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为了安全、高效地解决整体道床沉降问题,针对地铁运营线路不同沉降期的道岔区整体道床沉降病害提出建立整体道床沉降监控平台、在道床沉降尚未稳定期间设置弯折特制铁垫板调高扣件、待道床沉降稳定后进行“注浆修复、机械抬升+注浆修复、凿除岔枕重新浇筑混凝土平台”等综合整治策略。研究成果可供地铁运营线路道床沉降病害整治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
谌明星 《工程科技》2007,(2):110-113
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中,线路尤其是站场线路变化较大,道岔拆铺工作量多,既有接触网设备对线路影响大,新设接触网支柱受线路制约严重,在接触网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天窗点时间有限、站前站后多专业同步施工等因素,给接触网施工带来很大的限制,采用合理的过渡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以上负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施工对接触网过渡施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段轨道工程设计中在钢轨扣件、道岔、道床、轨道减振降噪、附属设施,以及在无缝轨道施工等方面开发和应用的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并取得了少维修和减振降噪的实际效果,可为同类轨道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佳佳 《人民交通》2020,(7):77-77,7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货运能力紧缺日益明显.铁路因其通畅便利、运力强大的特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既有线路进行提速、扩能改造是释放铁路运能和促进客货运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以既有青龙山站改造施工为例,重点讲述了多站场间融合改造、道岔插铺施工组织和技术控制,希望对未来同类型既有大型站场改造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敷设方式及土建施工方法的选择受到周边环境、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道路交通、地上地下建(构)筑物及河道等的影响和制约。对济南市轨道工程土建施工方法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根据工程建设条件及城市特点,对线路的敷设方式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并对泉水保护的措施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运输繁忙的站场改造施工,通过点外预铺、点内插入施工方法来保证道岔插铺的施工质量与生产运输的矛盾。此次插入交叉渡线为92改进型50kg/m钢轨9号、5.0m间距交叉渡线(混凝土枕),图号:CZ2210。道岔在线外组装并加以连接固定,通过滑轨滑道、机械牵引方法横移到位,最后与既有线路顺接。通过在有限时间内,成组快速插入特种道岔,在道岔预铺、道岔横移就位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后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与既有线接轨道岔施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海市轨道交通8号线人民广场站与既有1号线接轨道岔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研究,进而提出了推荐无枕式整体道床方案的具体施工组织步骤和工艺流程及平立面布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海越江隧道运营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越江隧道陆续进入大修期。对隧道大修期间上风道板拆除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结合延安东路隧道大修工程,对隧道上风道板的快速拆除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实施了低净空下上风道板快速拆除的方法。该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环保、安全、机械化程度高、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连续流水程度高等特点,可为后续隧道大修工艺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兴建,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各类近接工程的出现,给实际施工带来了极大挑战。文章依托长沙地铁1号线涂家冲站—铁道学院站区间隧道下穿京广铁路工程,对盾构下穿既有运营铁路的施工控制深入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包括旋喷桩加固、线路架空加固(横挑纵抬)等针对性的施工控制方案,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控制措施的保护下,既有运营铁路路基与铁轨的变形值均能够满足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所提出的控制措施是有效可靠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RAll合同段洋门互通c匝道桥工程为例,介绍了现浇箱梁施工中扣件式钢管支架的设置方案,并对满堂支架各部分进行受力荷载验算.分别阐述了预压及拆除,并提出施工时注意事项,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轨道交通连接市郊的线路上开行快慢车有利于缩短长距离出行乘客的乘坐时间,提升服务水平。在借鉴国外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基于计算机试铺运行图的仿真模拟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研究了限定越行站条件下不同越行地点和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对通过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不同运营方案条件下的线路最大能力。仿真结果可以为线路的开行方案优化及增能措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时,如何在无预加固措施下保证新建隧道和既有铁路的安全,是施工的关键。文章依托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元华停车场东出入场线盾构隧道近接既有成昆铁路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最不利工况下的工程安全性,通过主动托换补偿地层应力损失的可行性以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泥岩地层、无预加固、有列车荷载作用、注浆压力控制在0.30 MPa及以上条件下,盾构隧道近接下穿既有成昆铁路施工时,能主动托换补偿地层应力损失,限制围岩塑性区发展,满足铁路线路轨道10m弦高低偏差矢度值≤±0.5 mm的管理规定,确保盾构近接施工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南友高速公路NK128+915车行天桥拆除工程为例,分析了该桥爆破拆除的工程难点,介绍了上跨运营高速公路天桥爆破拆除的施工组织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对类似工程的拆除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工程为例,为确保线路开通运营工期节点,车站机电安装与装修、区间盾构掘进及冻结法联络通道施工需同步进行。基于此,现场施工综合考虑工期、场地条件(地面、车站内及区间隧道内)、冻结效果及成本,提出2个联络通道冻结共用1个冻结站,即将冻结站设在已贯通隧道的2个联络通道中间位置的施工技术方案,通过优化冻结站机组选型、冻结管路布置、管片预加固支架体系等技术措施,实现区间盾构及冻结加固同步施工。根据施工过程监测及数据分析,总结冻结壁发展规律及通道安全开挖条件,同时对现场冷却水温度、环境温度升高等问题提出应对措施。通过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措施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铁弹性短轨枕线路长时间的运营,橡胶套靴发生老化、破裂,造成线路几何尺寸变化大、减振量下降、钢轨波磨严重,轨道框架几何形状变化超限等日常维修保养成本较高,且不能很好的解决弹性短轨枕的病害。弹性短轨枕快速更换改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单股轨枕隔五拔一、左右股对称、前后作业间隔"措施进行施工,线路施工期间列车在35km/h的速度通过施工线路段,保证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且能很好的与原线路过渡,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6.
铁路铺轨施工是铁路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新建线路一次性铺设长钢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研究与应用新型高效的现代化铺架机械和施工技术以及科学的组织与管理方法成了必然趋势。轨道的高平顺性对提高运营质量效果显著,少维修和免维修轨道对提高运营效益作用巨大。500m长钢轨的铺设技术难度大,对设备和工艺要求高,焊接质量、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和锁定等都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为解决500m长轨无缝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500m长轨的铺设、焊接、放散与锁定等关键技术问题,为解决长轨无缝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施工技术方案比选、安全质量管理等施工过程控制方面对轨道抬、降高差及范围大,改拨线路长等施工方案的优化问题进行了阐述,籍以在其它同类项目中予以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传统铁道工程实训条件的局限性,并针对高铁轨道构造及其施工与维修过程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传统的铁道工程实训教学基地应将高铁轨道构造、施工新技术、维修新设备等引入实训建设中,围绕高铁轨道精调、无缝线路焊接及探伤、大型机械养路等方面实施"高铁"转型改造方案,构建基于当前高速铁路的铁道工程实训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9.
沙子哨互通为安紫高速连接惠兴高速的枢纽互通,其D匝道的两个设计方案起点位置分别受惠兴高速一处顺层岩质高边坡以及一处高墩桥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两个匝道设计方案的优劣性并进行经济技术指标比较。同时针对互通D匝道"拼接桥梁"与"拆除高边坡"两个方案从建设条件、结构方案、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专项评估,继而确定合理、经济、安全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为此类情况下的公路工程设计和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最大限度降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非封闭路段原有上跨车行天桥拆除施工对车流通行的影响,并确保施工与交通安全,本文以成乐高速公路扩建试验段的5座旧桥拆除工程为例,针对现有施工技术对拆除作业及交通运行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研究提出了分批次统一破碎拆除的施工方法和安全管控方案,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工艺、全面的安全管控措施解决了破碎拆除法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及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