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优化地下工程巷道围岩掘进爆破参数和控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亟需掌握围岩的动态力学特性和破坏、能耗等特征,借助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开展灰岩在三维动静组合循环冲击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一定轴压、不同围压和循环冲击耦合作用对灰岩峰值应力、动态抗压强度、破坏特征以及能量吸收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轴压一定时,灰岩在相同冲击次数下的峰值应力和动态抗压强度随围压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破坏程度随围压的增大先减轻后加剧,说明适当地增大围压会提高灰岩的抗冲击性能,但这种提高并不是无限的,围压过高会使灰岩的内部损伤劣化,进而降低其抗冲击性能;灰岩的能量吸收率随冲击次数呈多项式关系,其吸收的冲击入射能随着围压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适当的围压会降低灰岩的吸收能,但过大的围压会使灰岩试样吸收能明显升高。因此,地下工程在爆破开挖前,可根据围岩应力检测判断围岩受力状态,进而预判不同单响药量下的破岩效果,为调整和优化爆破参数以及控制爆破对围岩造成的损伤和扰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岩体在冲击爆炸下的破坏和岩爆的预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土工程中在冲击爆炸作用下的破坏进行简单分析,概括的说明了岩爆产生的机理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弹性转子防撞护栏存在的问题,使用NBR胶粒改性ABS,期望得到一种新型转子成型材料.结果显示,NBR改性后的ABS冲击强度有大幅提升,但拉伸强渡、弯曲强度有所下降,材料可加工性变差;使用CPE增容后,复合材料各项性能均有所提升,流动性无影响.最终确定配方为ABS:NBR:CPE为100:30:15,所得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保持不变,冲击强度大幅增长,可用作弹性转子材料.  相似文献   

4.
高能量冲击压实能有效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与差异沉降,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冲击压实在德商高速公路菏泽至曹县段粉砂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克服路基隐患,提高公路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气东送管线隧道段众多,过大的冲击载荷将会破坏隧道固定墩的固定作用。为了研究清管器在隧道段中对管道的冲击和其运动规律,结合流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清管器在管道中的冲击模型,模拟分析了清管作业过程中清管器速度与管道输送压力对管道应力与加速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管道输送压力对管道应力的影响最大,清管器速度、清管器种类对隧道段管道的应力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复合支护结构变形破坏特征及承载机制,考虑拱架-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在支护结构典型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支护结构纯弯室内试验及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对试件在弯矩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拱架布设位置、喷射混凝土强度、钢筋网直径及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对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管混凝土无钢筋网试件(SRCS-FW)强度较低,混凝土迅速开裂后与拱架发生滑移破坏,钢管混凝土双层钢筋网试件(SRCS-FS)变形效果较好,呈现较好的后期承载特性;SRCS-FS试件临界滑移破坏强度较高,其极限弯矩比SRCS-FW试件极限弯矩高40.9%;构件弹性变形阶段拱架、钢筋网、混凝土三者协同作用效果明显,开裂阶段试件拉力主要由受拉侧钢筋网和拱架分担,压力由拱架和受压区混凝土分担;支护结构参数设计要综合分析其承载性能、经济性及工程经验和施工便利性。  相似文献   

