱肋采用整体吊装施工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施工工艺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钓鱼台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Civil建立塔架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拱箱在永顺岸塔前48m起吊(预制场起吊后吊点位置)、拱箱起吊和运输至索跨跨中、石堤西岸拱脚段就位3种吊装工况下的塔架受力及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塔架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闫兴非  张涛  汪罗英  彭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50-52,M0008,M0009
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中泖港大桥主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混合而成的桥梁,桥梁的总体跨径布置为65 m+135 m+65 m,其中主跨跨中55 m范围布置了钢箱梁其他部分布置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该桥的主梁在中间桥墩处梁高为7.2 m,高跨比为1/18.75,跨中梁高3.2 m,高跨比1/42.18,混凝土部分箱梁梁底按2次抛物线变化,钢箱梁采用等截面形式。对该桥采用ANSYS软件建立板壳实体模型进行主桥整体分析表明,该桥各个结构部位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悬臂对称浇筑混凝土梁段、支架上浇筑边跨混凝土合龙段、施工钢混结合段以及整体吊装钢箱梁节段等。运营情况表明该混合梁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山香山大桥主桥为双层钢桁梁公路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36+312+880+312+136) m。桥塔采用人字形混凝土塔,下设整体式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7 mm高强度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索;约束体系采用带纵向阻尼器的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2片N形主桁的钢桁梁结构,桁宽42.2 m,标准梁段桁高2.8 m。上、下弦杆和腹杆均采用带加劲肋的箱形截面,横梁均采用鱼腹式。边跨187.2 m范围内下层桥面采用混凝土桥面板起压重作用,其余上、下层桥面板均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下层纵向钢-混结合段位于辅助墩往跨中第4个节段,距辅助墩51.2 m,设置承压板、支撑加劲肋、预应力钢束、剪力钉和PBL板;横向钢-混结合段位于下层行车道两侧钢桥面板和混凝土桥面板之间(距下弦杆2.2 m处),设置剪力钉、PBL板和1.3 m宽UHPC后浇段。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全桥整体受力分析及桥面板局部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满足规范要求。主梁采用大节段整体吊装施工,标准吊装节段长度为25.6 m,节段间除钢桥面板和弦杆顶板采用焊接外,其余均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相似文献   

