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通信机房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运行,铁路通信系统从1997年开始对通信电源设备及其环境进行遥控、遥信和遥测,实时监视其工作状态和处理故障,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保障通信电源的安全运行,为铁路通信提供有力保障。本文介绍电源监控系统在我国铁路通信系统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接入网应用于铁路区段通信的可行性、发展趋势及需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接入网在铁路区段通信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铁路通信设备作为行车指挥业务网络的承载主体,担负着链接高速铁路神经网络的使命。针对通信设备障碍呈现增多趋势,且种类繁杂、信息采集不完全等问题,利用SNMP访问现有的综合网管平台、光电缆综合监测平台,收集设备告警信息;搭建设备障碍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对设备障碍信息进行多维度、可视化呈现,供管理人员对设备突出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提高铁路通信设备的维护质量,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推动铁路通信设备障碍管理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代铁路通信网的现状和发展,现代铁路通信网的传输手段,交换方式和交换设备;针对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信系统是铁路运营的基础设施,在高速铁路对地面信号依赖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列车安全运行更需要高质量的通信设施,来满足列车调度和列车控制以及司机和运营指挥中心、车站管理和线路维护人员之间的话务通信。这样,一个可靠的铁路通信系统就显得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智能铁路的发展需要,我国铁路通信正在逐步向5G专网演进,其中,宽带集群通信MC设备是铁路5G典型应用的关键装备。智能铁路的发展对保障关键业务安全可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C设备组网技术与集群和调度通信业务可靠性、稳定性密切相关。首先,阐释MC设备的系统架构和互联互通接口,提出MC业务功能需求,为组网技术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基于铁路5G专网建设规划,提出MC设备总体部署方案,并结合MC系统特点,提出相适应的云部署建议;最后,紧密结合铁路应用需求,通过研究主备、负荷分担、双活等技术,提出一种业务容灾能力更强的MC设备容灾备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部署和容灾备份等组网技术,能够为MC设备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以提高系统和业务的可靠性;铁路宽带集群通信MC设备的应用,能够提供多媒体集群通信服务,为智能铁路发展提供有力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7.
铁路通信系统虽然安装了浪涌保护器进行雷电防护,但仍然会发生一些雷电事故。为了降低雷电对铁路通信系统设备的危害,提升雷电防护效果,对铁路通信系统设备遭受雷击后的常见事故现象进行总结,对雷电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铁路通信系统浪涌保护器安装、选型、配线及注意事项,可供铁路通信系统防雷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铁路通信电源是铁路专网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电源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才能使电源系统更稳定、可靠的工作,从而保障铁路专网通信的正常运行。为此,根据使用中的具体情况和维护经验,介绍电源系统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日常维护要求。  相似文献   

9.
简讯     
《铁道通信信号》2007,43(11):62-63
2007年铁路通信、信号、信息专业工程设计年会召开;滨洲复线建设通信配套工程圆满完成;鹰厦线全面升级无线列调设备版本;南昌铁路局管内32个站点图像监视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南昌铁路局调度指挥系统实现数字化传输;胶济线新动车组正式开行;河南铁通用高科技通信技术武装火车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铁路通信传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TD-LTE通信系统应运而生。TD-LTE系统基于3G通信网络设计,能够全方位的调度整个运行系统,实施统一管理。此通信技术是根据第三代TD-SCDMA技术转化而来的,采用了分频复用和时分复用。由于铁路通信专网的技术的设计要求,MT、TE、TA的划分已经撤销。这种网络的分配方式不但布置简洁,而且方便维护,将网络拓扑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由于TD-LTE技术的通信专用网络具有比传统技术更为强大的优势,值得在铁路通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1996年铁路有线通信部门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通信“九五”规划;加强基础建设;进行维修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和强化维护工作等。  相似文献   

12.
铁路通信安全工作是铁路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国铁集团2023年铁路运输安全工作重点,结合铁路通信工作实际,分析了铁路通信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作用;在系统地梳理近12年来通信系统典型事故和故障的基础上,对照具体案例,提出铁路通信的“黑天鹅”“灰犀牛”问题,并从坚守通信安全底线、提升本质安全的角度提出对策及建议,明确了铁路通信安全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通信网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我国铁路通信网络的现状入手,结合当信息社会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对我国铁路通信网络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路救援指挥系统是铁路运输安全的“神经系统”、是铁路发展的“保护伞”。而应急通信系统是救援指挥系统的重要保障。目前铁路正在构建一个迅速准确、机动灵活、快速反应、可靠畅通的应急通信平台。《铁路应急通信》一书旨在帮助路内外通信人员全面了解铁路应急通信的作用和地位、特点、要求、现状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朔黄铁路基于LTE-R网络,实现重载铁路的同步操控、可控列尾、调度通信和调度命令传递。同步操控和可控列尾实现多机车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多机车同步可控;调度通信通过IP化的语音实现日常通话功能;调度命令则直接利用LTE-R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车—地间传递。这些应用技术为重载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实现铁路信息现代化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其中关键是实现铁路通信的现代化,介绍了铁路通信对战进展情况及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魏宗燕 《铁道知识》1999,2(2):12-12
铁路发展互联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铁路互联网建设筹备组组长王文状告诉记者: 首先有铁路通信网资源。除了电信以外,铁路的通信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铁路长途干线通信,四通八达,容量也大。过去铁路通信网只为铁路部门服务,造成了大量闲置和浪费。建立了铁路互联网,在为铁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山区铁路应急通信的重要性的山区铁路救援对信息传递的要求,介绍了山区铁路应急通信的传输系统,传输通道,传输方式,通信网的构成。  相似文献   

19.
铁路通信改革进程的回顾 铁路电务的改革和走向市场,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开始的。在1992年度的全路电务工作会议上提出,铁路通信要在国家和铁路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发挥行业和技术上的优势,积极推行有偿服务方式,主动走向市场。之后,铁路各基层单位的通信多经产业竞相发展起来,如小区住宅电话、无线寻呼业务等,并取得初步效果。 1994年8月,由铁道、电子、电力三部组建的中国联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铁道部决定组建中铁通信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铁路专用通信在铁路行车运输指挥中担负着神经系统的作用,直接为运输生产一线服务,为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安全高效,铁路专用通信系统必须提供迅速、准确、可靠的优质服务。随着铁路建设向高速化方向迈进的步伐加大,对通信业务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采用先进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