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猛,军民用特种船舶上均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引起了重视,国内第一艘自行设计设置动力定位系统的无限航区大型船舶是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该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后,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也为我国船舶动力定位技术的实际应用与不断发展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功能、设计要求,并以“大洋一号”船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动力定位系统的论证、设计、主要设备选型、系统调试、以及试验试航的结果,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根据台湾海峡区域常年波浪统计资料分析,提出了适合海峡高速渡船航线的选型基本条件,并据此对高速高耐波性的船型进行了综合比较,对于风大浪高的海峡航线,本文提出了运输效率和乘座舒适性较佳的水翼增升穿浪艇车客渡方案,与水翼艇和气垫船相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造价便宜。 相似文献
4.
5.
6.
7.
以我国电力推进中型海洋救助船为研究对象,研究串联式混合动力模式在该船型上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效能,优化全船的电站配置,使其在综合工况下的柴油机负荷率更为合理。应用结果表明,对于工况复杂的救助船而言,混合动力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通过合理地为该类型船配置混合动力系统,能有效提升其柴油机运行效率,起到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柴油机运行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针对国际拖曳水池会议(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ITTC)推荐的实船试航航速修正方法中对波浪增阻的修正未严格区分迎浪工况和随浪工况的情况,对一艘50500载重吨油船进行随浪规则波模型试验,并将所得结果与迎浪规则波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研究船舶在随浪中的波浪增阻和运动规律.采用ITTC实船功率预报推荐的阻力推力一致法对该船进行实际海况下的失速预报分析,对比迎浪和随浪工况下的实船失速预报情况.结果 发现,在相同等级的海况下,随浪工况下的船舶失速比迎浪工况下的船舶失速小,且随着海况等级的提升,两者的失速差值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12.
分析9 艘圆舭型快艇船模浅水阻力系列试验资料,寻找每艘船模阻力变化规律,由108 条内插阻力曲线应用回归分析直接计算及依据深水阻力转换的间接计算分别计算浅水阻力曲线。可用于该类船型浅水功率估算及主尺度优化分析计算。对无浅水影响最小水深及超临界纵倾角也作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试论高速船的安全航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速船独特的船舶操纵特性对航行安全的影响,并提出高速船在值班、瞭望、安全航速以及雷达避碰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就《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关于高速船的相关条款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隧道尾而增大螺肇桨直径是提高排水型快艇快速性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1艘隧道尾排水型快艇的模型阻力,自航试验结果,并分析了过渡阶段快艇的自航要素特点,可供此类艇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三体船兴波阻力与片体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据线性兴波阻力理论推导了辅船体与主船体水下体积不相等情况下的兴波阻力计算公式,据此以数学船型作为片体对高速三体船片体兴波干扰规律、兴波阻力曲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简单枚举与等值线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对片体布局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速船极限强度状态的分析,讨论了板格的极限强度和两种总纵强度失效模式,给出了对应于两种失效状态下船体梁的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计算分析,对中国船级社有关规范的总纵强度衡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种具有半潜-水面航态变换功能的新型潜伏式高速船型,基于非稳态RANS方程组与VOF模型求解粘性流场,结合动态流域边界与滑移网格技术,对目标船在垂直面内三自由度运动及其喷水推进器叶轮随船定轴高速旋转的耦合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主机平均转速条件下,所预报自航点体积傅氏数与自航模型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7%以内;从半潜到水面的航态变换过程中,船体有显著的纵倾与升沉,船体主要克服压差阻力,船体兴波由相互叠加的首波、肩波、尾波逐渐发展为首尾分明的两个波系,在喷水推进器射流区内捕捉到生成和发展的高强度涡系。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断阶对船舶流场及阻力性能的影响,针对一条中低速船舶在断阶位置、断阶高度不同,不计自由面影响且船舶无攻角条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SIMPLEC算法,耦合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性方程。采用SSTk-ω两方程模型,压力采用标准格式;动量方程、雷诺应力封闭方程均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计算结果与原型船模的对比性分析显示:与原型船模相比,断阶导致船模总粘性阻力均略有增加,断阶位置下游一定范围内的船体壁面切应力以及压力系数均有所增加;断阶高度为船舶吃水的0.037 5%与0.025%相比,断阶高度小阻力增幅小;与14站处断阶相比,位于13站处的断阶方案的船模总阻力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