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改革推进中,上海在公交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服务质量方面得到不断提升。随着上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及居民出行要求的日益提高,上海市公交系统面临新的挑战,由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公交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上海这一轮的公交体制改革,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式方法、改革的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公交都市已成为大都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公交都市建设实践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规公交在公交都市中的地位及公交企业的使命,提出了公交企业在公交都市建设中的任务体系,对公交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5年3月.拥有8400名职工、756辆公交车、60条营运线、年亏损额5110万元的浦东公交公司从市公交总公司划归浦东新区:当时,大量住宅小区拨地而起,大批浦西居民导入浦东,而浦东公交因缺线少车,引发市民“出行难”矛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浦东公变公司原系国有企业,历史长,人员多.底子薄,又地处郊区装备差。要发展浦束公交,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如果按照老一套公交体制管理,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政府将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4.
建设公交专用道可以保证公交车辆优先通行,从而有效提高道路的人流量。城市公交专用道是城市道路系统的一部分,其通行能力受道路横断面、交叉口入口道以及停靠站设置形式的影响,考虑这几方面的因素,讨论了城市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法的有关问题,分析了不同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与交通运行状况的关系,并将不同公交停靠站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宁市交通需求的增加和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宁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西宁市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的建议与增强公交吸引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常规公交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公交站牌主要分布在公交站亭和常规公共汽车内,为乘客乘车提供线路信息、车辆行驶状况等服务,使乘客能方便快捷的获取乘车信息,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因此,通过对比我国若干城市常规公交站牌的设计,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再以南京为例,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使南京常规公交站牌更加完善,从而更加彰显"公交都市"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营系统的基础上,参考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法,制定了快速公交基于运行图的运行规则。在该运行规则下,进行快速公交运行图的设计和编制方法研究,并以车均延误时间为主要指标对快速公交的不同运营组织方法进行评价。最后以常州快速公交2号线部分区间的相关实际运营数据为例,编制高峰小时运行图。结果表明:运用编制运行图的方法来组织快速公交的运营,可有效减少公交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延误时间,具有较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承担的出行比例逐年增长,面临巨大的压力。在影响公交输送能力的诸多因素中,公交车型的选择是重要因子。故以北京为例,对其常用的三种公交车型进行输送能力分析和对比,以确定合适的公交车型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交停靠站设置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公交停靠站设置不合理,会导致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针对目前城市公交停靠站设置常见的问题,根据公交线路走向、道路横断面形式及交叉口的交通状况,结合公交停靠站类型、规模与道路用地可能条件等情况,从减少公交车辆和其它非公交车辆相互干扰的角度出发,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交通拥堵是制约"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长三角"地区高度密集的城市居住人口和有限的道路空间资源决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长三角"地区交通拥堵形势、实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将为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优先"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本文分析了国外城市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发展态势,在结合"长三角"地区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发展城市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在对传统中小城市公交发展问题及现状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宝应县、辉县等公交发展实践,对线网密度、覆盖率、重复系数等现有规范指标在中小城市公交规划中的适应性进行探讨。提出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的一般布局原则及线网布局思路,最后,以宝应县公交规划为实例进行直观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共交通概念——公交面。它是根据几何原理和公交特征用公交线编制设计成的一种具有交通平面性质的公交运营平台,能用简洁少量通用共享的公交线获得按现有体制需要大量公交线才能获得的交通效果。它和智能技术相结合,可以使公交系统成为智能系统,能够向公交平台统筹分配客源,可使每辆车和每一站间路段乃至每位乘客的出行状态都置在智能管控之下,大大提高了公交服务的功能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钱臻  史其信 《ITS通讯》2005,7(3):31-35
本文首先在智能公交系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TGIS技术与公交规划、公交管理系统的关系,接着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公交规划与管理系统构架,并对其功能做了详细的阐述。然后进一步对核心的公交网络作了设计,使其能充分使用各个功能模块,并详细设计了基于此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框架。最后根据实践提出了该系统的通信网络,并作实际开发。  相似文献   

17.
公交优先理念与昆明BRT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卫 《城市交通》2005,3(4):19-23
提出公交优先需要由口号上升为理念,由理念转变为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并应付诸实施。在确立“公交优先”政策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城市而言,公交专用道和BRT技术是经济高效、切实可行的“公交优先”解决方案。通过昆明公交优先的实践,探索了符合中国城市特点的公交专用道技术。同时,从系统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角度,论述了昆明公交专用道系统与BRT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浅谈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公交系统作为公交优先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城市公交吸引力的有力保障,它可以使居民的出行牢牢地吸引在大运量的交通工具上,避免客流向个人交通方式上的转移,致力于塑造一个合理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对快速公交专用道形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优缺点、适用性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特征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常用公交专用道的设计示意图.归纳了快速公交专用道规划实施要点.最后,对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专用道以及三环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研究公交专用道线网布局问题.从可行性和必要性入手,得出设置公交专用道的速度条件、公交车流量条件、道路条件,以及公交专用道需求线网和可行线网的设置方法,将二者叠加即可形成公交专用道的实际线网.根据城市整体路网规划,利用交通预测得到的道路上公交车量流量数据,应用上述方法可以规划公交专用道线网,形成以公交专用道线网为骨架的城市客运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