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生命周期全过程的信号系统安全论证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结构表示法(GSN)构建的安全论证模型,将安全需求与证实融入到系统完整生命周期中,规范了论证的步骤和方法,统一了安全论证流程。该方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信号ATS与ISCS集成TIAS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ATS、综合监控系统以及TIAS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分析了2种集成方案的优缺点;通过与ATS、PSCADA、BAS等系统的集成或互联,将这些信息统一纳入到行车综合自动化平台上,实现对行车、机电、运维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道岔的性能直接影响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尖轨作为道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操动状态对道岔的正常工作有重要影响。基于此,从道岔尖轨操动基本原理出发,分析铁路道岔尖轨操动上下抖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预防措施,以期有效解决铁路道岔尖轨操动上下抖动问题,保证道岔的正常操动和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朱昭俊  李雪芹 《综合运输》2022,(5):74-79+143
为改变目前我国道路信号配时方案与实际交通流不匹配的情况,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增加绿灯的使用率,提出基于Python与Tensorflow的交通信号决策系统。介绍交通信号决策系统的整体框架及各个模块的层次关系,详细说明每部分的原理及实现方法。通过Python在互联网上实现实时交通数据自动采集,将搜集的数据分类存储。采用TensorFlow框架建立车速预测模型,通过机器学习不断调整优化模型。根据优化后的车速模型预测未来交通流状态变化趋势,交通信号决策系统能够在不同的交通流状态下自适应决策采取不同的绿波信号配时方案。通过VISSIM仿真结果表明,交通信号决策系统能够显著降低道路的拥堵程度,有效降低了道路机动车的停车次数和停车延误,极大地提高路网的运行效率,增大区域协调控制系统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脚步,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现代人对于交通客运服务礼仪是非常重视的,而如何通过交通服务礼仪培训体系的建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礼仪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轨道交通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及其含义进行了阐述,并解析...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本文结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各大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浮动车数据,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的交通信号控制辅助优化机制。研究发现可利用互联网路口拥堵报警数据及时有效发现问题路口,利用路段拥堵指数及路口交通流参数变化趋势辅助评估配时方案的优化效果,并通过成都市应用实例证明该机制适用于当前交通控制场景需求,可有效辅助交通信号优化工作,是传统交通模式向真正智能交通模式过渡的阶梯。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对城市发展和人们出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重要性,针对当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主要因素,从提高运营频次、扩大线路规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数字化技术创新、完善运营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经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和建设热潮。与此同时快速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技术及技能人才成为行业内尤为迫切和紧要的任务。与学校教育有所不同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实践特点决定了其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高效、丰富的培训资源和设备则成为培育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已出现了钢轮钢轨、跨座式单轨、有轨电车及胶轮路轨等多元化轨道交通制式。以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及南延伸为例,通过对跨座式单轨的核心技术——轨道梁和道岔自主研发及工程技术创新点的介绍,倡导全国各地因城设计,以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示范性工程为样板,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再研发"的创新之路,自主创新,驱动多层次、多制式的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以车联网为落脚点,围绕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未来优化方向展开讨论,详细介绍了系统逻辑架构、工作原理,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以启发,为日后升级该系统等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国内外城市轨道钢轨打磨发展历程,借鉴国铁钢轨打磨先进技术,介绍国内外城市轨道钢轨打磨方式,并以RGHC打磨车为例分析打磨车维护作业模式、打磨系统、保障系统等方面特点,从智慧与集成运维、高效与绿色作业和装备与工艺升级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钢轨打磨技术发展趋势,为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部交通科技》2014,(2):I0003-I000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预警技术成功构建 1月21日,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系统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有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冠疫情防范常态化的后疫情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频繁受到疫情的影响,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疫情及后疫情期间客流量数据,通过使用LSTM模型量化疫情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验证了城市相关管控策略对轨道系统韧性具有明显影响,提供合理的管控策略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交通韧性理论和交通系统在疫情期间各阶段状态,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韧性治理的相关对策及建议,为疫情防范常态化阶段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韧性和精准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信号灯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现实意义,首先,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多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与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其次,结合目前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现状,重点论述Agent代理程序、车道饱和流量以及信号配时方法在交通控制领域的应用路径。最终取得预期效果,这不仅可以提升交通信号数据的获取能力,还能加快城市道路的智能化管控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更加凸显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在工作中应急突发处置的能力,是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孟毅在参与第十一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赛项技术方案编撰和审定过程中,最关心的内容之一。在孟毅看来,一线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考评最关键在于考评的主体内容与从业人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符合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实际生产作业的现实情况,才能通过职业技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国内不同城市轨道公司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地铁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构架,而后主要介绍了各部分系统功能以及数据连接构架情况,最后依据乌鲁木齐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与发展,给出了乌鲁木齐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时序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运输繁忙的站场改造施工,通过点外预铺、点内插入施工方法来保证道岔插铺的施工质量与生产运输的矛盾。此次插入交叉渡线为92改进型50kg/m钢轨9号、5.0m间距交叉渡线(混凝土枕),图号:CZ2210。道岔在线外组装并加以连接固定,通过滑轨滑道、机械牵引方法横移到位,最后与既有线路顺接。通过在有限时间内,成组快速插入特种道岔,在道岔预铺、道岔横移就位施工过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后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是为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具有显著公益特性的民生工程。其具有运量大、快速、准时、安全、环保的突出拖量和比较优势,日益成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客流量与日剧增,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总结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安全风险特性,提出了系统识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的相关定性、定量方法与技术流程,并基于运营调度日志数据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实现了关键运营安全风险因素的定量化识别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时有所见,往往会对轨道交通系统产生严重影响。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综合考虑应急预案、人员组织管理、技术应用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因素,旨在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安全疏散策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乘客的安全,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