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1960年Nowell等在美国费城的一名慢粒患者中发现了一种特异性的标记染色体称为Ph~1染色体(即第22对的一个染色体的长臂的一半缺失)以后,一些学者研究证明,85%以上的慢粒患者都具有这种Ph~1染色体。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这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可累及所有骨髓的细胞,除慢粒患者外,在急淋、急粒、慢淋、红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患者中都曾出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101例白血病及26例感染患者的髓细胞NAP活性测定。结果急非淋、急淋与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可呈强阳性反应,亦可为阴性,慢粒髓细胞,NAP活性明显减低,慢粒急变者则明显升高,其酶活性与感染及类白血病反应相似。故NAP活性测定呈强阳性反应者,应首先考虑类白血病反应,但不能完全排除白血病之可能,特别是慢粒急变的初发型及CNL,应结合临床进一步探讨其它鉴别诊断之依据。NAP活性测定不能作为鉴别急淋与急非淋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以下简称勾慢粒急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终末期的表现,急变后病情进展迅速,自然生存期多三个月左右。急变期与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相似,大都并有进行性贫血、出血、发烧有时高烧而恶化死亡。为探讨慢粒急变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就其临床表现分析讨论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虽然仅占所有白血病总数的15%,但多发于30~60岁。诊断后平均生存期约3.5年,转为急性变后约有80%病人死亡。最近的资料指出,急性变后平均生存时间约为2个月。慢粒急性变(简称TCML)表现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临床表现指示急性转变、也没有单一的实验室指标。在通常情况下经过数周或数月缓慢出现的骨髓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造血系统     
(一)白血病:据统计白血病类型可达11种以上,通过骨髓细胞或外周血培养后进行核型分析,将一些白血病表现的染色体畸变特征介绍如下: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患者体内有一个特殊的标记染色体(是在结构上发生改变的不正常的染色体,通过这种标记与正常细胞进行区别),这种标记染色体据荧光染  相似文献   

6.
尽管有的报告,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急粒)使用联合化疗诱导方案,完全缓解率可达65%—90%τ~(·2),但缓解期多较短,且易复发,仍难较长期地存活。如何延长缓解期及存活时间,是当前急粒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脾脏可能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和恶化的作用~3,和慢粒急变后部分患者切脾后存活期延长的报导,以及我们观察到急粒缓解后,长  相似文献   

7.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下称慢粒)是血液系统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在我国仅次于急粒、急淋居于第三位。近年来有关本病的中西医药治疗报告甚多,为了提高临床效果,选择较恰当的方法、药物和时机。故对此作一概述。1865年Lissaure首先用坤剂治疗,可获暂时改善。本世和初曾试用苯剂,但疗效可疑。其后近50年的时间里,放疗成为慢粒最主要的疗法,较不治疗者,中数生存期有所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体外药敏实验的方法。用色素排除法对各型白血病患者病人37例进行试验,试验药物12种,并讨论了药敏试验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由于方法简便、客观、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通过中草药物对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作用试验,初步发现白花蛇舌草、倒挂牛的作用明显。特别是慢粒患者白细胞对倒挂牛最为敏感,值得进一步实验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似有增高趋势,而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又占急性白血病的1/2以上。如我院自1972年7月~1976年12月血细胞室共接诊各型白血病530例,其中急性白血病329例,急粒190例。急粒占白血病的35.6%,占急性白血病的57.6%,故可说是常见病之一。目前抗白血病化疗也日新月异。特别是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对  相似文献   

10.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下简称急粒)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变化复杂。实践证明、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及分化程度不同时,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亦有明显差异,因而探讨急粒的分型标准,摸索其与临床关系的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定疗效,判断预后,探索病因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细胞培养、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去甲斑蝥素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株DNA和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对RNA合成未见明显影响;对正常人骨髓细胞DNA合成无抑制相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h染色体和bcr-abl m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分期、治疗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同时检测437份慢粒标本的Ph染色体和bcr-abl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bcr-abl mRNA定量结果逐渐增高(P<0.0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bcr-abl mRNA定量结果随时间逐渐降低,一般在移植6月后转阴,服用格列卫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程相似,但融合基因转阴所用时间较长.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bcr-abl mRNA较Ph染色体的检测更为敏感,对于疾病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微小残留病变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二十年以前对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还是束手无策的。1962月以后由于化疗的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和细胞生化的研究成就来指导临床实践,使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急淋完全缓解率儿童为90%,但急粒的疗效远不如急淋,一般完全缓解率为50%左右,笔者学习了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组陆道培教授关于羟基脲同步化方案治疗急粒的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选用羟基脲同步化方案,自1976年12月——1979年2月两年内我们观察2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对其中15例坚持用够一个疗者的病人进行初步结总:  相似文献   