7.
施工开挖速度及工作面推进速率会对周围岩体的变形破坏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应变速率下裂隙砂岩强度特性及贯通破坏模式,利用伺服压力机对其进行单轴压缩,分析了裂隙砂岩力学特性、贯通破坏模式等随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并从能量演化角度阐释了不同应变速率下裂隙砂岩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1)裂隙砂岩试样峰值强度会随应变速率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且增幅逐渐变大,与完整砂岩相比,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较大应力波动;(2)裂隙砂岩贯通模式主要以拉剪贯通为主,且随着应变速率增大,试样三裂隙区域破坏程度更大,剪贯通模式越为显著;(3)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总能量、弹性能及耗散能均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应变速率越大,储存的弹性能所占输入总能量的比例越大,而耗散能所占比例越小。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加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加固技术,因为碳纤维的结构稳定、质量较轻且拥有良好的耐寒和耐腐蚀性能,目前在桥梁的加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碳纤维的材料特性进行了介绍,探讨了碳纤维在桥梁加固施工中的应用方法,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布是一种新型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密度小、厚度薄、质量轻等特点,基本不增加加固构件自重及截面尺寸,采用其对梁、板、柱进行加固后的效果比较明显.文章以广西防城港防城区二桥梁板桥维修加固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板式梁桥梁板加固的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管道维修补强的方法可以归结为焊接类型、夹具类型和纤维复合材料类型三大类,其中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技术是综合性能最优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管道维修补强技术.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维修补强技术及其补强原理,及其在油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中的应用.实践证明: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补强缺陷管道具有免焊不动火和带压运行修复等优点,可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1.
由于碳纤维片受力过程中特有的线弹性性质,粘贴加固计算时需判断加固截面的应变状态.为便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结合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粘贴碳纤维片加固设计,应用碳纤维片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介绍了该公式在加固设计及强度复核中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同时,结合试验研究成果,详细说明了相关系数的取值依据,以增强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片可大大提高主梁的抗弯刚度,增加主梁的承载潜力,有效抑制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开展管道修复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的现状,国内外公司都致力发展相应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通过实例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应用于带有焊接补丁缺陷的天然气管道,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使管道安全运行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是新兴技术,在国外有少数的在木质和砌体结构上的补强加固应用。利用空间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软件,对带有翼缘板薄壁箱形连续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各个有限元分析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石灰处治法是平凉-绵阳高速公路庄浪湿陷性黄土区域施工中常用方法之一,因此,了解和分析石灰处治庄浪湿陷性黄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很有必要。文章对庄浪湿陷性黄土进行了物理性质、矿物成分、击实特性等测试,并对石灰处治后的黄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灰土比、不同压实度条件下的湿陷性黄土的强度特征和破坏模式,得出如下结论:(1)石灰处治庄浪湿陷性黄土强度受灰土比和压实度的双重影响。随着压实度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低压实度条件下,无侧限抗压强度并不随灰土比线性增加,压实度达到96%及以上时,灰土比越大,无侧限抗压强度才越大。(2)石灰处治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破坏模式表明,当灰土比越大时,土体剪坏之后越易呈现出锥形的破坏模式,且灰土比越大,土体脆断的突然性越强。在相同灰土比条件下,压实度越大,破坏模式越体现出脆性。  相似文献   

15.
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脆性围岩应力释放型破坏(岩爆、片帮掉块等)和结构面—应力型破坏(围岩松弛、喷层开裂、顶拱坍塌等)是洞室群围岩破坏常见的主要形式。文章以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尾水连接管洞室群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踏勘统计分析,基于500μm显微镜观察、室内岩石力学单轴压缩试验对围岩应力释放型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数值模拟、孔内摄像技术对围岩结构面—应力型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完整性较好的脆性围岩(Ⅱ类)具有一定的塑性性能,洞室开挖卸荷后岩体易发生压剪破坏,产生与受力方向呈小夹角的破坏面,塑性势能沿破裂面释放,进而引起薄层掉块或岩爆现象;对于完整性较差的围岩(Ⅲ类),由于节理、错动带等裂隙的存在,多表现为岩性强度高、岩体强度低的性状。围岩微裂纹在高地应力作用下逐渐扩展连通,形成相互切割的结构面,并逐步向岩体深部不断发展,直至应力完全释放,受周边洞室爆破振动影响时易发生坍塌现象,破坏过程在宏观上表现为由表及里并具时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开展路基基底冲击碾压施工,对试验路段进行冲击碾压实验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冲击压实技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供推广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冲击压实处治效果,文章依据实际工程,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前后开展现场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沉降差和压实度检测结果,得出试验段冲击压实最佳碾压遍数为30遍。通过分析动力触探试验和土工试验结果可知,冲击压实后地基土密实度提高、压缩性下降,消除了湿陷性,整体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由于曲线梁桥有别于直线梁桥的特殊结构,冲击系数确定与直梁桥区别较大.对曲线梁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冲击系数确定做简要的分析,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论证.  相似文献   

20.
路基水毁是高速公路破坏的主要形式,对公路运输造成了严重影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高速公路建筑结构的水稳定性能不断变化。高速公路中存在较多的沿河路段,这些路段的边坡受到洪水的冲刷后,会出现失稳破坏的情况。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路基水毁特征和水毁类型出发,建立了边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发现,高速公路的边坡失稳主要出现在沟谷沿河路段,以及跨河大桥的桥头处。随后利用ANSYS软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洪水冲击下的边坡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