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成  李一兵  祝军  何明科 《汽车工程》2005,27(1):50-53,34
从两车侧刮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在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对速度情况下,该类型事故中一车轮胎在另一车车身上刮擦产生的痕迹。提出并推导出了依据轮胎上任一点在车身上遗留的片断摆线擦痕估计两车相对速度的方法和计算步骤。突破了以往同类型事故分析中对刮擦痕迹利用的诸多严格限制。最后给出了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刘成  李一兵  李宝良  马瑾 《汽车工程》2006,28(1):68-72,77
通过分析车轮与车身相互刮擦时所产生的刮擦痕迹,提出了在刮擦点的位置参数不能获得时,单纯依据刮擦痕迹包含的信息估计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叶卫兵 《驾驶园》2011,(1):81-81
12月4日,浙江温岭一读者来电:温岭箬横泥屋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老人先被一辆车撞倒,后又被两车碾轧,但三辆车当时都没有马上停下来,而是驶离了现场。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驾驶园》2008,(11):98-99
8月31日,在宁夏石嘴山市108县道50KM下庙三叉路口处,一辆车号为宁A83xxx的农用车在对前方路况及车辆观察不清的情况下直接左转弯,与对面相向行驶的大客车相撞,造成数人受轻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5.
一、案情概述 2007年5月27日,一辆车牌号为浙B07602半挂牵引车带挂(浙B0542挂)在杭甬高速公路60公里+581米处与一辆车牌号为沪BM6106(临)沃尔沃轿车发生碰撞,导致半挂牵引车驾驶室锁紧装置损坏翻转而二死二伤、沃尔沃轿车烧毁、以及道路中央护栏受损的交通事故。因涉及半挂牵引车左前轮脱落是两车相撞前发生还是两车相撞后发生的技术问题。当地高速交警大队委托某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其鉴定结论为:”半挂车左前车轮是因机械故障自然分离脱落。而不是撞击后导致脱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起货车与轿车侧面恶性擦撞事故的损伤情况,分析了两车相撞的部位、相撞前的相对速度及事故原因。  相似文献   

7.
邵建成 《驾驶园》2004,(11):29-30
1.在一个三车道的路上,当你从左侧超越前车(位于中间道)回中间车道时,后面有一辆车以更快的速度从右侧超车且稍前于你并人中间车道,如果你只看前面或后视镜,你的车头就有可能横擦对方的车尾.由于两车超车时的速度都很快,发现时距离太近以至来不及反应.这种刮擦碰的危险及类似情况常发生在多车道的城市快速路上,车多速度快,很多车来回窜道超车.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是容易发生危险的.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因汽车翻车造成的事故占整个事故的42%以上。汽车翻车后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人员伤亡。笔者在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总结如下8种易造成翻车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供驾驶员参考。两车相撞造成翻车当两车剧烈相撞时,如果两车大小悬殊太大或地势高低落差大,受惯性的作用,一般小车或处于低位置的车辆易造成翻车。预防方法:不要超速行驶,当两车难免发生碰撞时,要早制动,尽量减轻撞击力度。冰雪道路易翻车冰雪道路上行驶,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小,容易出现车辆侧滑、摆头等现象。如果车速较快,极易发生翻车。预防方法: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一起轿车与微型客车侧面擦刮事故中两车擦刮部位、擦刮痕迹辨识、擦刮时两车的运动过程,并对如何避免发生此类事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行车过程中,上行车与下行车的相错称为会车。很多新手恐惧会车,特别是在路面较窄的路面会车时,新手往往会产生紧张情绪,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会出现熄火、停车让行,甚至造成两车相互刮擦、相撞,或碰刮路旁非机动车辆、行人以及路侧隔离设施等。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新手首先要在心理上克服紧张害怕的情绪,轻松面对会车。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事故现场可视轮胎印迹强度与车辆动力学特性、轮胎橡胶磨损特征及道路表面灰度之间的关联特性,提出基于车路耦合的事故现场轮胎印迹强度参数化研究方法。通过结合动态滑动摩擦因数模型及轮胎非线性模型,建立车辆路面9 DOF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BOX惯性测量技术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胎面磨损能量模型,从车路系统角度确定车辆、轮胎和路面特性对轮胎全局摩擦力及胎面磨损特性的影响。结合印迹强度特征模型提出轮胎印迹强度参数研究方法,选取不同制动、转向角工况及3组路面、胎面特性对轮胎路面接地力学特性、胎面橡胶磨损量、可视轮胎印迹特征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印迹强度仅与全局摩擦力大小有关,与轮胎路面滑移方向无关;滑移工况下胎面橡胶磨损量随着全局摩擦力和滑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印迹强度变化不明显;制动力矩和道路表面灰度对产生可视轮胎印迹起决定作用,转向角主要影响不规则可视轮胎印迹的产生;前轮轮胎最先出现可视印迹,且可视印迹长度和强度均高于后轮轮胎;采取可视印迹起点作为事故车辆速度判定具有一定的误差,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成果能够为基于可视轮胎印迹的交通事故重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重建是交通事故分析、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交通事故重建方法对现场轮胎印迹及车体痕迹依赖程度较高,随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交通事故中的轮胎印迹越来越少,交通事故重建的技术难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汽车ECU