11.
刘钢城  王耀军 《公路》2013,(1):97-99
通过对新建山西长(治)安(阳)高速公路平顺~省界段山区峡谷桥梁设计过程进行技术总结,归纳了该项目的桥梁设计特点。通过对白母塘大桥、槐树坪大桥两座峡谷桥梁结构类型的技术经济比选分析,说明其选择结构类型的依据,认为在墩高小于60m以下时,不一味追求采用大跨度桥,而采用40m的预制吊装梁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长江门户第一桥”的上海长江大桥主通航孔桥6月20日吊装最后一块桥面板,标志着全长8.9km的长江大桥全线贯通。长江大桥是长江隧桥工程之一,从长兴岛到崇明岛桥梁部分,其主通航孔桥距崇明陈家镇约5km,为双索面分离式钢箱梁斜拉桥,主桥塔高为212m,主跨全长为730m,宽51m,为中国同类型桥的第三大桥,世界同类型桥的第五大桥。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跨河中小桥上部结构设计、施工需求出发,结合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材料特点,比选了适宜中小跨径UHPC预制梁的截面形式,提出了基于UHPC预制π梁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桥面板(RC桥面板)的UHPC-RC组合梁结构形式。并以上海嘉闵高架袁家河地面桥(桥宽17.75 m,跨径22 m)为工程背景,开展了UHPC-RC组合梁的上部结构方案设计、预制梁力学性能试验、工程应用及实桥荷载试验。试验结果及工程实践表明,该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结构力学性能的同时,兼具构件轻巧(UHPC预制π梁吊装重量仅为同桥面面积空心板梁重量的60%)、运输吊装简单、施工快速便捷、经济性相对较好等优点,适应目前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22日,随着最后一道湿接缝混凝土的浇筑完成,贵州息黔高速六广河大桥成功实现高精度合龙(见图1)。六广河大桥是贵州息黔高速公路上的节点工程,为一座(243+580+243)m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跨580m,为目前贵州最大跨度叠合梁斜拉桥。桥面距河面高差375m,具有建设规模大、风险高的显著特点。施工过程中面临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1,66(7):165-169
广州南沙港铁路西江特大桥为(110+230+110)m的PC连续刚构柔性拱桥,主拱采用异位拼装和整体提升的施工技术。着重介绍钢管拱拱肋小节段支架拼装、大节段整体吊装的施工技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大节段吊装工况模拟,并与实际测量数据比较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软件与现场施工相结合,充分验证了吊装方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 )世界上跨径 ( 5 5 0m)最大的拱形桥 ,跨度比目前世界最大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桥还长 32m ;( 2 )目前世界上首座采用箱型拱结构的特大型拱桥 ,主拱截面世界最大 ( 9m高、5m宽 ) ;( 3)目前世界上首座除合龙接口采用栓接外 ,完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的大型拱桥 ,现场焊接焊缝总长度达 4万多米 ,接近于上海市内环高架路的总长度 ;( 4 )在拱桥造桥过程中单体构件吊装重量世界最大 ( 860t) ,河中跨拱肋吊装最大重量 ( 4 80t)也居世界首位 ;( 5 )主桥建造中融合了斜拉桥、拱桥、悬索桥三种不同类型桥梁施工工艺于一身 ,是目前世界上在单座桥梁建造…  相似文献   

17.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设计为中央单索面钢索塔钢箱梁三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10+129+258+258+129+110)m,采用外边跨无斜拉索的布跨方案。外边跨整体段长128.355 m,重约3 516 t,采用无支架整体吊装施工技术一体化安装。现主要介绍外边跨整体段双起重船抬吊工艺、吊具设计及监控措施。工程实践表明:整体段吊装吊具设计合理,吊装工艺安全可靠,"逐级纠偏"的监控措施能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起重船性能参数所造成的同步性控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澜沧江托巴大桥为主跨100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箱拱桥,全桥共30个拱箱,采用斜拉扣挂缆索吊装法施工,最大吊重74t。由于施工现场的限制以及传统缆索吊机的不足,为实现缆索吊机可负载条件下往复式实时横移,提出采用双向移动缆索吊机进行吊装。双向移动缆索吊机主要由主索(跨度281m,设计垂度17.5m)、横移系统(由台车和油缸步进液压千斤顶组成)、地锚系统(由地锚梁及预应力锚索构成)、起重及牵引系统、机电设备等构成。按照实际工况设计双向移动缆索吊机的各组件,在双向移动缆索吊机安装后进行测试试验,通过试验后,将该吊机应用于该桥的吊装施工。实践证明,双向移动缆索吊机可以承担吊装任务,实现全桥吊装范围无死角覆盖,可节约工期。  相似文献   

19.
贝雷选型和布置是支架设计的关键。该文从标准布局(贝雷横距为0.45 m/0.9 m)加强型双层贝雷梁强度、刚度容许条件入手,以箱梁支点腹板厚为自变量,基于现浇箱梁高(腹板高)与跨径的近似关系,运用理论推导,编制单跨钢管立柱+加强型双层贝雷支架选型表格,并指出该类支架适应最大现浇箱梁跨径不宜大于35 m。结合工程案例,运用Midas有限元分析验证其准确性,可为水上单跨现浇箱梁加强型双层贝雷快速选型、标准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京杭运河邵伯三线船闸跨闸桥梁42m组合箱梁工程的施工过程,重点对42m组合箱梁的安全吊装进行了分析、验算,阐述了内河航道大跨径组合箱梁的预制、运输、吊装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