14.
三尖杉酯类生物硷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已得到肯定,单用所得的完全缓解率为16.6—27.7%。为了提高疗效,我们在一九七七年十月——一九七八年三月,半年内试用了以三尖杉酯硷为主的HOAP联合化疗方案,连续无选择地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称急粒)6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慢性中性粒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简称CNL,是一种少见的白血病。国外曾报道30余例。国内近几年亦报道30余例。我院最近又收治一例,并做了骨髓CFu—Gm现在报告如下: 刘某,男,65岁,农民,河南籍。以左上腹包块二年、加重四个月之主诉于1986年9月15日入院。患者二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上腹包块约肋缘下三横指,不影响劳动,未引起重视,一年前曾在开封市  相似文献   

16.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伴多浆膜腔积液者较少,而同时伴有原粒细胞瘤者更为少见,我们曾遇一例,在砚察过程中曾误诊为结核,类白血病样反应及淋巴瘤等,因其较为特殊,故予以报导。病例介绍. 患者姬××,男性、24岁、工人,住院号100734,于1976年7月12日以发热,轻咳、左胸痛,气短一月主诉入院。一月前无原因发热,不畏寒,继则轻咳,左侧胸痛,病情逐渐增重,嗣后更有气短,不能平卧,半月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胸腔积液”而收住院。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国风产一系列抗非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单抗),以免疫荧光技术,对4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了检测与分型,比较了ANLL免疫学分型与细胞形态学分型的关系和CML急变期与慢性期抗原的不同点;并对4例形态上难以分型的急性白血病(AL)进行了免疫学分型。结果发现:国产的一系列抗非淋巴细胞单抗,可把FAB_(M1~M5)分为原粒、早幼粒及幼单单核细胞型;ANLL免疫学分型与形态学分型有关,但又不完全一致;28例慢性期CML全部与一个中性粒细胞的单抗反应,而8例急变期CML原始细胞无此抗原表达。4例细胞形态学分型困难的AL经单抗进行免疫学分型,3例为急淋,1例为急非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羧甲淀粉钠的促排便作用。方法小鼠禁食,灌胃洛哌丁胺3 d,制备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小鼠禁水3 d制备失水燥结型便秘模型,给药后以3 h内排便总粒数、肠推进率、粪便含水率和肠内液体评价羧甲淀粉钠的作用。结果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组造模3 d后排便总粒数为7.9±6.0,羧甲淀粉钠0.45、0.9、1.8 g/kg组排便总粒数分别为18.5±5.0、17.3±8.3和22.9±8.4,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且效果优于阳性药莫沙必利组(14.3±8.4)。羧甲淀粉钠3个剂量组的肠推进率分别为(75.3±9.2)%、(78.7±9.6)%和(79.4±8.0)%,与模型组(63.0±13.6)%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失水燥结型便秘模型组造模3 d后排便总粒数25.8±8.5,羧甲淀粉钠0.9和1.8 g/kg组的排便总粒数分别为37.9±9.9和37.2±7.9,均比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羧甲淀粉钠1.8 g/kg组肠推进率为(83.2±12.8)%,比模型组(72.6±11.5)%显著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粪便含水率(49.0±6.8)%,羧甲淀粉钠0.3、0.6、1.2 g/kg组分别为(56.0±4.1)%、(57.7±10.4)%和(60.2±6.8)%,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增多(P<0.05或P<0.01)。羧甲淀粉钠0.6和1.2 g/kg组大鼠的肠分泌液也比生理盐水组增多(P<0.05或P<0.01)。结论羧甲淀粉钠有改善便秘小鼠排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数十年来,随着白血病化疗和支持疗法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生存期相应的延长,因而急性白血病的骨髓外损害较前多见。最常累及的器官和系统为: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肾脏、卵巢、结肠、脏肝的损害亦可见到。急性白血病的神经系统合并症,按过去的病理学分类为:(1) 神经系统的白血病浸润,(2) 颅内出血,(3) 神经系统的感染。现将有关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即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HLA-I类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血病易感性与HLA-I类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寻找白血病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对65例白血病患者和48例正常对照组健康者进行HLA-A、B基因分型。结果在等位基因HLA-A、B中,白血病患者的HLA-A01、B38基因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HLA-A11基因的基因频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因A01、B38对白血病有遗传易感作用,而基因A11对白血病有遗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