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仪式和庆典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以视觉文化为视角,探究视觉文化对主体认知的改造作用,构建仪典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觉性"阐释模型,从而推动视觉仪典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可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发挥故事元素,以船政故事的视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逐步建立隐性情感链接的过程。探讨船政故事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即客观真实原则、"三因"辩证原则以及品牌塑造的原则,强调船政故事情感共鸣、价值理念传播、文化自信培育的育人功能。船政故事作为区域海洋文化浸润下,洋务运动时期产生的特有产物,以其为载体运用导入需求、隐性内化以及典型示范等途径不断融入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最终实现思想的碰撞、灵魂的触动以及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3.
正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使人们的沟通方式、社交方式、获取信息方式被改变,公交企业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微信应用于公交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如下。1利用微信"圈起"工作群,突破自身组织和工作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内容等基本信息,并且能被教育主题操作;二是能够将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员工联系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者和  相似文献   

4.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及"互联网+"时代背景推动下,"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载体和手段,"互联网+"背景下带给青年学生在思想、理论、情感认同等方面新的教育需求,也给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行了工作创新举措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出了载体的概念,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栽体的历史沿革,简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进而从载体设计,载体内容和载体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课程实效,还有利于高职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品质和培育工匠精神。当前,高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令人堪忧,价值认同也比较薄弱。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点带面"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高职模式"也尚未有效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职理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支撑、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条件保障等四个方面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型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的兴起,微信平台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由于微信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文中从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平台这个载体创新并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以文化人"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文章对习近平"以文化人"思想进行内涵阐释,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发展现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9.
当前,主题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并日益受到重视,但并不是所有的主题活动载体运用效果都很理想。如何有效利用主题活动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载体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队伍建设、载体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三个方面提出有效运用主题活动载体的对策,以期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将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教育内容,也能够和谐师生关系、创新教育载体,对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将微信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大学生思想观念存在偏差、教师的媒体知识存在不足、微信教育功能发挥不够以及缺乏建设文明和谐环境的保障等诸多困境。因此,在微信应用过程中,还需通过更新大学生思想观念、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微信教育功能、营造文明和谐环境,优化思政教育路径,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