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无线传感网络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无线传感网络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价值和主要技术,并从交通流量监测、交通事故预警、交通信号控制等多方面入手,探究无线传感网络的具体应用。研究表明,无线传感网络在智能交通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不仅能提升交通效率和管理水平,还在提高交通安全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期为智能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法,本文结合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各大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浮动车数据,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的交通信号控制辅助优化机制。研究发现可利用互联网路口拥堵报警数据及时有效发现问题路口,利用路段拥堵指数及路口交通流参数变化趋势辅助评估配时方案的优化效果,并通过成都市应用实例证明该机制适用于当前交通控制场景需求,可有效辅助交通信号优化工作,是传统交通模式向真正智能交通模式过渡的阶梯。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新系统在各种先进技术支撑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升,甚至颠覆了传统的信号控制方式。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对当前出现的全自动驾驶技术、车联通信等技术的实施条件以及原理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在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中,要加强对各项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对不断发展进步的信号系统新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充分利用,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但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凸显,而成熟应用于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策略却未必适合直接应用于低出行距离、高出行次数、多种出行方式的中小城市。因此,本文在对中小城市交通信号概况分析的基础上,从交通设施、交通出行、道路资源等方面分析中小城市交通特征,提出适合中小城市的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策略与方法。选取吴江区信号交叉口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信号控制优化策略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城市信号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信号灯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现实意义,首先,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单个交叉口交通控制、多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与区域交通信号控制;其次,结合目前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现状,重点论述Agent代理程序、车道饱和流量以及信号配时方法在交通控制领域的应用路径。最终取得预期效果,这不仅可以提升交通信号数据的获取能力,还能加快城市道路的智能化管控进程。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越来越复杂,实现通信互联能够优化轨道交通运行效率、发挥轨道交通作用和实现交通资源最大化利用。基于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提出优化信号系统的方法,希望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0月11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交警系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交警系统将改进执法态度作为首要任务,改进执勤执法方式.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纠正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后放行.同时,完善执法环节,进一步细化对常见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的执法标准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收费站车辆拥堵的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车辆拥堵情况及放行速度进行监测,对疏导交通、节约能源消耗及减少尾气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微波检测交通量及视频分析两个方面,阐述了利用交通量监测收费站车辆拥堵原理,利用智能视频技术自动对收费站车道上的车辆通行密度进行自动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9.
先进交通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巨资研究并建立了混合交通自适应控制模型,并根据模型自主开发了HiCon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在开发系统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自动控制及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比如:开发交通信号机嵌入式软件时采用的是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采用的是NTCIP等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信号干扰控制交叉口右侧处于与左转横向交通道路产生的信号冲突点最多,对车辆直行道和车流双向通行的信号干扰最大,使得城市平面道路交叉口左转交通信号延误程度增大。左转专用车道的交通设置使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内置左转车道与外置左转车道。不同方向车道灯的布置及其形式对车辆左转方向交通的通行影响很大程度也会有所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选取典型地区和交通重要路口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分析,从转弯运行能力和通行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交叉口处不同左转车道的布置形式在不同交通特性下对整个交叉口的影响,从而明确其适用范围,为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逐步开始将城市建设与互联网技术进行高度融合以打造智能城市。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智能交通是重要一环,当前我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普遍是通过道路两旁的摄像头拍摄获得路况图像信息,这种方式虽然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不能满足智能城市的建设需求。本文总结和研究了分布式智能相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得出嵌入式设备高效率、低耗能的优点使其在交通监控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分布式计算机设计了智能相机的分布式智能城市交通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有益于提升系统运行的具有应用前景的算法,用来解决使用重叠视野进行跟踪和稀疏相机网络中的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12.
马强 《综合运输》2004,(4):33-35
作为一个完整、宽泛的系统工程概念,智能交通不仅涵盖城市交通的智能化问题,而且还包括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智能化问题。应当从“大交通”的宏观层面来理解和分析智能交通,用智能交通的基本理念研究基于“大交通”范畴的综合交通体系的智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运量交通方式在城市公交系统中的地位逐步体现,现代有轨电车、BRT等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的中运量运输技术开始出现。结合基于道路为载体中运量交通方式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对以感应导向、虚拟轨道为技术特性的智能无轨电车系统做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的前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科学研究所的交通工程室,成立于1984年12月,2008年5月更名为: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智能交通所主要从事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软件和配套硬件产品的研究,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集成,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安防工程施工和监理等工作。下面从交通机电工程项目、智能交通科技研究、软件工程、产品研发和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等方面来详细而系统地介绍该所的业务工程纪实。  相似文献   

15.
<正>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与应用团队长期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公益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工作,是我国智能交通战略思想的主要源泉之一,是我国智能交通技术研究应用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力量。依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充分利用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集机械、液压、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传感器、PLC、信息采集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的智能交通实训系统的技术原理,阐述了所研制的基于综合科技的智能交通实训系统各子系统的组成、运作方式及教学用途。  相似文献   

17.
9月6日,经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以下简称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为期5天,主题为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低碳绿色出行,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高层论坛、全体晚宴、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论坛、智能交通技术专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场、技术成果展览、互动体验、技术考察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大数据技术对智能交通的影响,介绍了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大数据与智能交通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不同层次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和机遇,指出依托大数据技术,挖掘交通数据资源,构建交通数据处理模型,推进智能交通发展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倒计时钟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装置,它不仅能提供普通信号灯传递的是否具有通行权的信息,而且还能给交通参与者及时传递将获得或者失去通行权的剩余时间信息。本文介绍了倒计时信号灯的定义、作用、主要类型及其主要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倒计时信号对交叉口交通行为、交通安全及通行效率的影响,研究中具体观测分析的参数包括早启动、晚停止、启动延误、困境区域、闯红灯率、通行速度、排队消散车头时距、闯红灯数量、碰撞事故数等。最后总结得出目前倒计时信号控制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并指出研究方法上基于驾驶模拟器的实验法将会得到重视,研究内容上结合我国交通实情,倒计时对非机动车的影响分析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智能交通所     
《西部交通科技》2013,(7):I0006-I0006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所主要开展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的科学研究,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软件和配套硬件产品的研发,信息系统的开发与集成,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安防工程施工和监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