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以EDR为代表的数据记录装置为交通事故重建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平均车速和车速标准差的路段安全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几条典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车辆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对路段交通安全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车辆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对路段事故率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统计样本进行了路段事故率与平均速度、速度离散性、车速标准差系数的偏相关分析,从计算结果发现分析路段事故率与车速离散性的相关系数最大,表明影响分析路段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车速分散性;最后采用质量控制法,筛选出同类型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并提出了同类型路段车速离散性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车速低于设计车速时,为降低道路事故率,应着重控制车速分散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新能源汽车事故分析存在受限因素多、相互关联复杂度高、资源消耗大、事故原因较难下定论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数据为例,提出一套事故数据模式特征匹配追踪的方法。通过构造高斯高阶导数滤波器,对模板信号的高阶微分特征进行抽取并形成多维特征模板,再用滤波器组与目标信号作卷积,将两者作相关性运算,计算其相关系数,把相关系数理解成概率并作为匹配程度的度量,计算联合概率最终完成模板信号的匹配程度计算,实现目标信号的匹配追踪。验证表明该方法科学有效,能够区分正常车辆和事故车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预警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轮胎印迹的事故再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玉凯  金先龙  黄靖  侯心一 《汽车工程》2006,28(3):250-253,286
首先建立了相机的三维摄影测量模型,用于轮胎印迹的准确勘测和建模。然后建立了车辆运动及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用以模拟车辆在碰撞前、碰撞过程及碰撞后的运动轨迹,和摄影测量得到的轮胎印迹模型比较,采用轨迹优化的方法实现交通事故在计算机上的三维模拟再现。最后通过在典型事故再现中的应用阐述此方法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管控二级公路的交通安全,定量刻画二级公路事故严重程度与交通流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元(谋)-双(柏)公路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期监测的交通事故数据及交通流数据,利用结构方程中的测量模型实现事故严重程度的量化计算,并运用Spearman分析法、决策树算法及随机森林模型选取影响事故严重程度的关键交通流参数,进一步采用多变量多项式比率法建立关键交通流参数与事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程,获取二级公路交通流特征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相比于事故率、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等指标,事故规模更能准确且全面地表征事故严重程度;②大车(指大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型货车、拖挂货车、集装箱车)平均日交通量、轻型车(指拖拉机、摩托车)平均日交通量、v/c、车速变异系数是影响二级公路事故严重程度的4个关键交通流参数;③各交通流参数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且不同参数对事故规模的影响程度不同;④当大车平均日交通量、轻型车平均日交通量、v/c、车速变异系数分别取200~340veh·d-1,200~380veh·d-1,0~0.1及0.7~0.77,0~0.15及0.6~1时,二级公路的事故规模较小;当大车平均日交通量、轻型车平均日交通量、v/c、车速变异系数分别取0~200veh·d-1,0~190veh·d-1,0.32~0.63,0.16~0.2及0.4~0.6时,二级公路事故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优化思想的事故再现碰撞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兵  裴剑平  袁泉 《汽车工程》2002,24(4):279-282
建立碰撞模型求解碰撞速度是交通事故再现的关键步骤,现有的大多数碰接模型不具备对冗余的输入参数信息进行优化的能力。本文基于优化思想,充分利用来自事故现场的信息,建立了对应的事故再现碰撞模型,可以实现冗余信息的优化,提高了事故处理的鲁棒性。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典型的交通事故碰撞速度。  相似文献   

18.
郭磊  王建强  李克强 《汽车工程》2007,29(5):372-376,400
为避免道路上行驶的其它车辆对车道线识别的干扰,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识别的车道线识别方法。融合雷达数据,车辆识别模块首先在图像中识别出车辆占据的区域;对于每一个车道线识别模块挑出的车道线候选点进行判断,去除处于车辆区域的车道线点;如果有效车道线点数目不足,则利用卡尔曼滤波的跟踪结果,确定符合最小风险函数的车道线位置。经过多种工况下的试验验证,该方法能够稳定地对车道线进行识别,准确地提取车道线参数,并且算法对车辆干扰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车辆的行驶速度鉴定是交通事故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1起交通事故的车速鉴定,阐述了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一般过程,包括事故现场的勘察、车损情况等,并结合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车速计算。结果表明,应通过认真分析事故过程来选择车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