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定义为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甲状腺外浸润、高危亚型、气管或喉返神经浸润的PTMC。手术干预,如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是PTMC的主要治疗方式。本研究纳入了124例接受甲状腺适形切除术的患者,其可获得不劣于腺叶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术的远期肿瘤结果。该术式或可成为未来的PTMC诊疗的一部分,PTMC精准医疗需依赖基因检测、分子分型等技术早期识别淋巴结微浸润等高风险因素,实现生物学外科理念的整合。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滤泡癌是滤泡细胞衍生的一种甲状腺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发病率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第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甲状腺滤泡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10%~15%。其死亡率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部分患者初治时已经发现骨或肺的转移。早期诊治和密切随访是改善预后、延长术后生存期的主要手段。甲状腺滤泡癌常以临床病理血管、包膜浸润为诊断依据,有时因未见明确的浸润灶或取材不足而漏诊,超声及细针穿刺诊断困难,而细胞学标记物检测目前并不成熟。本文总结目前甲状腺滤泡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热点,旨在提高我们对甲状腺滤泡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肿瘤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肿瘤蛋白质组学是其重要分支。本文从甲状腺肿瘤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以及甲状腺癌治疗的分子靶点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来甲状腺肿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我们西安医学院有关普通外科方面近年来也有着飞跃的发展,除常见疾患的诊治工作有显著提高外,我们还开展了一些新的诊治工作,为一侧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全切除合并颈深淋巴结的清除术,乳房癌的扩大根治术,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脾肾静脉吻合分流术,治疗十二指肠或胰头部恶性肿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胃恶性肿瘤的胃全切除后,施行较合乎生理的食道十二指肠吻合术等。因而供某些过去在西北地区不能治疗的病人得到合理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NIS mR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mR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NIS mRNA在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5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含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0例甲状腺滤泡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NIS转录表达与甲状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相比,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NIS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NIS mRNA表达虽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但与颈淋巴结转移以及与肿瘤临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5)。有颈淋巴结转移组患者NIS mRNA表达量比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下降(P<0.05)。此外,Ⅲ~Ⅳ期肿瘤患者癌组织NIS mRNA表达量比Ⅰ~Ⅱ期显著下降(P<0.05)。结论 NIS表达差异可以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个性化放射性碘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yclinE和PCNA的表达 ,探讨CyclinE与肿瘤发生及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 17例甲状腺腺瘤、43例甲状腺癌及 19例瘤旁“正常”组织中的CyclinE及PCNA的表达。结果 CyclinE及PCNA在“正常”组织与甲状腺腺瘤组织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CyclinE及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 ,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CyclinE和PCNA的表达在“正常”组织、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组织中均呈正相关。结论 CyclinE的表达可以作为诊断甲状腺癌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和SABC法检测61例甲状腺癌、43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和19例癌旁组织标本的VEGF及FGF3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9%、16.3%、10.5%,FGF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7.0%及5.3%的,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比较,VEGF及FGF3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甲状腺癌T3/T4期组、预后不良组及复发组的强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VEGF染色分数与甲状腺癌预后指数呈正相关(r=0.323,P=0.011);FGF3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P>0.05),但在VEGF阳性的甲状腺癌中有更高的表达(P<0.05)。结论VEGF及FGF3的过表达可作为协助甲状腺癌诊断的一个指标,两者在甲状腺癌中有协同表达;VEGF是甲状腺癌的预后预示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血浆铜蓝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86例甲状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P表达,发现所有的滤泡性腺癌和95%的乳头状腺癌表现有CP的免疫阳性反应,而良性甲状腺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除1例嗜酸性细胞腺癌外,均未发现有CP的免疫染色。提示CP在甲状腺癌的生长、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能成为甲状腺癌的标志物,对甲状腺癌的标志物,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测定 59例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 受体 (SIL- 2 R)。结果显示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 SIL- 2 R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 (P <0 .0 1 )。良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甲状腺癌术后 5~ 1 0 d血清中 SIL- 2 R较术前增高 ,可能与术前血清中 SIL- 2 R高水平及手术干扰机体免疫有关。术后约 2 0 d基本降至正常。甲状腺癌血清中 SIL- 2 R升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提示检测血清中 SIL- 2 R对判别甲状腺疾病良、恶性 ,估计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80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ER,PR)。结果显示:ER,PR阳性率与肿瘤良恶性、分化程度、性别有关。提示:ER,PR可作为甲状腺癌的一个生物学标记,有助于预后判断。ER是影响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ER,PR阳性细胞可为进一步研究雌、孕激素对甲状腺肿瘤的作用机制提供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