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和地铁运营安全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8年不同的非地铁施工工况影响,以及地铁在运营下的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变位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提出了实施监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选取、布置监测范围、监测断面、监测点和基准点的基本要求。文章论述了监测系统中仪器设备配置和组成的方法,在运营客观环境限制下实现自动监测的解决方案。认为监测系统只有具备了全方位监测隧道局部和整体变形的功能,且能系统、完整、连续、及时地测量出局部和整体变形变位的准确位置、大小量值、变形方向和变化速率,才能够使我们实时动态并准确地掌握非地铁施工对地铁隧道影响的程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保障地铁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涉及多复杂因素,需全面分析处理,此举既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又提升地铁建设质量和效率。分析评估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并提出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地铁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以期为地铁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穿江地铁隧道面临渗漏、河床异常变形等风险,在施工及运营期开展河道监测对保障穿江隧道安全至关重要.文章以福州市地铁1号线穿江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盾构施工期间水下环境感知、河床地形测量、水体流态观测及监测成果与预警分析等河道监测工作,并基于实测资料分析了穿江隧道区域2009—2018年间的河床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河...  相似文献   

4.
嘉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重庆嘉华工程嘉华隧道施工,从安全风险控制出发,分析了城市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源,采取了适当的安全风险监测手段,通过对安全风险源的监测.及时发现安全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修改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建议,使嘉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通过对施工资料和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使隧道施工安全和进度得到最优结合.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介绍隧道及地铁工程预警控制平台的建设及应用,统筹分析了隧道及地铁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便更加准确地指导隧道及地铁现场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快速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并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平台采用自动触发和手动预判触发双重预警控制,结合红线卡控、围岩变形、施工材料容差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四项预警内容,控制隧道及地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平台实现全集团公司所有隧道及地铁工程的集中管理,所有施工信息和有效数据通过互联网即时传输,有效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高铁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性,实现施工质量与安全目标,通过阐述高铁隧道施工应用监控量测技术的重要性,对具体隧道施工案例进行分析,探索隧道施工监控测量技术的要求,并对监控量测数据和安全性评价作出整体性分析。从而得出在高铁隧道施工中应用监控量测技术能在保障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对施工作用安全性进行指导,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公路隧道施工中正洞施工建设水平,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实际工程案例,通过重点分析施工测量、洞口段施工、洞身段施工及变形监测等技术要点,保障公路隧道建成运行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分析原理,对某隧道地表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去噪、提取变形特征、分离不同变形频率、估计其观测精度等处理分析,使监测结果的误差控制在±1mm以内,并得出隧道施工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为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广州地铁小北站暗挖隧道FBG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技术对广州地铁五号线小北站暗挖区间隧道进行了监测研究,内容包括监测设备比选、监测系统设计、传感器封装及保护、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根据监测数据对隧道在开挖期间初期支护体的内力、温度及与围岩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FBG传感技术用于地下工程的监测十分可行,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王芊 《福建交通科技》2022,(12):79-83+93
以观音山隧道监测项目为依托,设计并建立了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监测方案及数据分析等内容,展示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施工期间隧道结构关键位置的健康监测,实时反映了隧道的健康状况,有效保障了隧道运营安全,可为同类隧道的监测系统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邻近区域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结构沉降变形,保证地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对全站机器人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基于全站机器人监测技术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在邻近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地铁隧道的结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达到实时监测的目的,在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监测及预警工作中有较高的推广与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盾构隧道在通过不良地质条件地段施工过程中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可能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尤其是隧道穿过正在施工的基坑止水幕墙时,可能会拉裂幕墙危及基坑及附近建筑物安全,因此必须进行监测。文章介绍了广州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监测的经验和体会,可供同类工程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感知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运营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和变形发展状况,分析病害成因并及时预警潜在风险,文章依托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高岭二号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工程实例,从监测断面和内容的选取,以及测点布置等方面,探索了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运营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构建技术。近7个月的监测数据表明,该健康监测系统能较好反映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具备良好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始祖山公路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相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有效的反映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形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对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月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所通过的地层富含地下水、岩溶水,软岩、挤压破碎段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伴有煤层瓦斯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如何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隧道安全施工和顺利通过煤层瓦斯等有害气体段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通过超前地质钻孔和设立瓦斯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有效掌握瓦斯及有害气体的具体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通风,采用全自动瓦斯监控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同时采取钻孔排放和注浆止气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瓦斯及有害气体突出的危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高铁是我国重点发展项目,其能够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是确保高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基于此,从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重要性角度出发,提出高铁隧道施工质量监控与管理的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及时对不良地质进行处理、加强对防水体系的监管以及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等,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高铁隧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浅埋超小间距隧道盾构施工,文章以特拉维夫红线轻轨工程西标段双线盾构施工为工程背景,从隧道加固施工、盾构掘进控制、监测控制与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加固施工在小间距盾构隧道施工中至关重要,可有效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对未加固的小间距盾构隧道施工,应保持土压平稳,加强土压精细化控制;严格控制出渣量,做好渣土改良,控制土体损失率低于0.3%;在盾壳外部注入膨润土或克泥效,可有效地减少邻近隧道的位移量;应结合实时监测数据,控制回填注浆量及注浆质量;隧道施工过程应加强对邻近既有建筑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新建青岛地铁8号线青岛北站—沧口站区间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初期支护距3号线底板结构仅0.4 m,在不影响既有地铁3号线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施工难度极大。通过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新建线路下穿施工全过程,制定针对性措施:采用非爆破机械开挖减小震动;加强超前支护和及时支护封闭成环,控制沉降;自动化监测快速反馈3号线结构变形信息以指导现场施工。通过现场技术手段和安全管控手段,下穿施工期间3号线隧道结构最大沉降仅2.11 mm,道床最大沉降仅1.55 mm,满足沉降控制要求,施工期间未对地铁3号线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相关工程经验可为今后小净距、小角度、长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安地铁二号线区间隧道施工对城墙等国家级文物的影响是隧道安全施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针对该地铁工程介绍了上行线隧道盾构下穿护城河及城墙时的地表变形控制措施和施工变形监测方案,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盾构施工中,造成地表沉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盾构施工过程中,注浆必须同步、足量且补浆及时;随着盾构的推进,需要不断调整土压力以适应地层的变化。隧道已经安全通过城墙,表明所采用的地表沉降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隧道工程作为特殊的地下工程构筑物,施工过程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风险,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监测十分重要。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通过三维点云测量,可以进行隧道开挖过程与模型对比分析、变形对比分析和侵限对比分析,及时地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的沉降和收敛情况、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为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最佳时机和修改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可依监测成果进行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预报和风险分级管理。工程实践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测量结果与Leica TPS1200全站仪对比表明,精度符合规范规定的相关要求,数据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