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汽车总布置设计中,参照标准法规对M1类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要求,根据N类汽(卡车)和M1类汽车人机系统的差异化,推导出N类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区域的实际需求,以及N类汽车除霜除雾系统布置的关键要素,建立N类汽车除霜布置系统的理论体系,为N类汽车总布置设计中除霜系统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CFD方法对汽车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车内气流的速度、温度、湿度、以及车窗玻璃的温度和空气的传热量等参数,进而对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除雾进行数值模拟,对其除霜除雾效率和效果进行分析,为汽车除霜除雾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某款轿车除霜仿真三维模型。选择风道出口格栅角度为试验因子,风窗玻璃表面风速为目标函数,使用程序集成的方法,将Isight作为上层软件,集成自动网格变形软件Sculptor和CFD计算软件Star-ccm+,自动提交运算得到样本数据。采用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创建了汽车风窗玻璃表面暖风风速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利用混合整型优化法进行参数优化。优化后,汽车前风窗玻璃表面的除霜暖风流速分布有了明显的改善,除霜瞬态仿真结果表明,除霜速度加快,满足了国标关于汽车风窗玻璃除霜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蒸汽发生器用于汽车挡风玻璃除雾试验,是模拟人呼出蒸汽的雾气发生设备。该设备雾气发生量对于车内湿度影响明显,从而对除雾装置性能测试的结果评判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GB 11555-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对试验所用的蒸汽发生装置沸点热损失、鼓风机风压和排量以及蒸汽输出量等计量特性进行深入探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校准方案。  相似文献   

5.
利用STAR-CCM+三维流体分析软件对某款商用车的除霜除雾风道进行稳态CFD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出各出风口分风比例未达到要求,且风窗上气流速度分布也未满足要求。通过优化除霜风道,改善了分风比例,增大了风窗上的风速,使其能达到除霜除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按照《GB 11555-2009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1]进行除霜试验时,发现:在使用高压空气喷枪喷雾的方式造霜时,水以雾状被快速地喷射到前挡风玻璃表面,此时高速的水雾碰到前挡风玻璃后,会有部分水雾因反弹落在玻璃之外。其中水雾的主要的流失部位是玻璃的边缘处,这种现象会造成实际落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水量比计算值要少。鉴于以上现象,本试验使用塑料挡板,将反弹到玻璃边沿的水汽进行阻挡,使其二次反弹,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水雾着落在前挡风玻璃表面的概率,进而减小水量的流失。在此基础上做一组未加塑料挡板的试验,与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发现:两次除霜时间—除霜痕迹曲线几乎重合,说明因未加挡板而流失的水量对试验结果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喷射气流环境和热力状态参数是合理设计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基本因素,二者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联关系.通过研究喷射气流出口速度、温度和环境初始温度等参数对风窗玻璃除霜的影响,分析了风窗玻璃特征点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液相率和液态分数等除霜相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窗玻璃表面温度在除霜过程中存在3段变化,即急升段、解霜相变段和缓升段,各阶段分别决定了除霜效果.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影响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及具体要求;通过2个商用车的实际案例,分别研究如何通过优化除霜风道和提升发动机水温,从而改进前风窗玻璃表面风速分布和出风温度,最终实现除霜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安全法规的完善,国家对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做了严格规定。运用Fluent软件,采用k-ε的RNG数学模型对某轻型客车前除霜系统进行了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找出了除霜风道设计上的不足,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改进后的除霜性能高于相关的国家标准,虚拟分析结果与实际环模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该分析方法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空调系统的设计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0.
冬季汽车风窗玻璃除霜效果对车辆行车安全和驾驶舒适感至关重要。利用CFD与实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某款车型开发过程中配备传统发动机或纯电动系统时,出风道结构特征对整车除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出风格栅相对风窗玻璃的碰撞角Φ对除霜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出风冲击角和温升规律下的除霜效果,验证了结构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李明  李国迪  赵卫兵  王淼 《汽车工程》2018,(11):1364-1369
冬季汽车风窗玻璃除霜效果对车辆行车安全和驾驶舒适感至关重要。利用CFD与实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某款车型开发过程中配备传统发动机或纯电动系统时,出风道结构特征对整车除霜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出风格栅相对风窗玻璃的碰撞角Φ对除霜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出风冲击角和温升规律下的除霜效果,验证了结构改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汽车前风挡玻璃除霜方式,提升除霜效率,文章主要分析了某款车型的除霜风道结构。在稳态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预测其除霜效果,通过在风道内部添加导叶片对气流进行梳理,除霜效果有了较大提高,并通过瞬态计算得到A,A′,B区霜层全部除干净用时分别为876,996,1314s,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对某微型汽车空调除霜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通过稳态CFD分析结果对空调除霜风管进行结构优化,并利用一维/三维瞬态耦合仿真对不同空调正温度系数(PTC)配置下除霜风温温升及风窗玻璃表面除霜瞬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空调的流场性能优化及PTC性能选型提供有效参考,结果显示风道结构优化后配合2.5 kW功率PTC,可以满足除霜性能要求。文章提供的除霜仿真设计方法对汽车研发中空调系统除霜性能设计优化具有一定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寒区汽车风窗玻璃的除霜取暖问题,始终被人们所重视。但限于各种因素,实际解决问题的却不多。这里所讲寒区是指自然环境温度在-30~-40℃的地区而言。国内外有关汽车风窗的除霜取暖试验的环境温度,一般均以-18~±3℃为标准。我国三北地区运营的汽车,包括进口车,在冬季遇-40  相似文献   

15.
除霜除雾是汽车不可缺少的功能之一,它不仅影响驾车安全,同时客户对除霜除雾效果的要求原来越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除霜除雾问题排查与分析解决办法,并提出了新产品开发中除霜除雾效果差问题的规避办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CFD分析在空调除霜风道设计中的指导作用,在设计除霜风道的同时进行CFD的分析,可以使除霜风道更加合理化,降低风阻、壁噪等。除霜风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除霜、除雾能力,影响汽车的安全驾驶性能。CFD分析能直观、清晰地表现除霜风的风量、轨迹等,是非常实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7.
杨宇 《汽车科技》2007,(4):41-42
随着汽车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国家对商用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除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运用Fluent软件,采用k-ε的RNG数学模型对商用车某车型进行了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找出了风道设计上的某些不足,给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和方案。改进后的暖风风管成功地通过了除霜的国家标准。分析出的结果与实际环境模拟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吻合。此方法的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HVAC的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商用车前风窗和侧窗的除霜性能模拟越来越重要,为满足法规对商用车前风窗玻璃和侧窗玻璃的除霜要求,缩短开发时间和降低成本,运用Fluent软件,采用K-ε数学模型对商用车某车型进行流场分析,对暖风风管进行结构改进,以优化流场,并对最终方案的前风窗玻璃和侧窗玻璃的除霜过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汽车除霜除雾的基本原理,对某款乘用车的空调除霜性能进行CFD分析,并通过对管道的优化设计,先利用稳态分析的经验数据判断优化的可行性,然后瞬态分析验证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除霜试验证明CFD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车型开发中的除霜除雾性能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现阶段汽车空调系统除霜、除雾性能测试方法及缺点进行分析,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汽车空调除霜除雾性能测试系统,并进行关键部件的设计和调试。该系统的发生装置可以满足雾、霜量的一致性的要求;同时,数据和图像采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试验精度,辅助自动生成试验报告,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经过实车测试,该系统工作可靠、数据准确、测试高效,为汽车空调除霜除雾性能测试和评估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