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述了三道拐河段河床复杂地形,碍航原因等情况,在认识滩性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对比试验,提出了治理应以增大弯道半径和改善水流流态为主,从而保证中、枯水通航。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峡龙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峡龙滩为红水河上游集急、弯、险、浅于一体的重点碍航滩险之一.结合峡龙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滩的滩险特性、成滩原因、碍航情况.通过采用疏浚、切嘴和炸礁等整治工程措施,调顺航槽、增加航深、减缓流速、比降,有效地解决了峡龙滩急、弯、浅的碍航状况,为船只安全航行提供了良好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3.
峡龙滩为红水河上游集急、弯、险、浅于一体的重点碍航滩险之一。结合峡龙滩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滩的滩险特性、成滩原因、碍航情况.通过采用疏浚、切嘴和炸礁等整治工程措施,调顺航槽、增加航深、减缓流速、比降,有效地解决了峡龙滩急、弯、浅的碍航状况,为船只安全航行提供了良好的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对各整治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澜沧江曼厅河段的碍航原因主要是三道拐峡谷段对洪水的壅水滞洪作用。在获得糙度流量关系和河床底坡水位关系基础上,计算出曼厅段在多种水位下的过水能力,最后获得取三道拐不同水位的滞洪量。  相似文献   

6.
景洪港是交通部批准的国家级港口.近年来在景洪港下游多处修建建筑物,短期内使河势和流态发生较大改变,分析和研究景洪港的淤积变化并对其及早治理,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天然实测资料及河工模型试验资料,分析景洪港淤积变化的基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7.
景洪港是交通部批准的国家级港口.近年来在景洪港下游多处修建建筑物,短期内使河势和流态发生较大改变,分析和研究景洪港的淤积变化并对其及早治理,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天然实测资料及河工模型试验资料,分析景洪港淤积变化的基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供相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受环境因素限制的道路行车安全性,以"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为例,应用UC-win/Road模拟软件,建立公路仿真场景,通过设定交通流进行虚拟驾驶模拟,得到并分析车辆在"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弯道路段的行车轨迹变化规律及行驶冲突区域。结果表明:UC-win/Road模拟可明确各弯道路段的行车冲突区域;不同行车方向行车冲突区域不同,上行车辆入弯直线段,下行车辆出弯圆曲线段,对向车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行驶于"二十四道拐"上的车辆基本能在自身车道内完成转向;第10拐、第11拐这两拐弯受地形及线形因素影响,线形指标超出规范极限值,车辆横向偏移量分别为172.29、157.07cm,仍可保证行车安全性。由急弯陡坡组成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总体满足行车安全性,其线形设计为环境受限地段公路修筑提供设计启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连续道床板拉伸开裂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裂缝型式和温度力荷载取值方法的正确性,针对目前高速铁路上普遍采用的连续道床板及底座板结构,考虑混凝土标号、配筋率及钢筋直径等影响连续无砟轨道设计的关键因素,设计了450 mm×80 mm×80 mm、中心配置直径10 mm带肋钢筋的混凝土构件,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张拉,模拟了连续道床板降温时的裂缝开展过程,测试了构件开裂前后的轴力及应力重分布情况.测试结果表明,张拉过程中,裂缝呈现出不稳定和稳定两种状态;裂缝出现后,钢筋与混凝土应力分布不均匀,裂缝位置处的钢筋应力增加至300 MPa以上;构件在全断面开裂后轴力会突然降低,开裂前后瞬间的轴力超过或达到了混凝土开裂轴力.对于采用C40混凝土的连续道床板,为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应配置0.9%以上的钢筋使之满足强度要求,并将裂缝控制为不稳定裂缝状态,作为设计荷载之一的最大温度力荷载建议采用开裂后的轴力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0.
应用IHSDM安全评估软件,对"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全线进行事故预测,并预测1944年改善工程前"第21拐"、"第22拐"路段与改善后对应路段发生事故的概率,以评价"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的行车安全性及验证改善工程的合理性。预测结果发现"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1940年至1945年5年的时间内共发生4.02起事故,其中68%的事故类型为"仅财产损失";在1944年改善工程调整"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的"第21拐"、"第22拐"后,对应改善路段总预测事故起数降低了10.5%,且发生"死亡、严重受伤事故"的概率降低了14.3%,第4拐事故率降低了14.6%,第5拐事故率降低了38.8%。研究表明:"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发生事故的概率较低,且事故损伤严重程度较轻;改善工程取消半径较小S型曲线后,行车安全性有所提高。可见,修筑于战时环境下的"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线形设计基本能满足当时交通运输的行车安全性,其独特的线形设计也为现代山区公路的修建提供设计启示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满足航道要求,选择右槽整治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铜鼓滩为长江上游枯期重点维护的卵石浅险滩。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数值模型计算,阐述了滩段的碍航成因,研究表明左槽方案水流条件较好,但对河势的改变相对较大,新开航槽的稳定性较差;右槽整治方案工程投资少、对河势的影响相对较小,基本满足航道要求,选择右槽整治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量跨河桥梁的兴建,使得天然河段变成了桥位河段。桥位河段的河床演变及航道整治日益受到关注。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武桥河段的研究对象,概括性地分析了该河段的河床演变特征并通过模型试验探讨了其航道整治方案,明确了采用优化方案是武桥河段较为合理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对澜沧江橄榄坝河岸坍塌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河岸治理应以控制落水期中水流向为主, 综合考虑航运、防洪、护岸等因素.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 根据治理原则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航小尺度船模技术已成为通航研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长江上游斗笠子滩险是著名的枯水急流滩,在河工模型基础上进行小尺度自航船模试验很有必要.对船模试验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为斗笠子滩险航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航小尺度船模技术已成为通航研究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长江上游斗笠子滩险是著名的枯水急流滩,在河工模型基础上进行小尺度自航船模试验很有必要.对船模试验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为斗笠子滩险航道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入湖河流尾闾段的河性及航道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沅水尾闾段水网纵横,航道条件错综复杂,洪道中发育有复杂分汊,弯曲等河型;水条件不仅受沅水干流的影响,且受洞庭湖其它水系及长江的来水来沙影响,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加上洪水对两岸的威胁,河段亟待进行综合治理,在沅水尾闾段水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航道整治措施,其航道整治方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入湖尾闾段航道整治一般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航道选线和处理航道整治与洪道整治的关系方面,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目标调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思路为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通过新洲筑坝、中洲护岸和直港进口挖槽等工程措施,达到提高航道尺度,改善通航条件,保持直港和中港两汊通航,以直港作为通航主航道.由于工程实施时陆溪口水道正处在剧烈的演变时期,以及受三峡工程蓄水后清水下泄的影响,直港作为通航主航道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中港航道条件良好.分析了中港通航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椒江平面形态和局部地貌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椒江本身的河床演变规律,结合1933年的河床形态进行了河势规划;椒江中段的葮芷心滩变化异常,从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小并向上游萎缩,由此造成了港区水深不足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它进行了分析,并就恢复葮芷心滩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对椒江整治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长江上游泸渝段航道特性、滩险演变趋势及碍航特征、航道整治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泸渝段航道整治的原则、通航水文标准、设计水位与整治参数,给出了整治工程设计和整治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